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记事写人的文章中,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特征进行的具体描写。精彩的细节让人物生辉、文章增色,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细节呢?
祝新福老师回答
第一,细节要“真”。细节描写必须合情合理,符合真实的生活。古今中外的文學名家都非常重视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如“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这是《窃读记》中的细节描写。台湾女作家林海音通过对比描写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真实地再现了自己儿时窃读的情景,它与文章标题相呼应,突出表现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热爱。
第二,细节要“细”。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次回眸、一种姿态……细节描写要“细”,要以一当十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如《梅花魂》中,“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作者陈慧瑛通过细致描写外祖父严厉训斥母亲、将污迹用刀片“轻轻刮去”、用绸子“慢慢抹去”的细节,表现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对祖国的热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细节要“精”。细节描写贵传神,正像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所说:“细节是生动的,像春天的树干上生出的绿叶和花朵。有了它,文章就有了生气。”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中,“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电报记录稿上的诗句与“泪水打湿的枕巾”相映衬,让我们仿佛看到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想到他当时痛苦伤心的心情。细节胜过千言万语,留给读者深深地震撼: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328450058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