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2-03-13 23:23杨丽英杨丽梅
新农民 2022年1期
关键词: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

杨丽英 杨丽梅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居民生活及社会发展联系密切,因此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内容则是在这一背景下所提出。本文撰写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问题及对策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重要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老百姓日常的“舌尖上的安全”。“有毒奶粉”、“有毒豇豆”、“瘦肉精”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充分说明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为了让人们吃得安全健康,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迫在眉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首当其冲。农产品的产地有农村农业种植户或农场、农业种植合作社、采集园、畜禽养殖户、农场等,可以说农产品的产地在农村基层。如果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控制不到位,农产品一旦进入市场流通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成本将是巨大的,并且事半功倍,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重中之重在于基层。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建设,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然而在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导致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实际作用得不到发挥。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出现的几率,有必要不断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建设。

2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产地准出层面的监测有待完善

围绕农产品的产地准出,我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对此出台了管理办法,如《农产品产地证明管理办法》,但是很多地区的产地准出工作流于形式,长期得不到实质性的进展。总体来看,产地准出由农业管理部门负责,而市场准入工作则有市场监管部门安排,但是上述两部门之间的衔接工作并不理想,而且,部分农产品生产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生产工作不规范,生产记录不完善[1]。总体来看,由于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不够导致在质量安全监测中无法对农产品的生产进行追根溯源,因此会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2.2 政府宏观监督管理不到位

进行宏观层面的监督管理,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重要举措,然而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政府的宏观监督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而言,针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我国主要采用的是分段监管模式,从浅显层面观察,这一体系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能够实现明确分工,但是这一体系在实际运用中却表现出诸多不足之处。比如在一些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由工商局、农业局、质监局以及卫生局等多个机构共同负责,但是上述部门之间的接触较少,并不会针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行全面沟通,通常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开展相应的监督工作,而每一机构所制定的监管规则达不到协调统一。在具体的监管工作中,多种监管力量交汇在一起,但是并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反而出现错位、越位、缺位等情况,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针对自身的监管职责认识不清,进而导致监管工作混乱,相应的工作成效也无法突显,由此可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中,政府宏观监督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2]。

2.3 社会监督力量有待加强

农产品从生产到使用会经过多个环节,首先,从生产环节来看,由于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一些农产品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明显缺乏,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监督,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比较看重最终的产量而不注重农产品的质量,在农药使用、施肥等工作中缺乏规范性,知识农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一些农产品生产人员由于缺乏认知,还存在盲目使用农药的情况,进而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留下隐患。其次,从流通环节来看,由于全社会监督力量的缺乏,一些不法商贩会私自对农产品使用药物,致使农产品被污染。再者,从消费环节来看,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宣传,一些消费者安全意识较差,即使发现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农产品也没有第一时间进行反馈[3]。

2.4 设施配备及人员配备有待完善

设施设备是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硬件支撑,常见的监测设备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地区的上述设备配备并不齐全,进而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开展。工作人员是基层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的参与主体,监测人员自身业务能力会直接关系到该项工作的开展成效,然而从当前的现状来看,一些监测机构并不注重专业团队的建设,导致监测队伍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监测人员在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则会被安排上岗,致使其在工作中表现出力不从心,这一情况的出现,并不利于基层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的推进。

2.5 原产地退出与市场准入衔接不足

虽然我国出台了《农产品原产地证明管理办法》、《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农产品原产地审批管理制度,许多地区的原产地审批工作已经流于形式,长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从整体上看,农产品原产地通关由农业行政部门负责,市场准入由市场监管部门安排。然而,这两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并不理想。而且,一些农产品生产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生产工作不规范,生产记录不完善,无法追溯农产品生产的源头,因此会给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2.6 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不足

首先,在生产环节上,由于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以及对农药的禁售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农产品生产者盲目使用农药,给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留下了隐患。一些农业生产人员明显缺乏安全意识。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监督,他们更加注重最终的输出而不是质量的农产品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缺乏标准化的使用杀虫剂和肥料,和知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不能得到保證。

3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策略

3.1 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管理

一些农产品在流入市场并被消费者购买食用后才发现质量安全问题,因此为了有效防范上述问题的出现,则应该进一步加强市场准入管理,以此达到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目的,在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中,首先要对农药的流入进行严格监督,谨防超标农药进入到农产品生产环节。其次,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生产档案,这就要求生产人员提高责任意识,在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做好相应的档案记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可以进行追根溯源。再者,针对政府部门所出台的各类制度要严格落实,如《农产品产地证明管理办法》,尤其针对规模较大的农产品种植区域要根据制度要求严格监测,坚决防范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4]。另外,管理部门要针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等地区进行定期抽查检测,为了不断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成效,在常规抽查检测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突击检测、随机检测、专项检测等活动,以此提升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质量。

3.2 加强政府宏观监督管理

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建设中,我国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对传统的分段监管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此提升宏观监督管理工作成效,而在此过程中,重点则是要精简机构,减少监管工作中的多部门参与,以此促进该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比如,可以将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安排于质监局,整个工作的实施由质监局主导完成,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质量安全监测制度,为了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质监局可以主动与农业局、卫生局等部门进行沟通,更加全面的了解监测工作内容,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自身工作进行适当的改进和调整。通过这种方式,明确机构责任,确定工作主体,这对于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高效推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该项工作的持续推进,质监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比如,要从源头出发完善治理工作,在农产品的生产阶段进行更加严格的监测,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从而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控制在源头。政府部门还要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在这一制度的影响下,不论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主导部门还是辅助机构都应该认清自身的责任,在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中相互配合,进而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5]。

3.3 强化社会层面的监督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构建中,为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的作用,首先,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通过必要的教育宣传来提升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使其明确认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针对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并配合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及时制止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蔓延。为此,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能够深入群众之中,了解群众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知识的不足,通过耐心的沟通帮助广大群众提升意识,并积极参与到社会监督中。其次,针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农产品,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升抽查频率,并在群众的配合下建立起相应的联动机制,以此提升相应的监督效果。再者,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渠道的建立。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广大群众的反馈信息,相关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信息反馈渠道的建立,在此过程中要能够对网络渠道进行充分利用,比如设立相应的微信公众号,并引导广大群众进行关注,以此作为群众信息反馈的平台。

3.4 加强监测设备及人员的配备

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中,要通过监测设备的完善为该项工作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为此,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以此进行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并加强技术研发,进而促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高质量推进。值得注意的是,在监测设备的日常使用中,还要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做好设备的存放和维护,尤其针对造价较高的技术设备,通过科学维护降低设备的损耗,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监测的准确率。另外,针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开展,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配备,打造高素质工作团队,进而为该项工作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此,监测机构要进一步完善其人才培养工作,当人员进步本机构后,需要围绕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具体实施进行系统的培训。整个培训可以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则是进行理论知识的回顾和学习,在这一阶段中,既要求团队成员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还要进行新知识的灌输,并帮助其树立正确工作理念;第二阶段则是进行具体技能的训练,在这一阶段中,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现场模拟、一对一训练的方式,促使相关人员经过系统的培训掌握完备的技能,进而高质量开展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3.5 加强对现有监测人员的培训,同时招聘专业人员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解决这一问题最快的方法是聘请专业讲师,加强对现有监控人员的专业培训,结合工作实际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和"技能竞赛",表彰优秀员工,并与绩效奖金挂钩,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监控技能。鉴于大多数基层监测人员的非专业背景和基层监测人员的实际短缺,情况确实如此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监控技能。鉴于大多数基层监测人员的非专业背景和基层监测人员的实际短缺,招聘专业人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招聘专业人员可以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注入新鲜血液,整体提高基层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这就需要适当提高专业人员的待遇,对专业人才给予更宽松的政策,让专业人才在基层生根发芽,大展身手。

3.6 建立完善、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

政府高层高度重视,资金充足,仪器、设备、流程不断优化升级,基层监测人员不断专业化,是构建完善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体系的基础。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建立完善、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需要不断的进步和改进,需要一个在过程中运行。就目前情况而言,在资金充足、仪器设备和流程不断优化升级、基层监测人员不断专业化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互联网+”这一关键元素,一切都准备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不是万事俱备,只是东风下的。从农田到餐桌,从生产到流通,构建了完善、科学、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高科技优势。我们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磨合、探索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只有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农产品。这必然会使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得到更多的重视,因为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

4 结语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測体系建设影响深远,在该项工作的具体推进中,相关部门要及时认识到该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应对,在逐步完善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基础上,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钰洁.高质量推进农产品 安全检测体系建设[J].江苏农村经济,2019(9):66-67.

[2] 雷用东,张正红,朱玉龙,等.基层农产品质检机构检测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9(3):70-72.

[3] 肖放.新时代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形势与任务[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9(1):3-6.

[4] 李岩,高敏,李兰,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对策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8(2):40-44.

[5] 王洁琼,翟羽佳,堵燕钰,等.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成效与强化对策——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7(1):87-90.

3822501908204

猜你喜欢
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混合模式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创新策略分析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困境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