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妹
批注是指阅读时在文章空白处写下批语和注解。批注有多种形式和多种角度。从类别上可以分为注释、提要、批语、警语等,从角度上说有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联想式批注、评价式批注、补充式批注等。批注式阅读可以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变“教师独奏”为“学生争鸣”,能促进学生全面、细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思维成果得以外显。
教材在四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集中一个单元让学生来学习批注,学习这种帮助自己掌握书中内容的方法。笔者分析了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应对策略。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批注的教学无序化
学生其实在一年级就已经学习了批注,只是那时候学的是简单的圈点式批注,从三年级预测单元开始,学生学习了文字式批注,而正式集中学习批注是在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师在教学时要把握批注训练的梯度,层层深入。但课堂中,很多教师并没有遵循教学的梯度,使教学缺少层次。
2.对批注的教学泛化
虽然批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阅读方法,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中也明确指出要“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但有些教师在教学这一单元时,仍旧凭经验教学,无视批注这一语文要素的存在,只是让学生画画句子,圈圈重点词,简单地写写感受,泛泛而教,没有围绕批注进行细致的、有序的教学。
3.对批注的教学僵化
刚刚提到教师对批注这一语文要素不够重视,泛泛而教。但也有些教师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把批注当作教学的唯一目标,为教批注而教批注,僵化地去教,忽视了文中的拼音、字词句、朗读等基础目标。还有文中的情感目标,处理得太过理性,缺失了文本本身的情感,这样也不行。如有教师为了落实语文要素“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在教学《牛和鹅》一课时,让学生说说该在哪里做批注,怎么做批注,批注的意义是什么等,把整堂课上成了有关批注的操作演练课。这样的课堂,学生不是一个快乐的阅读者,而成了一个知识的容器,没有了朗朗的读书声,更没有了思维的碰撞,课堂变得僵化、干瘪,没有味道。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有效对策
1.把握训练梯度教批注
(1)把握不同学段的训练梯度。
第一学段:注重习惯的养成。在一年级教学中,学完拼音开始教学课文之后,教师就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开始教学生进行圈点式批注,如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圈一圈本课的生字等。虽然没有告诉学生这就是圈点式批注,但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批注的习惯,学习圈点勾画的技能,让阅读留痕。细读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在第一学段关于批注就有明确的要求。如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课后有这样的练习要求:“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对勾画的要求变为:“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这时的勾画成了提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第二学段:多角度批注学习。教材从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开始正式提出批注,所以,在教学批注时,教师要注意知识技能的衔接和发展。如教学《牛和鹅》一课时,可以安排这样的预学单。圈一圈:在课文中圈出易读错的字,多读几遍。标一标:标出自然段,标出不懂的地方或写写自己的疑问。画一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写写自己的感受。这样,就能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能把原有的关于批注的知识联系起来。第二学段重点要教学的是多角度批注,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质疑式、鉴赏式、联想式批注进行阅读。
第三学段:实现思维进阶。集中教学批注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断强化巩固。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开国大典》课后的第三题:“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字里行间传达出的热烈、庄严的气氛。再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在旁边作批注,和同学交流。”这一题要求学生进行鉴赏式或联想式的批注,通过批注促进阅读时的思考、感悟、想象和鉴别,提升阅读思维品质。
(2)把握同一教材不同单元的训练梯度。
批注虽然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正式提出来的,但在第二单元提问策略单元,学生已经接触过这种文字批注了。如《夜间飞行的秘密》《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旁边都有批注,而且都是疑问式批注。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联系这些旧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第七单元、第八单元时,也要时刻提醒学生做批注,及时复习巩固批注的方法。
(3)把握同一单元不同课文的训练梯度。
除了关注不同年段、不同单元的训练梯度外,也要关注同一教材、同一单元的训练梯度。单元内的每一篇课文都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在教学时,教师要关注本单元选文的体裁和内容,把握每一篇课文的训练梯度,让各个板块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一步步落实批注。
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安排了“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围绕这个语文要素,每篇课文的训练点都有所侧重。
教学时,教师要明晰单元编排意图,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依照单元编排顺序进行教学,真正体现教材编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多维结合教批注
在设计教案、解读教材和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要以单元语文要素的核心目标为主,但也要兼顾单元的其他目标。一般要兼顾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语文的基础目标,识字、写字、朗读不能丢;第二个目标是单元的核心目标,即本单元着重要训练的语文要素目标;第三个目标就是具体到每一篇课文的情感目标,且原来的基础目标和人文目标不能丢,要在“主”和“次”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如在教学《牛和鹅》一课时,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以学习批注、掌握批注的基本方法为核心目标,但也要兼顾其他目标。包括一个基础目标是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段;另一个情感目标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揣测人物的心情和心理活动,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教师要把这三个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多维、立体地教学批注。
3.在阅读的过程中教批注
教学时,教师在关注批注这一语文要素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不能为教批注而教批注,只有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有了真实的感受,才能有批注。所以,教师要转化思维,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批注,在批注的过程中加深阅读理解,不能把批注单独凌驾于文本之上。要把理性的语文要素与感性的文本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如《牛和鹅》的教学,不能把文本旁的批注单独罗列开来,要在文本的阅读中教学批注。如有教师就分三个步骤进行教学:第一步是教学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批注;第二步是教学第2、第3自然段,教材示范批注;第三步是教學第4~7自然段,让学生自由批注,自主交流。这样教学,就把批注无形地融于学生的文本阅读之中,边读文本边思考边做批注。在此基础上讨论交流阅读文本后的感受,也就是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批注,并且练习有感情朗读,完善批注,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明白了批注的意义。在教学中,让阅读、批注、朗读、理解有机结合起来,让语文课变得有声,有色,有味道。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批注式阅读的教学价值,把握批注式阅读的训练梯度。要多元整合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统筹设计教学单元。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教批注,使学生在批注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要让批注式阅读成为言意兼得、情理交融的美妙旅程,让学生在读书做批注的过程中成为积极的阅读者,享受阅读的乐趣。■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
391850033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