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银 张晓华
(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 济南 250062)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国乡村的独特禀赋,为涉农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一座资源富矿,为乡村振兴视角下涉农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相较于新闻、影视作品而言,涉农纪录片基于其所具有的独特特征,更能够打动受众,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乡村文化自信的重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我国中央电视台2012年推出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为例,其作为一部美食类纪录片,充分向观众展示了农民真实的生产生活,通过勤劳善良、智慧乐观的具体农民日常故事向观众传递了根植于乡村的中华文化。《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其所具有的真实的“人间烟火气”。同时,《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展示了我国不同区域、民族的农民在具体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文化,此类型纪录片实际上彰显的是某种文化自信,在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方面的作用显著。
立足于媒介作品品类角度而言,纪录片实际上属于新闻和影视艺术作品二者的结合品,我国很多的优秀纪录片所斩获的奖项不仅局限于新闻奖,同时也包括影视艺术奖项等,因而可知,纪录片具有纪实性、审美性和艺术性特征。同时,相比新闻作品和专题片而言,纪录片的工作角度更加新颖,主要以故事化模式为核心,在保持纪实属性的基础上,通过颇具悬念、冲突、节奏快的情节使受众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另外,与虚构的叙事作品截然不同,真实性为纪录片最为典型的特征,其所拍摄的故事往往基于现实生活,故事的走向带有未知性和不确定性,而也正是因为故事的戏剧性、冲突性与原生态不确定性、真实性的两相对立,才赋予了纪录片强烈的艺术张力。
从影视艺术角度而言,将涉农纪录片和涉农影视剧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皆有大量的涉农影视剧作品,但从某种角度而言,非乡村居民思维所具有的刻板印象往往会让受众怀疑涉农影视作品故事的真实性[1]。同时,即使是极为优秀的编剧,若其作品未深植于农村,其所创作的影视剧剧情都会难以摆脱编造之嫌,且影视剧作品的成功与否还与演职人员的文化、思想和知识水平息息相关,演职人员因缺乏“三农”经验,进而导致影视剧作品存在人物塑造单薄和历史表现错误等问题。另外,以当下爆火的涉农综艺为例,其普遍将乡村景色、乡村居民作为背景。因而可见,涉农纪录片更具真实性,可信度更高。总而言之,涉农纪录片可真实呈现乡村区域的经济、文化和人文特点,不仅有助于乡村区域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而且还可助力乡村振兴进程。
如上文所述,农业、农村、农民为涉农纪录片的主要题材,其在拍摄阶段,力求为观众展现真实的乡村生活,通过展示乡村社会的变迁、乡村居民在社会发展中的心路历程,实现乡村文化和民俗风情传承的目标。
从我国涉农纪录片发展历程来看,主要分为如下阶段:1960年前后,涉农纪录片开始发展,这一时期众多纪录片创作者开始走进乡村,尝试将乡村生活作为纪录片的拍摄题材,涉农纪录片数量显著增加,但这一时期的涉农纪录片所展示的农村生活具有滞后性特征;1978年以来,在城镇化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经济和环境水平显著提升,这一时期的涉农纪录片开始记录农村建设现状,例如2003年3月成都电视台纪录片创作室创作的《空山》,以大巴山区一个缺水致贫的乡村作为描述对象,向观众展现了乡村居民乐观、积极的生活状态;新发展阶段,我国尤为关注乡村的发展,结合乡村建设现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政策,在政策支撑下,乡村区域经济、文化、政治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涉农纪录片数量和质量有所提升。例如,2021年山东广播电视台制作的《蔬菜改变中国》纪录片,以乡村振兴为背景,讲述了不同领域创业者因蔬菜改变命运、改变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故事。
总结而言,乡村振兴视角下鼓励涉农纪录片创作,其价值体现在如下四个层面。
纪录片所具有的自然性和真实性特点,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可被纪录片的内容带动至特定的情感状态中,进而准确接收纪录片所要传达的思想。因而从某种角度而言,相关主体借助纪录片,可以更好地传播国家战略信息。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国大力提倡乡村振兴,而通过创作涉农纪录片,则可更好地向受众传播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和价值,加大受众对乡村振兴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我国乡村振兴进程。
一部内容丰富、品质优良的纪录片本身就存在“溢出效应”,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例如,中央电视台所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向观众展示了不同区域的特色美食,纪录片引发轰动效应后,其所拍摄的美食也备受观众追棒,广大观众纷纷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相关的美食产品,更有甚者,亲自前往纪录片所提及的乡村进行美食打卡[2]。此后,各地同类型的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老广的味道》《寻味顺德》《至味山东》等,这些系列纪录片致力于推介家乡的好品好物,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业、餐饮业的发展。而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不同区域的乡村不仅有独特的农产品和食材,而且还具有特色鲜明的生活方式、生活文化等,涉农纪录片创作者可以将这些元素融入纪录片中,发挥纪录片“溢出效应”,强化乡村振兴成果。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持续提高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区域的年轻人为谋求更好的发展,开始涌向城市,在快节奏的现代城市生活中,乡村传统文化开始被年轻人所遗忘。严格来说,乡村传统文化在当代仍然有着独特的价值,其不仅蕴含着个体间复杂的关系,而且还包括个体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的态度等。基于此,需关注乡村文化的作用,汲取乡村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增强乡村文化自信。从纪录片的取材来看,具有理想的可操控性,创作者在创作期间,可以以特定的乡村文化作为主题,为观众讲述真实、客观的故事,以此激发观众对乡村文化的认同,调动观众学习乡村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乡村文化自信。
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即迈入高速发展阶段,其发展成果不仅体现于城市层面,而且还在乡村区域留下了明显的痕迹。自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取消农业税再到全面脱贫,我国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而可以通过创作纪录片的形式,对乡村区域的历史和变化加以记录。例如,纪录片《小岗纪事》的创作者就通过镜头向观众展现了新时代小岗人的新面貌,将小岗人为乡村振兴建设而奋斗的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作为我国的一项重大决策,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情况往往体现在宏观记录层面,主要以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和乡村居民收入指数等作为衡量指标,却并未关注参与乡村振兴个体的命运。基于此,可通过涉农纪录片记录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掌握乡村振兴的具体推进情况和实施路径。
第一,在画面展现方面。创作者对画面进行自然构图,往往可起到渲染形象、营造氛围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观众对纪录片内容的感知。因此,创作者要关注纪录片的场景构图,以优秀的构图激发观众情感共鸣。以纪录片《“00 后”乡村教师》为例,创作者在创作时构建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在朝阳中年轻的乡村教师骑着电动车正在前往校园教书,观众在观看到这一画面时,自然会联想到“骑着电动车”意为年轻的乡村教师不惧艰辛,毅然踏上振兴乡村的道路。同时,“朝阳”这一景色,既有表达学生前景光明之意,又展现了乡村振兴正当时。
第二,在声音营造方面。创作者在纪录片创作阶段,合理运用声音语言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贴近人心的故事可更好地传递真情实感,引发观众的共鸣[3]。在乡村振兴视角下,创作者在创作纪录片时,既要保障纪录片内容为现实生活,又要确保纪录片内容可唤起观众的参与感,故可适当运用同期声,最大程度地客观还原乡村生活。以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为例,在该部纪录片中,创作者完全采用了同期声向观众讲述乡村故事,全片从头至尾皆未出现解说词,全部声音皆来源于村民,为观众最大程度地还原了乡村场景,观众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也可通过村民的语言对乡村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第三,在叙事角度方面。在乡村振兴视角下,创作者在创作涉农纪录片时,要尽可能从平民化叙事视角切入,以普通群众的生活点滴为主要内容,拉近观众与纪录片的距离,使观众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纪录片的魅力,进而与纪录片内容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创作者还要确保话语主体的多样性,立足多维度传达纪录片主旨,拓宽纪录片传播范围,强化纪录片的叙事效果。
具体而言,创作者在拍摄涉农纪录片时,要严格遵循典型性、时代性和真实性三方面原则。
一是典型性。创作者应当明确,乡村振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以乡村振兴为视角拍摄涉农纪录片,要坚持典型性原则,将拍摄聚焦于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中,彰显记录片的重点,更好地吸引观众。同时,创作者也要遵循以小见大的原则进行纪录片选题,通过具体的人物和故事展现乡村振兴的精神和事迹,展现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居民的新形象和新面貌。
二是时代性。纪录片之所以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具有时代性特征。因而,创作者在创作阶段,要秉持时代性原则。当前我国正大力提倡乡村振兴,故创作者要将纪录片内容与时代背景相联系,创作出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的作品,强化观众的代入感,提升观众的认同感。同时,创作者也要结合时代发展脉络,明确时代发展主题,以此为遵循,科学确定纪录片拍摄方向和拍摄内容,确保其始终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相契合。
三是真实性。事实上,真实性也是纪录片一项最为本质的属性,创作者在进行纪录片拍摄时,要结合真实的环境和时代条件,对主人公的事迹和故事进行细致记录。而在新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已经深度融入社会公众的生活中,公众在观看纪录片时,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拍摄形式,其更期望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感受人生百态。因此,在进行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纪录片拍摄工作时,创作者更要遵循真实性原则,杜绝编排设计,向观众传递真情实感,使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所发生的真实变化,进而掌握现代乡村实际发展情况,了解乡村新形象,从内心深处改变对乡村的认识。
总结来说,立足乡村振兴视角,创作涉农纪录片,创作者应遵循如下三方面创作要点。
一是全范围覆盖乡村振兴各项内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实现乡风文明、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为宗旨。基于此,构建有效的振兴路径,实现文化、人才、组织、产业和生态振兴目标[4]。对于涉农纪录片创作者而言,其在具体创作阶段,要立足全局角度,确保纪录片全面覆盖乡村振兴各项内容,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着力点。同时,要对乡村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持续、全面的记录,以提升观众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度,激发其对乡村振兴建设工作的参与热情。
二是全角度呈现参与主体的多样生活。毫无疑问,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巨大工程,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绝不是一个人、一类人努力即可实现的,而是要在不同的时代人的不懈努力、持续奋斗下方可达成[5]。乡村振兴工作需要汇聚乡村治理、经营、技术和教育人才多方力量,而在此期间,乡村原乡人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创作者在拍摄涉农纪录片时,要尽可能覆盖全部参与主体,通过对参与主体生活的细致呈现,增进观众对乡村生活的了解,进而从内心深处产生情感共鸣。
三是全方位展示我国乡村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在我国农耕文化体系中,乡村文化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任何历史时期,乡村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内涵。但在近几年间,我国部分区域乡村传统文化却面临失传的困境,乡村传统文化开始被群众所淡忘。对于涉农纪录片创作者而言,其要关注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在纪录片内纳入村落文化元素,以更好地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向观众传播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塑造良好的乡村形象。
总而言之,涉农纪录片的创作对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用显著。基于此,本文立足乡村振兴视角,对涉农纪录片的创作加以研究。在阐述纪录片特征、发展历程和涉农纪录片重要价值的基础上,细致探讨了涉农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拍摄要点和拍摄原则等,期望以此为后续阶段相关创作者涉农纪录片的拍摄工作提供参考,提升涉农纪录片创作质量和效果,更好地发挥涉农纪录片的作用,加快我国乡村振兴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