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代 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游戏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措施。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也必须认识到,我国幼儿园游戏课程仍处于发展阶段,教师有必要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不断积累游戏课程的构建经验,将游戏化形式更好地融入幼儿园课程,通过游戏实现教育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幼儿的启蒙教育阶段,游戏被赋予了特殊的教育功能,而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休闲的方式。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将游戏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让幼儿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来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凸显了幼儿的教育主体地位,使游戏精神渗透学前教育,同时还提高了教师课程建设和课程实践的水平,符合当今新课标改革的要求。
幼儿时期是对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探索的时期,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是游戏。游戏课程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到快乐,能促进幼儿的内在发展,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心理学家指出,幼儿在游戏中展现出的心智要高于他们的实际年龄,也就是说,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心智得到了提高,获得了愉快的体验,游戏化教学有助于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首先,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在开展游戏活动时,教师要提前准备充分的、能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游戏材料,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以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度,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各项能力。教师要以丰富性、实用性和安全性为准则,为幼儿的游戏活动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名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条件。
其次,教师要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项目。教师在创建游戏主题时,应当结合幼儿的能力、个性和兴趣爱好,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项目,让幼儿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自主进行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创设“红绿灯”游戏,引导幼儿识别交通信号灯,养成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意识;教师还可以创设绘画、积木、音乐等各种主题的游戏活动,丰富幼儿的活动形式,促进每一名幼儿都能在游戏中得到成长。
最后,教师要对幼儿进行适宜的指导。幼儿园游戏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好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让幼儿自主进行游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当发现幼儿遇到困难想放弃时,教师要适时介入,给予幼儿适宜的指导,帮助幼儿顺利完成游戏,锻炼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控制幼儿的游戏时间。教师在构建游戏课程时,要对游戏的时长和频率有一定的规划。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主性,组织游戏的目的是要让幼儿在快乐的情境之下,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如果游戏时间过长,会导致幼儿丧失游戏兴致,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传声筒”的游戏,5名幼儿为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猜字谜游戏。在猜字谜的时候,只有站在最前面的幼儿才知道谜底,然后由这名幼儿向后传输,传输的过程中不能透露谜底,而是要用表演的形式将谜底演示出来,后面的幼儿依此类推。当最后一名幼儿猜出谜底后,由教师检验答案是否正确。这类游戏趣味性强,幼儿的参与度高,时间的长短合适,非常适合幼儿开展。
游戏课程是以幼儿独立活动为基础的课程,教师要在立足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前提下,合理设计适合幼儿的游戏活动,推进游戏课程构建。在游戏中,教师要扮演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要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帮助幼儿解决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使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来应对挑战,并通过探索、合作来解决问题,以增强幼儿的体验感,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比如,在“我们来造纸”主题游戏活动中,教师扮演引导者角色,通过视频和图片,引导幼儿了解造纸工艺,使幼儿对造纸的工艺流程,如碎纸、浸湿、混合、加色、摊平、沥水、自然风干等有直观的认识。接着,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游戏,引导幼儿在造纸的过程中学会手脑并用、相互合作。在此过程中,当幼儿的游戏进程遇到阻碍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主动思考,以增强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的幼儿在碎纸这个环节做得不够好,教师就可以提示幼儿:“图示中是怎么做的?你可以将纸撕小一点再试试。”在游戏活动中,教师以幼儿为本,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探究水平。
又比如,在“我们的城市”主题游戏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和兴趣爱好,将幼儿分成不同的活动小组,如交通工具组、食品组、设计组、休闲玩乐组等,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与小伙伴一起探讨和分享,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成长。幼儿通过游戏,收获了知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名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游戏课程的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性,避免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要慎用横向的比较。教师要把握评价的核心要点,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幼儿现有的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
另外,教师在游戏课程进行评价时,既要对本次创造创新成果进行肯定,又要对下一次的实践进行引导,以深化游戏主题,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当一次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幼儿提问:“小朋友们对下一次游戏有什么好的想法?对于游戏的材料有没有其他的需求?”以激发幼儿对下一次游戏课程的向往,为下一次游戏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例如,在“美好幼儿园”的建构游戏中,教师发现大多数幼儿只用积木搭建了主体建筑,而对幼儿园内的假山、滑梯、亭子等很少搭建。基于此,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深入探究。如教师可以问:“有些建筑是不能用积木搭建出来的,那么小朋友们可以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搭建呢?”这引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幼儿围绕这个问题开展了新一轮的讨论。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用粘土、橡皮泥等搭建出了小桥、滑梯、亭子,还有的幼儿用水彩、橡皮泥等设计出了路灯、花园等,完美呈现了幼儿心中的幼儿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学中,游戏是幼儿进行学习与发展的一种主要方式,无论是对幼儿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还是对幼儿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推进幼儿园游戏课程的构建,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为了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创新游戏形式,给予幼儿适当的引导,通过科学设置游戏课程,使幼儿在游戏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