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房中预防VTE发生的护理预警模式探讨

2022-03-12 15:25李志洁天津市北辰医院天津3004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栓塞骨科血栓

李志洁(天津市北辰医院,天津 3004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骨科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交通事故、意外坠楼等意外事件也加大了骨科疾病的发生率,严重影响了我国居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1-2]。与传统疾病不同,骨科疾病患者术后需长时间卧床,这就加大了术后VTE的发生率,导致患者预后效果下降。据调查显示,骨科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性较高,发病率高达50%[3-4]。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后,患者若未在短时间内采取救治措施,随着疾病的加重,还会导致肺栓塞等严重疾病的发生,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故骨科病房中更应进一步加强对此症的预防工作,改善护理质量[5-6]。本院特以2019年3月-2021年6月期间骨科病房接受治疗的124例患者为对象,开展了评估护理预警模式,就该科病房中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进行专项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样本收集时间为2019年3月-2021年6月,并于该时间段内抽取在我院骨科病房中接受治疗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模式差异,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性别占比情况:男性31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32-66岁,平均年龄为(51.23±5.23)岁。观察组性别占比情况:男性30例,女性32例;年龄范围33-67岁,平均年龄为(52.11±5.09)岁。纳入标准:①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②具有一定治疗依从性;③无心理障碍和精神类疾病。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涉及药物具有过敏史者;②凝血功能异常及血液系统疾病者;③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损伤者。两组对象基线资料比对,结果均未见显著区别(P>0.05)。开展研究前,由涉及医师针对患者与家属予以治疗行为、预期结果等内容的全面医疗诠释,基于患者及家属信任了解的基础上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内容也交由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给予患者包括用药监督、体征检测和异常情况反馈及处理等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开展护理预警模式措施,具体如下:①成立预警护理小组,加强培训,提升专业护理能力;②整理并收集患者的信息,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尽可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③加强针对性的肢体活动,辅助患者开展床上运动,活动关节部位和肌肉组织避免过度僵硬;④术后针对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风险较高的患者,采取药物控制措施,定期开展血常规检测;⑤加强对患者饮食和生活方式的管理,养成健康的、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求患者养成自我管理习惯,从而帮助患者全面认知骨科VTE的发生风险,加强其自我保护意识。

1.3 评价指标 评估对比两组对象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满意度依据本院自拟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予以评价,内容涉及:护理方式、护理效果、护理水平和护理态度四个维度,单个维度25分,总分为100分。85分以上为满意、84-60分为一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另外精确统计两组对象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不良事件涉及:静脉血栓栓塞症、疼痛、肿胀、溃烂四项,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总发生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处理 研究过程中涉及运算统计步骤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22.0)上处理。统计中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结果P<0.05时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82.26%),比对所得数据,体现出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45%)明显幅度低于对照组(22.58%),比对所得数据,体现出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骨科是医院外科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科室之一,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显示,由于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骨科病人的人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发病率常年居高不下[7]。同时,由于骨科疾病的特殊性,患者骨折后所需要的恢复时间较长,多数患者需长期卧床且久坐静养,时间长了会导致患者出现皮肤压迫性溃烂问题,随着病情加重还会导致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8]。据调查显示,骨科病房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甚至高达50%以上,而患者一旦发病,不仅会进一步加大临床治疗难度,还会加重患者心理痛苦,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甚至出现放弃治疗的想法。护理人员作为接触患者的第一群体,应及时了解骨科患者经治疗后的潜在护理风险问题,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规避骨科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9]。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要求的提升,医院积极实施先进、高效、良好的护理措施,减少护理期间的危险因素,进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证实,由于骨科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休息、手术过程中实施麻药后血液流速减缓、术前禁食禁水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等问题,加大了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进而导致患者预后效果下降[10]。与传统护理方式相比,护理预警模式通过精确收集和分析患者个人信息,根据每位患者的特点实施有预见性、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潜在风险因素,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11]。

而在本次研究中,联合实施护理预警模式的观察组对护理质量满意度(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82.26%),比对结果差异显著(χ2/P:6.960/0.008);且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45%)明显低于对照组(22.58%),比对结果差异显著(χ2/P:6.499/0.011)。结果进一步提示了护理预警模式可充分完善骨科病房的护理服务,有效避免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该模式具有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明显优势,以及改善患者最终生活质量的理想效果。该模式中,护理人员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创面情况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痛感,有助于患者及早进行康复训练[12]。同时,该护理模式有效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从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有利于增进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感,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13]。由于骨科患者常伴随着大出血,甚至有休克风险,护理预警模式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观察水平,主动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制定好抢救措施。此外,护理人员通过开展护理预警模式,观察患者的面色和生命体征状况,实施拍背、吸痰、调节患者体位等有效干预措施,能进一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14]。

综上所述,在骨科病房中实施积极的护理预警模式,能进一步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故该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栓塞骨科血栓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肉鸡支气管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剖检变化与防治措施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