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婧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校歌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学堂乐歌时期,当时校园歌曲盛行,渐渐兴起了很多专门为学校而创作的歌曲。福建高校校歌早在学堂乐歌时期就已经有了很多优秀的校歌作品。本文选取的三首校歌既有相同的优秀创作手法,又在内容上有各自的教学特色,不仅体现出了各自学校的办学特点与教学理念,更是和福建多山多水的秀美景色结合了起来,搭配上简洁优美的旋律,创作了各具风格的校歌,形成了底蕴丰厚的校歌文化。
福建师范大学的校歌确定时间为2007年,由夏冬、常祁作词,章绍同作曲。这首校歌给人的整体感觉十分的深情豪迈、情绪激昂。曲调风格上呈现出现代校园歌曲的风格特点,相较于20世纪创作的校园歌曲,显得更加丰富,充满活力。
从曲调方面来看,该歌曲节奏为4/4拍子,调性上是典型的大调式,色彩明丽。该乐曲引子部分的主导动机是以二分附点的长时值音符和一个以四度为音程框架的三连音,组成的扬抑格节奏律动。该音型水平进行不断反复,力度从弱到强逐次推进。三连音音型的四度向下音程进行转变为二度向上,音乐旋律逐渐向前推进、连绵不断,最后的长音拉长有一种深厚延绵之感从而奠定了歌曲深情优美的基调。前两句旋律平稳发展,主要以音阶式向上发展,在达到最高音a2之后,又以直线向下的形式继续拓展。后两句旋律以模进的方式逐渐向上发展,直到达到最高音a3并拉长时值(见谱例1)。
该校歌整首歌曲分为了齐唱与合唱的部分,歌曲结构不同于很多校歌,开头为齐唱,第一乐句旋律简单有序的横向组织起来,优美动听,第二乐句也就是后半部分齐唱节奏活泼,更加富有活力,洋溢着学生们青春昂扬的气息。最后副歌部分,使用了模进的手法由第三乐句变化发展到第四乐句,音域相比较前两个乐句跨度较大,音乐色彩更具丰富性。节奏上多为四分音符,让音乐听起来简洁有力、深情雄厚。各声部和声的加入让旋律在整体的声音中层次丰厚,体现出歌曲的递进以及旋律的层次感,更加塑造了一种庄严而深情的音乐情感,朗朗上口、优美动听。
福建医科大学至今共使用过两首校歌作品,一首是福建医科大学校歌《进全民健康于无疆》,另一首是近些年所创作的歌曲《青春医大》,目前两首歌曲都仍在使用,此处选取的是最早创作的也是十分经典的作品《进全民健康于无疆》,创作于1942年建校初。
该校歌调性是F大调,使用的是校歌中典型的4/4拍子,适合表现激昂、向上的音乐。其节奏型主要还是以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为主,比较有特色的是在乐句中加入了附点节奏和休止符,附点节奏与休止符的运用,又在歌曲激昂庄严的基础上给音乐旋律增添了一丝跳跃的色彩,彰显青春的气息。和声上,几乎都是运用的正三和弦、正格进行为主要进行,I、IV、V正三和弦的使用给歌曲一种明亮、沉稳的音乐感觉,给人十分振奋、精神之感。
厦门大学的校歌历史来源相比较为久远,属于学堂乐歌时期的音乐产物,曲作者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赵元任先生,他所创作的这首《厦门大学校歌》把词曲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这首校歌也是福建地区高校最早的一批校歌作品。
这首作品作为厦大一直沿用至今的校歌,歌曲不同于往常校歌创作的手法。首先,旋律上音乐短小方整,并且有西洋音乐艺术作品的风格,一方面是因为学堂乐歌时期音乐创作特点常常借鉴西洋曲调,另一方面是因为赵元任先生本身在国外也受到过良好的音乐理论学习。其次,歌曲节奏使用的是校歌中比较少用的2/4拍子,二拍子的强弱交替形成了活泼有动力的音乐风格。
从曲式结构来看,《厦门大学校歌》是一个二段式的歌曲结构,旋律并不复杂。一开始的两个大切分音作为歌曲的主导动机,音调激昂向上充满了青春活力,奠定了歌曲的基调,整首歌曲都洋溢着浓厚的青春气息。
三首校歌歌曲在旋律方面具有很大的共同点,调性都是大调式,音响听起来简洁大方。横向旋律的发展都比较平稳,音域跨度不大,几乎没有变化音。节奏多为典型节奏型,音乐更加简洁易学。结构上,旋律的结构多为一段体、二段体结构。不同的是,最早的《厦门大学校歌》旋律充满了典型的德奥音乐艺术风格,这和当时学堂乐歌时期的“借曲填词”有关。而另外两首校歌的旋律,尤其是《福建师范大学校歌》的音乐旋律是非常典型的新中国新时代的音乐风格,旋律更加有广阔、豪迈之感。在校歌创作中,歌曲旋律不必使用过于复杂的曲式结构与音响,校歌的创作要基于旋律优美,易于上口的基本方向曲创作。
此外,旋律与歌词之间的韵律配合默契。如《福建师范大学校歌》的歌词,开头部分都使用了四字加四字加五字的歌词排列,正好对应了4/4拍子的节拍,音与字基本对应,最后一个字作为四拍子拉长,因为歌词规整,旋律朗朗上口,非常有节奏感,整个音乐线条流畅延绵。如《厦门大学校歌》中校歌中前面两个小节旋律都是大切分节奏,并且最后一个四分音符变为了休止符号,音乐短促有力。而大切分中的重音是在四分音符上的,正好对应着歌词中的“强”字,因而歌曲的开头就做到了干净利落地引导出“自强”的歌词。如此将曲调与歌词相对应结合,融入音乐中,使旋律优美动听且有一种较为广阔宏伟的气势。
创作一首歌曲最核心的元素就是旋律与歌词,因此一首好的校歌作品不仅是因为有流畅、动听的旋律,更要有符合歌曲韵律的好词,歌词是理解音乐的辅助手段。三首歌词其实在内容上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厦门大学校歌》因为是在学堂乐歌时期,整篇歌词都是使用文言文词汇。整篇歌词短小精悍。而《进全民健康于无疆》则是更多侧重于体现医科学校特色,《福建师范大学校歌》则是新时代产物,歌词通俗易懂,抒发感情,明确校训,更好的表达出了对于学校师生的期望。
首先,这些校歌也有共同之处。除了文中所分析的三首校歌,整个福建地区高校校歌在歌词的内容上颇有特点。福建是一个山清水秀、多山又沿海的城市,因此许多福建地区的歌词都少不了各类具有地区特点的山川河流。例如《福建师范大学校歌》歌词结合了学校的地理位置如“闽水泱泱,长安葱葱,旗山莽苍苍。”鲜明的体现出了学校独特的地理位置。再比如《厦门大学校歌》中“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于无央”、厦门大学旁坐落着唐代所建的南普陀寺,因此词作者还将闽南地区的佛教文化元素融进歌词,如“无央无量,普渡慈航”等。再如《集美大学校歌》中的“闽海之滨,有我集美乡”。都很好的融入了学校地理特色。其次,每个学校都非常重视校歌的文化教育功能,校训融入歌词,体现优良的教学理念,例如《福建师范大学校歌》紧紧围绕了学校的校训“知明行笃,立诚致广”阐述了学校的育人理念和“重教、勤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进全民健康于无疆》中的“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华侨大学校歌》中的“会通中外”无一不体现出各个学校的校训宗旨,在歌词中寓于教育、寓于希望,无形中加强了学生的精神信念,加强了学校的文化建设。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通过分析各类优秀校歌,总结出其相同、可行的创作手段,非常有利于以后的校歌歌曲创作。纵观校歌历史,学堂乐歌时期之所以创作的歌曲都能被广泛地流传和被人们传唱,也正是因为它在内容,曲调上都能迎合我国在当时当下的发展现状,在特殊的时期起到特殊的音乐功能。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发展也是不断繁荣昌盛,时代的标志也在不断改变,过去校园歌曲内容唱的是革新,唱的是运动,再到抗日战争时期唱的救亡图存。多元化的今天不仅仅是在创作中不忘初心,不管是校园歌曲的创作还是具体的校歌创作,都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新时代的理念去创作,才能够更好地被人们所熟知喜爱。
1.校歌的美育功能
首先,美育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美的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一个人的审美层次决定他的人格结构及其创造性才能的发展水平。因此,一首好的校歌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正是在告诉学生们什么是好的音乐,动听的音乐,能够代表人心声的音乐。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校歌在无形中能够发挥的教育作用其实是巨大的,它对培养人的审美情趣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最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文化陶冶,净化学生的心灵视界,让学生拥有对生活坚定的信念与对学习的不断追求,校歌中所传递的优秀文化,让学生知道该发扬什么、该遗弃什么,对于歌词中的教诲与校训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会选择、学会创造,进而学会艺术化的生活。
2.校歌的德育功能
高校的校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符号与形象标志,因此校歌中所传递的能量,对于现代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引导作用。从微观方面来讲,校歌在学生初入学校时,就告诉了学生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从宏观的角度看,校歌在慢慢浸润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时,为学生树立了爱学校、爱国家的精神,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智。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发展蒸蒸日上,这一时期的校歌相比过去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很多过去的校歌褒贬不一,有的词晦涩难懂,曲调没有新意,因此在新时代如何传承与发展对于我国现代创作是很大的考验。
无论处在什么样的时代,只有创作出能够紧密结合时代,跟随时代的歌曲,才能被称作为优秀的歌曲。除去本文分析的几首校歌外,纵观福建省无数优秀校歌,都是由旧变新、不断改革发展的过程。了解过去的校歌发展,才能更好地理解校歌对于每个时期所发挥出的重要意义;分析现在的校歌,才能知晓优秀的地方值得在创作时借鉴学习。不管是对于中小学还是高校,都要重视校歌的创作和使用,进而推进我国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