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高三(21)班 顾苡萌
国庆假期正值秋收季节,我回到乡下帮奶奶晒玉米粒。在与奶奶闲聊时得知:尽管玉米粒晒得很干,装玉米粒的塑料袋袋口扎得紧实,但时间一长也会生虫子,好多玉米粒被虫子啃食造成了浪费。
通过查找资料我了解到,玉米象是中国储粮的头号害虫,也是世界性的重要储粮害虫。玉米象属于钻蛀性害虫,成虫食禾谷类种子以及面粉、油料、植物性药材等仓储物,以小麦、玉米、糙米及高粱受害最重。为了防止玉米粒被虫蛀,奶奶常使用农药“熏”的方法,然而效果并不好,还容易造成农药残留。
图1 帮家人晒玉米粒
后来,我跟着叔叔到果园采摘花椒时,发现花椒果实和花椒叶都有一股浓烈刺鼻的气味,便有了灵感:可不可以用花椒叶驱杀玉米粒中的害虫?于是,我对此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干玉米粒、花椒叶、玉米象、塑料编织袋。
图2 准备花椒叶
2020年10月5日,我在野外采集了一些新鲜的花椒叶,并将其晒干。接着,我从奶奶家储藏的玉米粒中捉了数只玉米象备用。在五个同样大小的塑料编织袋中分别装入晒干的玉米粒25 kg,之后在每个塑料编织袋中放入10只玉米象活虫。再将其中四个塑料编织袋分别放入20 g、15 g、10 g、5 g花椒叶,另一个塑料编织袋中不放花椒叶,作为对照组。将五个编织袋扎紧,置于同一个房间。一天后,打开塑料编织袋统计玉米象的活虫数量。之后,每24小时后观察一次,记录活虫数量。观察结果如表1。
表1 放入花椒叶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结果
由表1可知:相同时间内,塑料编织袋中玉米象的活虫数量随着放入花椒叶数量的增加而减少,未放花椒叶的塑料编织袋中的玉米象仍正常生存。当放入的花椒叶数量达到20 g时,玉米象的活虫数量在第三天的时候降为0,这说明20 g以上的花椒叶数量放入到塑料编织袋,灭虫效果最好。
三天后,我又在大米中重复了上述实验,两次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从上述实验观察数据中可以看出:花椒叶具有驱虫、杀虫和防虫的作用,且以25 kg每袋放入20 g以上的花椒叶为宜。
目前,储备的粮食主要依靠化学药剂灭虫,在杀虫的同时也有少量化学药剂残留其中,间接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花椒叶的防虫、驱虫、杀虫功效不仅保护了粮食,还避免了化学药剂对粮食的污染,这是任何化学防虫方法无法比拟的。
作者心声
本次实验研究使我深深体会到动手动脑的益处,使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本次研究证明了,花椒叶的防虫、驱虫、杀虫作用效果明显,这对于农民存储粮食来说是一种既经济实惠又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治虫好方法。我要
植物活性物质对害虫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它的作用方式不同于一般的有机合成农药。本实验从天然植物的应用出发,对粮食如何高效、经济、无公害地防虫有一定意义,也为寻求害虫防治新途径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把用实验证明的这种方法告诉街坊邻居,向社会宣传,让它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并不难,一个个研究课题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仔细观察生活,去发现,去研究吧!
专家点评
小作者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玉米粒在保存时容易生虫,而且知道用农药“熏”的方法效果并不好,还容易造成药物残留。联想花椒具有浓浓的刺鼻的气味,这种气味具有驱虫和杀虫功效,于是设计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实验设计合理,用文献法查找相关资料,体现了小作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环保及忧国忧民的意识。
建议统计实验数据时制作统计图,因为统计图比统计表更能形象地展示实验结果。在第一次实验后,当发现对比实验变量的最高值驱虫、杀虫效果最佳时,可在最高值以上再设计几个对照组,寻找实验结果的最佳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