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高兴》在英语世界接受的考察与启示
——基于亚马逊读者评论的实证研究

2022-03-13 11:57贾秦景
英语知识 2022年1期
关键词:译作亚马逊检索

滕 梅 贾秦景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

1.引言

随着对外开放日益深化,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中国文学逐渐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中国文学的译介效果亦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研究译作在目标语世界的接受与评价一方面可以了解译作的具体接受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借此反思中国文学外译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

目前我国文学外译的接受研究方法有二:以某一理论框架为指导,运用定量方法考察读者接受,如崔莹辉(2017)和王佳娣(2020)等;使用定量方法交叉论证以考察译作接受,如李宁(2015)和吕剑兰(2020)等。实证研究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是读者接受研究的主要手段,如全球图书馆馆藏量调查、读者问卷调查、访谈、学术评论文章和图书网站书评分析等。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和电子化阅读的兴起,读者越来越热衷于在图书网站、书评网站和专业论坛上发表评论,相互讨论,如亚马逊图书网(Amazon.com)和好读书评网(Goodreads.com)。这些网站的读者评论往往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作品的接受情况,但目前对其研究尚比较有限,仍处于探索阶段。当前,使用Python情感分析技术(张璐,2019)和语料库方法(吕子青 赵梦丹,2020)分析读者评论进而考察译作接受是两种创新性尝试,相比于简单的读者评分数据统计和样本评论分析,这两种方式可以为研究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证据支撑。

《高兴》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作品,于2007年在国内出版。小说描画了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和农村面貌的变迁,讲述了以刘高兴和五福为代表的城市底层群体的生活遭遇。自出版以来受到国内读者的好评,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书评网站——豆瓣书评网上有73.9%的读者给出四星和五星评分(最高分为五星),后被亚马逊跨文化事业部(Amazon Crossing)选中并委托英国著名汉学家韩斌(Nicky Harman)进行翻译,英译本Happy Dreams于2017年出版,得到亚马逊网站的积极推介,同时受到西方报刊媒体和普通读者的积极评价,推动了该译作在英语世界的传播。Happy Dreams让英语读者对21世纪早期的中国城市和农村社会变迁以及这一背景下社会底层群体的生活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书中所描绘的西安历史文化和传统风俗也给读者留下了印象,吸引着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译介(King,2019;张敏,2020),可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借鉴。通过查阅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学者对《高兴》英译本的海外接受研究较少,石春让和邓林(2020)运用Python情感分析技术对亚马逊网站上的相关读者评论进行情感分析,但并未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借助语料库软件AntConc,对亚马逊网站上的读者评论进行深入分析,从多个维度考察《高兴》的海外读者接受,并进一步反思中国文学外译。

2.《高兴》的整体接受和评价

首先,利用Web Scraper爬取亚马逊网站上Happy Dreams一书的读者评论,截止到2021年5月2日,共获取425条有效评论,结果如图1所示。其次,将425条评论文本单独存为txt文件,并用Treetagger软件对文本进行词性标注,标注后的文本就是本次研究的语料。最后,使用语料库软件AntConc 3.5.9(Windows)2020进行针对性检索。本研究主要借助AntConc的Clusters(词簇)功能和Concordance(索引)功能进行相关检索:利用词簇功能根据词性检索某类词出现的频次,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具有代表意义,集中反映了读者的情感态度或关注要点,值得进一步关注;利用索引功能检索特定词汇获取读者对作品某一方面的具体评价,能够根据需要较为准确地了解读者接受,并且可以结合相关词汇进行进一步检索以获得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图1 Happy Dreams读者评论

2.1 读者评价数据统计

亚马逊网站提供星级评定,读者可根据阅读体验给出1星到5星的评分。经过统计,共有540名读者对Happy Dreams进行评级,结果见图2,可以看到表示“非常喜欢”和“喜欢”的5星和4星人数共有329人,占比为61%;表示“不太喜欢”和“不喜欢”的2星和1星人数共有112人,占比21%;平均星级3.7星。这表明《高兴》受到大多数海外读者的好评,不过也有少数读者表达了批评意见。

图2 Happy Dreams星评数量和星级分布

2.2 读者接受的整体情感倾向

形容词可以表明读者的情感态度。通过检索语料中的形容词,可以了解读者对小说《高兴》的情感评价。利用词簇功能检索语料中的所有形容词,检索结果为:形符数1778,类符数497,即共有1778个形容词,重复出现的有497个,如图3所示。经人工筛选和初步统计,正向情感词汇410条,负向情感词汇出现101条,其余为非评价性形容词。其中,正向词汇中出现频数最高的是“interesting”,84条,较高的是“good”“great”和“enjoyable”,分别为54条、33条和13条;负向词汇中出现频数最高的是“difficult”,18条,较高的是“boring”“tedious”“abrupt”和“disappointing”,分别为11条、6条、5条和4条。比较可知,读者对作品的情感评价整体呈正向,受到读者的肯定。

图3 形容词频数列表

3.《高兴》接受的归因性探究

通过对亚马逊网站上的读者评论的定量分析可知,《高兴》总体上受到海外读者的认可,这与译作选取、出版社的推广、副文本的使用及译者的翻译处理息息相关。

3.1 译作选取

中国文学要真正“走出去”,选取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是首要,什么样的作品称得上优秀?陈思和教授(2013:1)认为“只有当作家以本土文化经验和独特表达方式回答了人类共同的问题才能被世界所认同和接受”,既强调作品的民族性,又强调作品的世界性。小说《高兴》不仅描绘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西安的时代变迁面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而且深入探索了这一变迁下,城市底层群体的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具有引发世界读者共鸣的文学力量,因而能够获得海外读者的普遍认可。

(1)作品的民族性

海外读者不仅希望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希望了解当代中国,改革发展中的中国。透过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读者能够看到“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命状态、生活理想、精神追求,乃至困惑、不安、躁动”(查明建 吴梦宇,2019:14)。小说《高兴》不仅描绘了西安地方历史文化,如西安民俗、方言、小吃和城市街道景象等,还展现了处于当时改革变迁中的中国城市和乡村社会面貌,透过西方读者对这些异域文化元素的评价可以考察作品所具有的民族性及其对海外读者接受的影响。

笔者以“China”和“Chinese”为索引词进行检索,以考察读者对小说描绘的中国特色文化的认识和评价。经检索共获得93条有效评论,即有93名读者表示通过阅读该小说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有了一定的了解,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及社会底层群体的生活,如有读者评论到“跟随刘高兴的脚步走在西安的街道上,仿佛在了解古城街道中的秘密,一路上我有幸在不断了解中国人的哲学和生活方式”“沉浸在这样一个不同的文化和生活当中是多么有趣,感觉很不一样”“看到了现代中国的景象和我们几乎从未了解过的拾荒者的世界”“书中的遣词造句和语境让人物角色栩栩如生,帮你真正了解他们生活的地方和生活的方式”,还有读者表示读完小说后想进一步了解中国,如“我想要读更多作品来了解这群人和他们的生活”。

读者评论表明,读者对作品描画的中国历史文化有较高的热情,愿意了解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说明《高兴》的民族性对海外读者具有独特吸引力。

(2)作品的世界性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世界性意义不仅体现在与当代世界文学主题的共现,即注重作品的现代性表达——作品主题与当前国际关注热点相吻合,如“传统的变异、地域文化特色、人性多样性、异化的历史、认同的政治”(陈晓明 唐韵,2013:26)等,更深层的世界性品质,“则是对‘人’的关注和对世界文学最高境界的追求”(查明建 吴梦宇,2019:13)。《高兴》的世界性体现在对城市社会底层群体的关注,作者采用写实手法展现人物生活景象、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深入探索普遍人性,集中体现了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吸引西方读者阅读。

一般而言,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尤其是主人公精神世界的描绘往往是作品文学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精神的载体。因此,通过分析读者对小说主人公和其他人物角色的评价可以考察作品的文学性乃至世界性。

笔者以“Happy Liu”“Happy”和“character”为索引词进行检索,考察读者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接受,通过分析读者评价,发现小说主人公的精神激励了读者,其他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整体上受到读者的肯定。有读者表示小说主人公积极乐观、艰苦奋斗的精神令人备受鼓舞,富有教育意义,如“你如果走近一点,观察书中人物的生活,看着像刘高兴这样的人是怎样面对自己的处境并且是如何积极应对的,不禁会激励你成为更好的人”,还有读者表示主人公刘高兴、五福及其他拾荒者在困难处境中不忘相互关爱、相互鼓励、互帮互助的美好品质让人感动,如“他们彼此忠诚,并且愿意分享仅有的东西这种精神让我感动”,还有部分读者表达了对这些城市拾荒者的理解和同情。此外,小说写实性的叙事方式和对角色心理的细腻捕捉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如“这些人物角色很真实,他们的经历感觉也很真实”“所有的角色都很难忘,我可以感到拾荒者背上的汗水,闻到腌菜水的味道,体会到他们每天工作之后浑身酸痛的感觉”。

读者对《高兴》中展现的中国文化和人物角色给予了较高评价,体现了作品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既能吸引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满足读者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和向往,又能引起读者的普遍共识,是一部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品。因此,选择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优秀文学作品翻译,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

3.2 传播渠道选择与助力

“文学翻译作品在目标语国家的流行离不开所在国当地一流出版社的出版与发行”(叶铖铖 邓高胜,2019:122)。《高兴》受到国外极具影响力的出版机构——亚马逊出版公司的支持,2017年,亚马逊在其全球14大站点同步首发《高兴》英译版——Happy Dreams,并以纸质书和电子书同步发行的方式,第一时间将该书推送给遍及183个国家的亚马逊读者。此外,Happy Dreams还入选了亚马逊的Kindle第一应用项目,这使得亚马逊北美地区的金牌会员和订阅亚马逊出版信息的上千万读者可以优先购买到本书,作品迅速在西方世界传播开来,而且出版不久便受到国际权威期刊的积极推介和评价,如《纽约时报书评》《出版者周刊》《科克斯书评》《图书馆杂志》《亚洲书评》《印度快报》《文字无国界》和《华盛顿独立书评》等,极大推动了该译作在英语世界的传播。

亚马逊网站中对于该书的评论包括图书的内容简介、作者介绍、编辑推荐和媒介评论。编辑推荐是网站编辑对作品的评论,列出作品的闪光点,给读者提供参考,衡量是否值得阅读或购买。编辑推荐中提到阅读本书可以了解异域文化,而且极力赞扬了刘高兴和五福的友谊,甚至将之类比为堂吉诃德和桑丘·潘萨的友谊或乔治与伦尼的友谊,要知道塞万提斯所著的《唐吉诃德》和约翰·斯坦贝克的《人鼠之间》分别是西班牙和美国的经典著作,在西方世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这无疑是对作品中所表现的友谊这一主题的极高评价,吸引读者阅读。评论中还赞扬了主人公刘高兴,虽然生活境况艰难,但他仍善于发现世界的美好,对生活满怀期待,主人公的这种思想和精神能够得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的认同和接受。另外,网站上列出权威报刊媒体的积极评论,能进一步引起读者的关注。

3.3 副文本的阐释推介作用

副文本指“围绕文本的所有边缘或补充性数据”(Genette,1988:63),即对正文内容的补充,包括前言、脚注、尾注、后记等。Happy Dreams使用的副文本因素包括封面、封底、后记、作者简介、译者简介和译者致谢等。“和源语文本、译语文本相比,翻译副文本被赋予了更多的阐释和推介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译者(或出版人)希望通过副文本路径让读者更好地接受译本的主观意图”(陈卫斌,2020:115)。

首先,封面最先呈现于读者眼前,突出出版社或编辑想要表达的重点,Happy Dreams的封面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译者姓名列于封面相对醒目的位置,这体现了出版商或赞助者在有意识地传达希望读者接受的信息,体现一定的推介目的。译者韩斌是英国翻译协会联合主席、“纸托邦”主要创建者,获得过美国笔会翻译基金奖、入选过英仕曼亚洲文学奖,翻译过近20部中国文学作品,在英美中国文学翻译场域积累了大量资本,在英美读者心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而“读者对翻译家的认同程度对译本的接受与传播效果尤其重要”(王志勤 谢天振,2013:26),因此,将译者姓名列于封面上容易引起读者注意,是出版社的推介手段之一。

其次,后记、作者和译者简介、译者致谢以及封底的图书介绍作为正文文本的补充,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正文,有助于更好地缩短作者和读者的距离,尤其是译者对原作后记翻译的重视,让读者对小说人物原型和故事情节有深入了解,受到读者一致好评:笔者通过检索相关词汇——“author”“author’s”“note”“notes”和“research”等,剔除重复和无效评论后,发现共有35个读者提到后记,且都肯定了后记的作用,表示“后记十分有趣,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物角色”“后记让人物形象和故事更具真实性”“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过程,建议阅读”,还有读者建议先阅读后记有助于了解小说情节等。《高兴》的成功译介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出版社和译者对副文本的充分重视和使用。

3.4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处理影响作品接受

“文化负载词亦称文化特有词或文化缺省词,指承载某种特定文化内涵及民俗风貌的特色词汇(包括习语、俗语) ”(孙琳 韩彩虹,2021:91),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处理会直接影响翻译交际目的的实现。小说《高兴》中有大量方言、农民口语和地方小吃的描写,这些元素深深扎根于地方文化环境,不仅给译者带来难题,造成翻译过程中的语义及文化意义缺失,而且会进一步影响目标语读者的理解。

笔者将通过检索翻译相关词汇,了解海外读者对作品翻译的评价,从而考察译者的翻译处理对作品整体接受的影响。

以“translation”“language”“English”“translated”和“translator”等为索引词进行检索,共获得44条有效评论,其中有33条评论对翻译表示肯定,11条评论表示否定。对翻译持肯定态度的多数读者认为译者能用英语中地道的俚语表达原文语境中的俗语,再现了原文风格,生动形象的语言使译作十分出彩,还有部分读者表示想阅读贾平凹的更多作品;而持否定态度的读者认为翻译丢失了原文的部分文化意味,比如一些玩笑话和短语翻译得不到位,译文不够流畅,而且语言过于简单。进一步检索相关词汇,考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读者理解的影响,这些检索词包括“understand”“understanding”“culture”“cultural”“difficult”“difference”“get into”and“relate to”等,经检索共获得有效评论75条,其中48条评论表示很高兴能够了解不同地域文化,27条评论表示不能完全理解作品中描述的文化词汇和概念,如“我发现书中展现的陌生又不同的观念和文化传统很难理解”“我可能不能完全理解某些象征意义和习俗”“很难理解从书中感受到的许多文化差异”等。

读者评论表明,多数读者肯定了译者对文化元素的处理,表现出对异域文化的兴趣,但仍有读者表示对部分文化负载词存在理解困难,影响了阅读体验。可见,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处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海外接受。学者邵霞和马会娟(2020:104)通过研究《高兴》中方言的功能与翻译,指出“译文中使用的口语词汇并无明确标示性的社会方言,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说中浓郁的地域方言特色”,再次表明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处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4.中国文学外译的启示

自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出后,我国在当代文学作品外译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许多作品只是被当作了解中国社会的文本。为了让中国文学作品更好地走进西方世界,在进行文学作品外译时,应选择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优秀文学作品,借助国外权威出版机构的运作,同时重视副文本的阐释和推介作用,尽量采取中外译者合作的模式,提升文学外译的效果。

4.1 译作选取

《高兴》在西方世界的成功译介,根本上源于作品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小说根植于本土,既展现了中国社会独特的风土人情,传达了主人公刘高兴由本土文化而生的生活哲学和生命体悟,同时又超越本土,关注普遍意义上的“人”,描画社会各阶层人民,尤其是底层群众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引发世界读者的共情和共鸣。

因此,在进行译介作品选择时,应考虑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本土特色对海外读者具有极大吸引力,同时由于关注人类面临的普遍问题、具有共通的人文情怀,因而能够超越种族和地域局限,为海外读者认可和接受。只有这样,中国文学作品才能逐渐走向海外,被世界读者从内心接受,逐步树立中国文学乃至中国的形象,传播中国文化。

4.2 传播渠道的选择

《高兴》凭借亚马逊出版公司的运作和国外报刊媒介的积极推介,迅速在西方世界传播开来,受到读者普遍认可。亚马逊是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在西方国家享有较高的关注度和知名度,因而在译作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引导作用,而且由于其出版运作模式成熟,在作品宣传和推广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如借助权威报刊评论、发行电子书等方式扩大宣传,提高传播效果。

因此,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可以选择与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合作,并借助国外报刊的推介作用推动作品的海外传播,它们由于更加了解目标语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需求,而且在普通读者心中具有良好的公共形象,因而在译作的选择和宣传方面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另外,可以考虑借助现代移动电子设备的便利化发行电子版,拓宽传播渠道,加快传播速度,缩短与西方读者的距离。

4.3 副文本的使用

《高兴》在海外传播过程中充分利用副文本的阐释和推介功能来推动译作的海外接受:利用封面直观醒目的特点突出强调译者,引起读者注意;作为对正文内容的补充,作者在后记中对小说角色原型的介绍和写作背景的详细说明,不仅让小说人物及情节更具真实性,而且提升了译作可读性,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中国文学外译过程中,译者、出版商、赞助者应充分重视副文本的作用,具体而言,包括封面、前言、后记、注释、插图等,对正文内容进行补充和阐释,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背景信息以拉进读者和作品的距离,促进译作接受,推动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去”。

4.4 由谁来译

从上文对《高兴》海外读者接受的归因性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处理会影响读者阅读体验和对作品的理解,进而影响译作接受和读者评价。小说由国外汉学家韩斌翻译,虽然流畅地道的译文受到读者好评,但译者对某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处理仍令部分读者感到困惑,一方面是译者对某些地方文化元素知之不深,本身存在理解偏差,因而在翻译中造成文化缺失甚至变形,令读者读来有突兀之感;另一方面是翻译过程本身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功能不对等问题。赵彦春(2014)教授也曾指出,由于西方译者文史哲知识的不足及翻译本身的局限性,在翻译过程中难免望文生义。

为了尽量减少文化差异的影响,在进行文学作品外译时,若条件允许,应尽量采取中外译者合译的模式。国外汉学家熟知英文行文的语言规范,特别是在处理文化元素时能用地道的表达迎合英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和审美习惯,引起读者共鸣,而国内译者具有能够透彻理解原文的独特优势。因此,中国文学作品外译应结合国内外译者双方的优势,弥补各自的局限,这样既能保证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得到准确传达,进而被目标语读者充分理解,又能使用地道的译入语,保证译作的可读性,最大程度提高作品在目标语国家的传播和接受。

猜你喜欢
译作亚马逊检索
what用法大搜索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亚马逊雨林在燃烧
亚马逊卖的最好的100款玩具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在IEEE 数据库中检索的一点经验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节俭又“浪费”的亚马逊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