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平
226500 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如皋
近年来老龄人口的发展致使房颤发生率逐年增加,该疾病属于常见心律失常,发病后会致使心房内有血液瘀滞,从而引发血栓。其中动脉血栓症是诱发致残和致死的高危因素,房颤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包括慢性心功能不全和冠心病[1]。
临床对于冠心病合并房颤常选择华法林抗血小板聚集,虽然可获取一定的成效,可使血栓栓塞发生率显著降低,但是其出血率较高,在临床运用中有较大的局限性。为此,本文选取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剂量达比加群酯治疗的临床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0年8月收治的60 例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参照组(n=30)。研究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62~80岁,平均(71.04±4.47)岁。病程3~8年,平均(6.03±0.98)年。参照组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龄62~81 岁,平均(71.48±4.71)岁。病程2~9年,平均(6.49±1.2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和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对患者实施血管内成像和冠脉造影检查后冠心病合并房颤被确诊[2];②经心电图、临床症状和病史证实;③男性患者CHA2DS2-VASc评分≥2 分,女性≥3 分;④患者为首次入院;⑤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临床上显著的活动性出血;②存在肝肾功能异常;③有大出血显著风险的疾病或状况,如消化道溃疡,近期脑、脊髓或眼部手术,近期颅内出血等;④机械人工瓣膜;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方法:①参照组采用150 mg达比加群酯,2次/d,早晚在餐中服用。②研究组采用110 mg达比加群酯,2次/d,早晚在餐中服用[3]。两组均接受3个月治疗。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出血情况和各个指标变化。出血包括颅外大出血、出血性脑卒中、一般出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
疗效评估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心悸和胸闷)减轻明显,房颤病情得到明显控制;②有效:未出现卒中和全身性栓塞;③无效:出现卒中或全身性栓塞。
统计学方法:研究中涉及的数据输入软件SPSS 26.0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间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n(%)]
治疗后两组出血发生率的比较:治疗后的研究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治疗后的出血发生率的比较[n(%)]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结果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PT、APTT、TT和FIB水平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s)
组别 n PT(s) APTT(s) TT(s) FIB(g/L)研究组 30 12.93±1.04 37.33±3.32 19.93±0.92 4.77±0.28参照组 30 12.03±1.22 35.43±3.91 19.24±0.66 4.95±0.27 t 3.074 9 2.059 2 3.337 8 2.534 6 P 0.003 2 0.044 0 0.001 5 0.014 0
动脉血栓栓塞是房颤患者致残、致死的高危因素,临床对于该疾病常选择抗凝治疗,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抗血小板治疗可将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对于血栓栓塞高风险的房颤患者而言,临床通常主张采用抗凝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将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如卒中。对于两种疾病同时存在的患者,通常选择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虽然可将缺血及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降低,但是会有较大的出血风险[4]。
临床既往的治疗常选择华法林,该药物属于抗凝药物,其整体结构与维生素K相对雷同,可竞争性抵抗药理作用,同时对细胞中的凝血因子合成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进行有效抑制,使抗凝作用充分发挥的同时抗血小板聚集。虽然该药物可获取临床的认可,但是该药物有较慢的起效速度,药效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药物、饮食和疾病等,使用过程中还需对INR 值定期监测,药物使用剂量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增减,避免有出血发生。达比加群酯为新型口服抗凝药,对于凝血酶抑制效果较为理想,结合特异性和部分蛋白位点,加快阻滞纤维蛋白裂解速度,使纤维蛋白生成减慢的同时对血栓形成有效预防[5-7]。150 mg 达比加群酯可获取确切的治疗效果和较快的起效速度,在下肢静脉栓塞和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8-10]。
血小板是形成血栓和凝血的主要物质,经血小板监测可对凝血功能和血栓形成进行评价,CRP 会在局部炎性改变和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中参与,同时也是诱发冠心病合并房颤的高危因素;D-D 为纤维蛋白降解的最小片段,可将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转化直接反映,若发生异常则表示会形成血栓。FIB 可将体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充分体现,并且与凝血过程有着直接关系[11]。抗凝治疗期间较易发生出血事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轻微出血,另一种为严重出血,前者主要体现在牙龈、鼻和月经量多;后者主要体现在消化道和血尿等,若患者的病情严重会增加颅内出血发生率,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危及。有学者将两种剂量的达比加群酯进行比较[12],分别予以110 mg达比加群酯,2次/d;150 mg 达比加群酯,2 次/d,对患者进行随访后发现,110 mg 达比加群酯的循环栓塞及卒中发生率均低于150 mg 达比加群酯,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较比150 mg 达比加群酯也明显更低。本次数据结果表示:研究组出血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PT、APTT、TT 和FIB 等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100 mg 达比加群酯较比150 mg 达比加群酯更具有优势,可使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安全性明显提高。达比加群酯属于小分子前体药物,服药后有极快的降解速度,尤其在肝脏和血浆中,不仅可将纤维蛋白原生成明显减少,同时可将出血量显著降低。值得注意的是,110 mg 达比加群酯治疗虽然可获取确切的治疗效果,但是治疗期间还需对患者的凝血功能严密监测,从而有效防止出血事件的发生。除此之外,部分患者服用达比加群酯药物后有轻度不良反应发生,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以及消化不良,因此需辅以胃黏膜保护剂,不仅可减少患者消化道不适症状,同时可用药耐药性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应用110 mg 达比加群酯治疗可获取理想的效果,较150 mg 达比加群酯治疗,有较少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同时有效改善试验室相关指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