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焦滩乡农业村服务中心 323311
伴随国内生猪养殖场的不断增多,养殖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给饲养人员带来高效益的同时,容易引发多种传染疾病,对生猪养殖经济造成危害。非洲猪瘟作为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造成的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由于目前对于非洲猪瘟还未研制出防疫疫苗,所以需要采取全面性的防控措施,对非洲猪瘟进行有效治疗。
因为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染性较强,且传播速度比较快,传染性能比较强。生猪感染非洲猪瘟以后,会表现以下为临床症状,包括高热性、皮肤发绀、内脏器官存在出血现象,部分生猪患病之后,存在呼吸障碍和神经层面的症状。只要患上非洲猪瘟病毒,其发病率几乎在100%,且具有极高的致死率。该病毒最早发现在肯尼亚地区,目前已经流行到非洲和亚洲等多个地区,而我国也在2018 年发现了首例病猪,现在,国内多个省份遭受到疫病的传染,为猪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经过一系列的科学防控,疫情的发展趋势已经得到了管控,部分生产和经营活动已经恢复正常,但是疫病带来的影响依然存在,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所以,需要增加管控工作的实施力度。
2.1 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因为非洲猪瘟病毒具有发病速度快、致死率较高等特点,同时生猪感染此类疾病后缺少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会使生猪养殖场出现大面积的死亡现象,对饲养人员的经济效益造成不良影响,难以维持市场的供需平衡。致使饲养人员出现收支不稳定的问题。除此会之外,非洲猪瘟病毒一旦暴发,则会对周围的养殖场造成长时间的大范围影响,这种病毒的影响范围比较广,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清除,对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
2.2 防控难度比较大针对非洲猪瘟病毒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疫措施,由于其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包含疫病的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兽医人员负责的工作内容比较多,工作量比较大,面临一定的工作压力。特别是非洲猪瘟疫病的快速传播,提高了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需要消耗一定量的资金和精力,才可以获取良好的预防效果。
3.1 盲目引种,缺少隔离措施部分养殖人员为了提高自身的养殖效益,进行盲目引种,且没有对引种地点进行调查,提高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实施难度。其次,在引种结束之后,饲养人员没有采取科学的隔离手段,直接进行混合饲养,增大了防控工作的难度。因此,为了对非洲猪瘟疫病的蔓延趋势进行有效规避,饲养人员需要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提高非洲猪瘟的防控效果。
3.2 缺少环保意识,设施布局不科学现在,大部分饲养人员还未接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缺乏相关的疫病防控意识。其次,缺乏科学消毒机制,饲养场的消毒工作过于简单,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对疫病防御工作的发展造成了阻碍。除此之外,部分饲养场的建设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批,存在着不合理的布局结构。部分生猪养殖场缺少新型的专业设备,不能为疫病监测工作提供所需支持,同时加剧了生猪感染疫病的可能性。
3.3 非洲猪瘟病毒传播渠道较多虽然非洲猪瘟的传染源主要在家猪和野猪,但是患病猪的排泄物和体液中都有可能存在病毒。同时非洲猪瘟病毒具有多种传播方式,不但可以通过寄生虫向外传播疫情,还可以造成循环性的感染问题,病毒的扩散渠道比较丰富,且在多种物体上都可以进行寄生。因此,防控管理的难度比较高。
3.4 未能及时检测疫病通过对养猪场内的生猪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尽早发现生猪是否存在疾病。但是大多数生猪养殖场并没有进行检疫工作,致使防控难度发生变化。其次,有部分养殖场没有记录检疫结果,或是记录形式比较简单,导致其提供的数据不具备可分析性,难以从中观察出猪群整体的身体状况。最后,部分饲养场缺少应急防控措施,一旦暴发非洲猪瘟疫病以后,难以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容易使整个猪群陷入到疫病中。
4.1 完善科学的引种管理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坚持自繁自养的根本原则,对于疫病防控效果进行最大化的提升,降低非洲猪瘟病毒造成的干扰。可以采用科学的引种方法,通过对引种的生猪进行系统性检测,确保生猪种群的健康。引种之后隔离饲养一段时间,发现其没有问题以后进行混合饲养。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可以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频率,同时减少饲养人员的经济损失,为养殖产业提供安全保障。
4.2 加强生物安全意识养殖场的环境会对生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要做好科学的规划布局。首先,通过购买现代化的养殖设备,可以提高猪的养殖技术水平。其次,因为饲养人员要关注到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提升饲养人员的防控意识。最后,提高动物疫病的防控水平,作为增强非洲猪瘟防控强度的主要措施。因此,需要构建科学的生物安全管理机制,贯彻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4.3 完善疫病的监测工作通过对非洲猪瘟疫病加强检测,可以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派遣相关的技术人员对猪群的饮食状况、运动时间等进行记录分析,通过日常的记录分析,可以对生猪的健康状态进行初步判断,同时在近距离观察生猪群是否存疫病,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避免疾病的发生,确保生猪的健康。最后,需要对猪群进行定期的体检,并做好体检记录。
4.4 疫情处理首先,各个地区需要构建应急小组,同时对于应急管理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做好突发疫病的管控工作,如国发现疫病信息,需要及时上报,且在短时间内完成疫病处理工作,避免疾病进一步传播和蔓延。其次,相关部门需要按照实际的工作要求,对养殖区域做好监督检查的各项工作,对发现疫情不及时上报和不及时处理的情况进行严肃的惩罚,降低非洲猪瘟向外蔓延的概率。
4.5 健全联防联控机制针对非洲猪瘟还未研制出相关的疫苗,因此需要做好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对于有关部门进行统一的协调安排,要求各部门之间进行友好协作同时明确各项职责,将任务完全落实下去,增强各地之间的信息共享。另外对养殖场、屠宰场等大规模的场所,严格排查运输登记方面的工作,从根源解决问题,最大程度的防止非洲猪瘟进入市场,严禁从其他省市输入畜禽,降低病毒的传播概率。
4.6 加强领导和落实责任一是相关工作部门应该做好疫病防控的管理工作,明确自身的责任,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保证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建立信息报告制度,保障信息交流无障碍;三是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对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四是做好宣传培训、疫情排查和生猪调运监管等环节的工作;五要对随意丢弃病死猪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提高防控的效果;六要加大防控经费的投入,重视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大兽医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检测的能力,提高防控的效果。
4.7 完善日常的消毒工作饲养人员需要贯彻落实疫病的各项防控措施,同时加强自身的消毒管理,通过对饲养场进行彻底的消毒,保证其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首先,依据养殖场的规模大小,制定出合适的消毒机制,保证可以进行常态化的管理,科学选取消毒药物,进行轮换使用,如碘类消毒剂、次氯酸盐类消毒剂等,防止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其次,对消毒剂进行规范使用,对猪舍的饲养器具等进行定期的消毒,防止感染非洲猪瘟疫病。最后,需要对进出养殖场的车辆和工作人员进行消毒管理,避免其携带的病毒被带入到养殖场,因此需要对进出车辆加强消毒。
4.8 构建良好生猪养殖环境首先,饲养人员需要保证养殖场具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因为养殖场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生猪的生长发育,同时会对生猪的免疫抵抗力造成干扰。因此,为了对非洲猪瘟进行有效预防,需要对猪舍的环境进行不断改善。首先,确保猪舍的温度可以维持在规定的区间范围内,综合生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实际需求,以及季节变化特点,对猪舍内的温湿度进行合理调控,夏季天气较为炎热,生猪养殖密度过高,容易引发各种疾病,所以需要采取多种降温措施,冬季温度较为寒冷,需要加强保暖措施,保证生猪可以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其次,需要增强室内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具有良好的通风状况,把非洲猪瘟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排出猪舍内部的有害气体,加快室内空气的流动效率。最后,需要把猪粪堆放到一起进行发酵处理,养殖场需要对猪舍中的粪便进行及时清理,保证猪舍具有清洁的内部环境,避免粪污堆积,滋生多种病菌,除此之外,需要保证粪污处理设备的有效运行,促使猪舍具有干燥的环境。
综上所述,国内非洲猪瘟的疫情防控工作还面临一定的困难,因为缺少针对性的疫苗等,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治疗,所以需要采取完善的防控措施,降低非洲猪瘟对国内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