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玲飞 任 娟 杨丽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最大规模、最为深刻的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变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县域样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本文就昆山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县域样板做进一步探索与思考。
昆山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到“不管金山银山,有污染不能进昆山”,再到“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直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次次理念的创新让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动能更加充沛,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昆山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及长效运行机制,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通过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以及工业用地保护线等空间控制线,大力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率先探索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昆山模式”。同时,出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提升工程》《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意见》等系列文件,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源头治理与集中攻坚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并举、能力建设与制度创新并进,纵深推进“美丽昆山”建设,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动能更加充沛。昆山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完善“智改数转”服务,着力发展光电、半导体、小核酸及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四大高端产业,并以生态技术深入推进环境治理,全面提升工业废水、固废处理,加快生态修复和环境再造。昆山不仅在高端产业上做“加法”,更在落后产能上做“减法”,针对化工、电镀、喷涂等重点行业,为企业量身定制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补助政策,实现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昆山共完成370家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8496家,腾出绿色发展空间2.25万亩。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绿色发展动能持续激发让昆山从“环境美”变成“气质佳”。近年来,昆山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空气优良天数比率提高至81.5%,PM平均浓度下降至26.8微克/立方米,在苏州市率先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建立市、镇、村三级河湖长体系,建成海绵示范区19.5平方公里,基本消除劣V类河道,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稳定达标,河流断面优III比例达100%。“美丽昆山”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先后成为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国家环境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10月荣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昆山生态文明建设依然面临着产业绿色转型任务繁重、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等突出难题。
产业绿色转型任务繁重。一方面,自主创新能力较弱。2021年昆山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为3.9%,虽然研发投入强度逐年升高,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依然存在差距,比深圳市低1.56个百分点。作为昆山工业经济的第一大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高达57%。这一产业的成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需市场,缺乏稳定良性的自我成长能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另一方面,低碳技术研发能力较弱。在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等一次能源资源日益匮乏,以及对外依存度逐步攀升的前提下,作为实现昆山经济增长动力变革的关键引擎,低碳技术研发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变。2022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如何把有限的土地空间、环境容量腾出来,真正为高质量发展构筑“绿色谱系”、为产业创新转型积累“绿色动力”值得深入思考。
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监管制度体系亟待完善。在治理过程中,较多采用末端化治理,而源头预防和过程监管制度相对匮乏,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监管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考核机制不够科学合理。由于生态指标系统十分复杂,环境质量的变化很难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而政府政绩考核是短期行为,所以亟待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考核机制,来有效破解政府政绩考核周期短与环境绩效考核周期长的冲突问题。昆山定期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报会,对环保成绩较差的区镇主要领导班子进行常态化约谈提醒,但法律效力不高,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尚未完全落实。同时,昆山生态补偿标准偏低、生态补偿方式单一,亟待建立一个长效、稳定、可操作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造血型”生态补偿。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一方面,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短板。虽然通过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及危险废物集中焚烧设施技改扩建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污水处理和危废焚烧处置能力,但昆山工业污水处理、危废焚烧处置等相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短板,生态环境改善的步伐与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要求日益提高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另一方面,基层环境监管力量仍需加强。作为全国县域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021年昆山市场主体突破107万户,一系列难题制约着环境治理成效,如基层环保工作面临监管对象多、执法力量弱及环境违法情况复杂等问题亟待解决,同时生态环境监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环卫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日本、德国、浙江、福建等国家和地区探索出一系列生态与经济良性发展的“双赢”路径,为昆山提供了诸多经验。
日本构建环保法律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日本实施环境立法战略,形成以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项法为架构的法律体系,其中基本法包含《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能源政策基本法》等,综合法包含《废弃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等,专项法包含《包装容器再生利用法》《家电资源再生利用法》《食品再生利用法》等。日本北九州市通过走循环发展之路,从“灰色城市”变为“绿色之都”。北九州生态工业园设立验证研究区、综合环保联合企业群区和响(Hibiki)再生利用工厂群区,进行再生利用技术实证研究、废弃物循环处理,推动政产学研合作。
德国采取经济生态化模式,构建全民环保生态系统。德国通过衍生一条完整的环保产业链,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按照罗兰贝格公司预测,到2030年德国环保产业将成为德国第一大产业。德国还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共同体。政府注重完善法律法规,投入资金进行生态治理,积极营造环保氛围,如弗莱堡沃邦新区,通过打造零碳产能社区,倡导节能化建筑、绿色化空间、无车化运动,成为德国可持续发展社区标杆;企业大打环保牌,努力达到和超标准完成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联邦自然保护协会”“青年环保联合会”等社会组织,通过开展免费讲座、分发知识手册等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公众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向政府、企业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浙江完善制度体系,开展污染防治大会战。浙江以制度创新保障生态成果,率先编制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首创项目、总量、空间“三位一体”新型准入制度。湖州市鲁家村通过吸引外部资本和专业机构投资运营,以“公司+村+家庭农场”模式,建设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和示范区,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2018年,浙江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实施PM和臭氧“双控双减”行动,打好蓝天保卫战;通过持续深化“五水共治”,开展水生态环境示范试点和生态缓冲拦截区建设试点,打好碧水保卫战;通过率先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建成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打好净土保卫战。
福建发展生态特色产业,搭建亲清服务平台。福建鼓励各市县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深入挖掘绿色发展潜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龙岩市依托环保机械产业优势,出台《龙岩市中心城区环卫保洁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实施方案》,促进环卫装备制造与环卫产业服务协同发展。南平市选准做优绿色农业、现代旅游、健康养生、生物制造等七大产业,创新探索“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此外,福建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推出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亲清服务平台,完善审批、预警、整改、奖惩、咨询、治理等全链条在线服务,激活企业绿色领跑内生动力,整合生态环境部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业务申报等事项,做到“一张网”审批、“一站式”办理。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根基,昆山将持续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打造生态新样板,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创新理念激发生态文明建设动力。昆山通过强化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使创新成为“美丽昆山”建设的真正驱动力。昆山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印发《昆山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工作责任体系、落实落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以高效的制度供给破解生态环境治理难题。昆山始终坚持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导向,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在完善“智改数转”服务、培育服务主体、构建创新体系和打造应用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取缔、整改提升“散乱污”企业,紧扣“高质量”“新动能”两个关键,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以协调理念优化生态文明建设格局。昆山将继续高标准执行《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全面统筹国土空间、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重点围绕“文化挖掘、内涵建设”这一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精心谋划、精致建设、精选项目。例如,张浦镇尚明甸村大力发展“乡村+科创”绿色生态观光农业,打造“乡野硅谷”;陆家镇陈巷村建设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亲子体验基地、生态休闲中心,探索旅游新模式;锦溪镇长云村推进以稻田养蟹养鸭,发展生态观光农业,聚力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高品质空间格局。
以绿色理念开拓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昆山加速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依托昆山金融支持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改革创新试验区和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两大平台”,引导有碳排放权交易资格的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通过市场机制激励企业低碳生产;高标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完善“红黑榜”考核激励、“薄弱村”帮扶转化机制;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及新能源汽车,创建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接下来,将精准对接重点企业,搭建高效沟通服务平台,集聚碳达峰领域科技力量,支持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开展低碳社区试点、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零碳”示范体系,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以开放理念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合力。昆山主动对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依托江南古镇、水乡村落、世界湖区三大优势,大力推进锦淀周一体化发展,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协调区,开启深度参与共建“世界级湖区”的水乡新篇;积极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昆山将进一步综合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推进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创新链、产业链、生态链、文旅链上的要素整合,优化产业、交通、生态等规划,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跨区域合作。
以共享理念拓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昆山通过增强绿色发展意识、畅通市民监督渠道,实现全民共享生态成果。一方面,开展公共文明行动日、万人徒步大会、自行车绿色骑行等活动,大力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增强全民“生态自觉”意识。另一方面,畅通政务微博、网络论坛、民声110等互动平台,组织“对话环保”网友见面会、环保“微电影”、环保模拟法庭等活动,拓宽市民监督渠道。未来,昆山要进一步健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和社会参与监督机制,用制度手段保障民众的知悉权、监督权和诉求权;搭建志愿者和民众联系平台,打造生态环保宣教实境课堂,加强环保法律法规普及及绿色生活知识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