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434200 松滋市人民医院儿科,湖北 荆州
小儿湿疹属于特应性皮炎,这一多发性皮肤病变的主要症状为幼儿皮肤持续剧烈瘙痒,导致患儿烦躁不安、夜间哭闹,影响睡眠及生长发育,其发病特点为长期存在、反复发作,给患儿和家长带来很大的痛苦[1]。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发展成慢性湿疹,对日常生活和生长发育不利[2]。
相关的研究指出,本病与胃肠道菌群、机体免疫功能有很大的关系[3]。而在常规治疗时,并未针对免疫功能、胃肠道功能进行干预,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小儿湿疹患儿,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探究双气四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小儿湿疹患儿13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7 例。对照组男39 例,女28 例;出生时体质量2 063.83 ~3 705.52 g,平均出生时体质量(2 786.57±296.83)g;年龄2.00~35.00 个月,平均(9.82±1.52)个月。研究组男40例,女27例;出生时体质量1 967.53~3 685.58 g,平均出生时体质量(2 858.41±306.85)g;年龄1.50~34.00 个月,平均(10.52±1.33)个月。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我院诊断并治疗的小儿湿疹患儿(年龄<3岁);家长配合度高,可以按医嘱疗程用药且可配合随访;首次接受湿疹治疗。湿疹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中相关的诊断标准[4]: ①多见于肥胖或营养不良的患儿; ②好发部位为颜面、头皮、耳部,很少累及口周和鼻尖部; ③多形性损害,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及结痂为主要表现;④患儿感觉瘙痒,烦躁不安; ⑤反复发作、病程较长。
排除标准:皮肤存在真菌感染或是身体内合并器官存在功能异常、皮损广泛或是患者有肝肾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本组药物过敏;研究前1 个月使用免疫调节剂或者皮质激素治疗者;拒不接受回访;家长沟通障碍。
方法:对照组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成都民意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H20000723, 10 mL:0.1g),<6 岁,0.25 mL/次,2 次/d,或者0.5 mL/次,1 次/d;>6 岁,1 mL/次,1 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四联活菌(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批准文号S20060010,30 片)1 片/次,3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 个月。
观察指标: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临床效果及随访15 个月复发情况。免疫功能指标(IgG、IgM、IgA、CD4/CD8)以酶联免疫法测定IgG 、IgM、IgA,流式细胞计数仪测定CD4、CD8,并计算CD4/CD8数值。疗效判定标准[5]:①显效:湿疹面积消退>60%,症状明显减轻;②有效:湿疹面积消退30%~60%,症状有所改善;③无效:湿疹面积消退<30%,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 软件,计数资料以[n(%)]描述,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描述,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机体免疫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前机体免疫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后机体免疫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的升高,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机体免疫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机体免疫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 n IgG(g/L) CD4/CD8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研究组 67 8.08±0.81 13.52±1.32 28.752 0.000 1.01±0.04 1.85±0.26 26.137 0.000对照组 67 8.29±1.02 11.06±1.13 14.895 0.000 1.02±0.05 1.21±0.35 4.399 0.000 t 1.320 11.588 1.278 12.015 P 0.189 0.000 0.203 0.000组别 n IgA(g/L) CD4/CD8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研究组 67 2.03±0.08 3.52±0.29 40.541 0.000 1.09±0.17 1.82±0.16 25.595 0.000对照组 67 2.02±0.09 2.34±0.26 9.520 0.000 1.11±0.18 1.48±0.21 10.950 0.000 t 0.680 24.799 0.661 10.541 P 0.498 0.032 0.510 0.000
两组判定临床效及随访15 个月复发情况对照: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及随访15个月复发情况比较[n(%)]
小儿湿疹这一常见皮肤病属于炎症性皮肤病,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4]。在临床中,小儿湿疹又被称为特应性皮炎。好发于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具有瘙痒性、渗出性、复发性及多形性等临床表现,剧烈瘙痒且反复发作。究其因素,大多数是由于外在因素以及内在因素诱发。在各种数据统计中,可以较为明显地发现这一儿科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多半是6个月或是12个月的幼儿,这类幼儿的发病率极高,达到75%。而由于患儿表皮角质层很薄,对外界的免疫抵抗能力较弱,因此一部分的幼儿发病时间可持续到儿童期,对于幼儿的身体以及日常生活都有极大的不良影响[6]。近年来小儿湿疹发病率有不断上升趋势,又由于目前的研究尚未对其发病的至关因素产生相关的结果,引发这一疾病的诱因众多且尚不明确,也正因如此,只能暂且认定这一疾病的病发与幼儿免疫能力降低或免疫系统失调、遗传或是外在因素如病原体微生物感染等多方因素有所关联,且对于临床医生的诊断而言,对患儿的内外因素难分主次,因此在治疗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治疗中若是处理方法存在问题,极有可能诱发其他并发症,对患病幼儿的身体健康有严重不良影响。在现代医学中,有一部分人提出小儿湿疹这一皮肤疾病应当被归于较严重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基于此,在治疗时大多是使用抗炎症或是抗敏等基础治疗手段治疗。既往实施激素类治疗,如组胺受体拮抗剂的外用药物治疗,外用多采取糠酸莫米松,但是长期临床实践获得的结果是,长时间使用组胺受体拮抗剂,对于免疫能力较差的患儿而言,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引发不良反应,使治疗难度进一步增加。因此在患儿接受长期的治疗后,所获得的治疗效果不如预期,且在持续的用药治疗过程中极易导致垂体-肾上腺功能被抑制致使出现并发性的不良反应,如色素沉着等,这些因素会引发患病幼儿出现诱发性真菌感染等问题,对幼儿生长极度不利。西替利嗪滴剂是一种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抑制介导抑制皮肤变态反应,抑制疾病复发率。但长期应用也会损坏患儿的皮肤屏障功能,故治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寻找另一种适宜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而有研究报道,肠道菌群处于正常状态下时有助于身体代谢及免疫能力增加等,而肠道菌群的改变对于身体的免疫能力以及代谢等机能十分重要,也与婴儿湿疹这一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7]。益生菌是一种活性微生物,在达到特定数量后可调节人体机能,可调节肠道菌群比例,阻止致病菌黏附和抑制致病菌生长。而益生菌的其中一种就是由蜡样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以及粪肠球菌、双歧杆菌这四种共同组成的双歧四联活菌。这一种菌体可调节肠道的菌群,功能强大,同时在肠道代谢中会有诸多的乳酸产生,也会伴有诸多乙酸生成,可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与发展,利于失调菌群的恢复[7]。此外,可提高机体免疫耐受,促进免疫球蛋白A 释放,提高机体黏膜抵抗能力。两者联合使用,利用免疫清除或是调节等反应使胃肠道的相关防御功能得到强化,促使抗敏或抗感染作用生效[9-10]。
综上所述,以双歧四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湿疹,可明显提升患儿的机体免疫能力,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复发率,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