◎徐文娟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安徽新闻网,安徽 合肥 230071)
新媒体的出现直接冲击了传统媒体的地位,纸媒要积极应对由新媒体发起的挑战,要求从业人员不断强化采编能力,不断地对自身定位进行重新审视,从实际情况出发,挖掘自身潜在优势以此为制作优质报纸内容提供坚实基础。因为采编信息具备的报道价值、舆论导向正确与否等,都属于影响内容质量的主要因素[1]。所以相关从业人员唯有提高采编能力并增强创新意识,在对新闻采编系统流程的科学创新中,融入时代发展潮流与趋势,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新媒体以互联网平台作为基础,可以及时呈现海量的新闻资讯内容,从而进一步加快新闻传播速度,尤其是网络新闻的特征,与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相符,其可以依据个人感兴趣的内容实施新闻搜索与快速浏览。因此,新闻体现出较强的实时性特点,对于新闻采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以往传统媒体会以报纸等载体传递新闻,但这样单调的信息传播途径难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而其所体现出的低互动性问题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现阶段,新闻传播具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人们可以在新闻栏目中及时发表评论,并通过网络新闻平台进行沟通交流,由此实现受众群体和新闻平台之间的良好互动。
处于信息时代,人们可以结合个人偏好,在互联网平台快速获取信息资源,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传统阅读方式,人们利用计算机、智能化设备等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而为尽可能满足受众群体提出的个性化要求,一方面需要新闻内容包含社会热点,另一方面也要凸显新闻内容的特色和个性特点。
1.采编内容需要创新
传统纸质媒体与新媒体对比,无论在信息获取还是内容的多样化、时效性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缺陷,无法满足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同时,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闻信息井喷式增加,但是报纸新闻受限于版面,无法承载多元大量的新闻信息。
2.受众数量持续降低
伴随智能设备、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孕育出“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很多新媒体软件,由此增强了新闻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以上软件在互动、检索等功能需求上均具有巨大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但是报纸在此方面的缺点相对明显,从而致使报纸销量持续减少,影响到了市场中的纸质媒体的占有率。
3.广告收入逐渐下滑
报纸媒体过去是以承接广告的形式获得收益,可是因为受众群体的逐渐流失,直接影响到报纸的广告收入,这也会阻碍报纸行业的发展。而想要将流失的受众唤回,报纸媒体则应重视采编工作的创新。
4.缺少创新奖励机制
当前一些报社并没有制定科学的奖励机制,很难将采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出来,影响到采编创新环境的创设。在新媒体时代,忽视创新会对纸媒市场竞争力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想要调动采编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则有必要构建完善的创新奖励机制。
积极发展与广泛推广使用的新媒体技术,可以满足当下的信息传播需求,而新媒体是在进行各种基本信息收集和整合中所运用的一条实践途径。相关调查表明,报纸出版物的销量近些年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但是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新媒体带来的影响力呈现出持续提高的趋势。不断进步发展的新媒体技术,依托对“声”“景”和“像”等相关信息因素的整合体现,可以精确、全面阅读吸收多元化的信息要素,从而提供有效且坚实的技术资源支持条件[2]。纸媒行业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发挥并突出纸媒的权威性、时代性和独家品牌优势。深入探索纸媒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发展道路,旨在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在打造新闻采编精品化路线的同时,提高纸质媒体原有的社会影响力。应能深入了解并正确认识纸媒在传播新闻信息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通过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与互动,弥补在内容数量与实效性方面媒体形态存在的不足。面对这一现实情况,传统报纸媒体存在创新性、时效性和丰富性不足的现象,需要有关从业人员予以足够的重视。纸媒行业若想在新媒体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顺应时代发展提出的现实要求,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并推进媒体融合。应该在保证新闻内容真实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应着眼于用户需求实现报纸新闻的个性化采编。
现阶段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不管是谁或是处在何种工作岗位,均能利用相关平台表达个人声音和看法[3]。纸媒应符合时代发展趋势,通过改革创新适应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的新目标和新道路,从而适应互联网平台传播的互动化、社交化。基于此,采编人员应该学习尽可能多的新媒体文字语言方式,了解怎样在纸媒中有效运用新媒体文字语言方式。深入研究例如微博、微信等相关新媒体,全面分析并了解受众群体的年龄结构、兴趣爱好和阅读习惯。对于年龄段不同的受众安排不同的内容,文字语言也需尽可能接地气,力求风格生动简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新闻内容的可读性与激发阅读兴趣,而且能够有效拉近新闻和受众之间的距离。
由于受到当前新媒体技术的冲击,纸媒采用文字这种单一手段深入分析与专业表达某一热点,要求读者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而且读者会花费一定的时间认真阅读。可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读者会选择进行碎片化阅读,并且阅读场景往往无法自主选择。面对这样的情况,采编人员要通过短视频、图标、音频等技术,把大量的文字转换成图片或是视频,依托不同手段同样能达到深度表达的目的。以往纸媒具备的特点为“我说你听”,及单向性的教育作用,明显与现代的新媒体传播理念不符,也无法满足受众进行平台交流、思想观点分享的需求。为此,纸媒在兼顾“宏大叙事”的同时也可以娓娓道来,尽可能使用幽默却又不失风雅的语言[4]。采编人员可利用一些热门网络语言,拉近与受众群体之间的距离,以此让纸媒语言焕发巨大活力。例如,某市的广播电视报,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中发布有关新闻内容的即时评论,会选择一些网络新词,顺应时代潮流让新闻更加年轻化,通过这种文字语言形式,让广大年轻受众形成一种亲切感,还有利于拉近与受众群体之间的距离。同时,文章标题也可以选择某时期内的网络词语,以吸引更多受众,充分调动阅读兴趣。有关新闻发布,要精心挑选符合主题新闻的照片,争取图文密切配合避免枯燥的文字阅读。一方面有助于降低阅读疲劳感,另一方面也可增强社会对传统纸媒的认同感。
网络上的信息拥有较快的更新速度,利用互联网平台能让热点新闻实现“爆炸式”传播。尤其是近年来,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中的新闻源显著增多,人们知晓新闻的速度不断加快,那么传统纸媒有必要在采集信息、评价互动等相关环节,通过互联网平台完成合理及时的热点爆料。例如,城市报纸中设置“城事”报道专栏,针对某一城区进行深度报道,新闻信息可以采集网络中的热点新闻并在第一时间赶往事发地点,针对该事件实施深度采访。再如,舆论监督板块的专稿,信息来源也可以是网络中的相关投诉,在引发高度重视的基础上派遣记者进行采访,然后将成品稿件发布到微信公众号,也可以在文章中添加采访视频,旨在达到有理有据的效果,这样能在段时间内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还可以提高后续报道关注的程度。
传统纸媒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所具备的新闻时效性可以准确把握人们关注的热点事件。有关新媒体技术还具备“及时反馈”的独有优势,针对新闻爆点可以依据转发量、点击率以及评论数等,正确判断新闻线索是否具备报道价值,从而防止出现错漏[5]。与传统纸媒相比,一些新媒体在发布消息时经常出现“标题党”、片面甚至是虚假的问题。由此,传统纸媒依托新媒体技术寻求爆点,绝对不可以单纯追求关注度、点击量等,报纸采编人员必须具备去伪存真的能力,不可以为博取眼球降低自身的职业操守。除此之外,针对采编人员而言,还应通过新媒体技术建立信息集合平台,转变纸媒以往采取的信息生产模式。例如,增加“微话题”专栏,即通过微博平台发放问卷调查人们对话题的感兴趣程度,在此基础上就这些话题展开深度解剖,了解该热点能够满足哪些读者需求,同时依据该需求安排相应的信息采集任务,编写该热点话题的专题报道,内容短小精悍,同时不会失去新闻性。如果受众针对某篇报道持有不同的意见,可直接利用该平台实时反馈,此举有利于纸媒树立良好的亲民形象。
传统纸媒要想更好地与新媒体相融合,需要为受众提供更为舒适、贴切的服务。例如,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搭建电子购物平台,在这一平台可以整合当地大量商业资源,一方面满足购买到低价格、高品质商品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结合新媒体向受众介绍产品信息并分享使用心得。而且在平台门户网站中的新闻专版,会定期推选各商务领域的领军人物,还专门开设“购物达人”这一专栏,依托线上访谈分享自己的健康消费理念与良好的生活方式。而通过对报纸上提供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可获得采访音频,或是建立分享交流微信群,在群中能与购物达人展开互动交流和分享。通过新媒体技术与报纸相结合,可以提供与以往不同的社交服务模式,人们能转变单一的传统纸媒认知,也会博取到更多的关注。另外,还可以改变纸媒的传统盈利方法,由销售量盈利朝向通过电商、平台等多样性盈利方式转变。针对广大平台用户而言,不管是依赖性或是使用性均获得显著提升,从而使纸媒平台获得大量的忠实粉丝,从不同途径盈利,取得一举多得的理想效果。
采编人员需保证价值取向的正确性,敢于担负社会责任,始终坚持真实报道新闻事件,让新闻信息能将正确科学的价值观传播给受众。因此,纸媒采编人员唯有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会为提供优质新闻内容予以保障。为能达到此目标,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点。首先,采编活动源自生活也会服务于日常生活,采编人员应着眼于实际情况,走进基层以及百姓生活,使普通受众也能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运用新媒体技术增强媒体的互动性。依据不同的采访类型,针对性地提高自身修养,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有效。一方面要提高思考与观察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敏感性。采编人员不能只看到事件表象,还要对背后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其次,通过数字化技术做好编排工作,以多种方式呈现新闻内容,同时让受众能在碎片化时间中掌握资讯内容。最后,新闻采编人员要重视道德修养的提升,尤其是社会责任感。唯有采编人员具备较强的道德素养能力,才会让新闻素材更好地传播正能量,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采编人员通过提升思想道德水平,也会为新闻报道的公正性提供保障。
首先,采编人员应通过互联网等信息途径时刻把握社会的主流发展趋势,精心选取关注程度较高的专题策划新闻,提高纸媒公信力。通过新媒体技术,在新闻报道中融合文字、图片、声音等因素,让受众可以清楚地掌握新闻发展整个过程。同时,在报道的关键字词中添加超链接,这样受众可以在链接中了解与新闻事件有关的内容,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开扩视野。其次,采编人员有必要进行深度报道,尽可能收集值得深思且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信息,防止报道信息流于形式,进一步挖掘隐藏在新闻事件之后的故事,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以此让新闻报道更有价值。最后,采编人员应重视新闻主题的选择,并将其作为展开其他工作的基础,进行持续的独家报道,利用网络平台媒体发布新闻,同时关注受众群体对于新闻主题的态度和反馈,由此对采编方向进行适当调整,或是把反馈内容编入后续内容中,旨在突出报纸具备的舆论作用,在增强其影响力的同时打造独家品牌。
总之,传统纸媒在以往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将这些经验迁移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并与新媒体时代下的纸媒采编工作有机结合,从而推动其实现多元化发展。作为采编人员,需清楚新媒体与纸媒的优缺点,通过创新思维助力双方实现互补融合,一方面弥补各自的不足,另一方面彰显其优势,为纸媒在新媒体时代提供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另外,丰富并创新新闻传播渠道,例如通过纸媒官网或是微信公众号等获取粉丝,将新闻内容在平台上及时更新,或在平台上发布相关热点消息。
进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纸媒行业如果想占据一席之地,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应顺应时代发展,采取针对性的创新措施,积极与新媒体有机融合。在开展新闻采编工作时,采编人员应力求新闻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清楚掌握受众的具体需求,努力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与综合素养水平。同时,采编人员要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加大传播方法和经营模式创新力度,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从不同渠道挖掘热门话题,彰显报纸新闻的魅力,逐渐增强纸媒的市场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