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超,马维峰,李文秀,王洪玉,孙彦刚
(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 技术部,山东 威海 264200)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根据部件的设计类型,可以分为总体设计、轮机设计、电气设计和建造设计等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船舶管路设计[1],船舶管路指的是船舶运行过程中输送各个“部门”所需物资的传输链路。良好的船舶管道设计对保障船舶的正常运行,保证船舶的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不受侵犯。随着现代船舶布局设计的日益发展,智能优化的方向也越来越复杂,所需的工作系统也呈现出复杂变化的趋势[2]。目前的客船、邮轮等高端船型本身就需要安装多个系统,包括动力系统、电力系统、暖通系统等,来实现船舶航行时的各种运行需求。特别是近年来海上安全委员会,基于“船舶本身是最好的救生艇”的理念,引入安全返港(SRtP)的要求,目的是提高船舶的生存能力。这对船舶管线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船舶管线的设计布局变得更加复杂,难度更高。
据统计,以威海船厂建造的Stena项目为例,除普通管道外,船舶管道还包括脱硫系统管、安全返港系统管等类型。但大多数船舶都是小批量制造,即使是同类型的船舶,建造工艺也不完全相同,各船级社的设计规范不尽相同、对设计标准、布局效果等都有严格要求,考虑到船舶管系种类繁多,环境约束复杂,布置空间多样,技术上难以尽善尽美。因此,为了更高效地建造船舶,提高设计质量,需要寻求新的布局设计方法,为实际管道布置提供技术支持。
针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空间结构,在船舶管路进行布局和空间结构设计时,应当建立模型,不仅要包括布局空间模型,还要包括障碍物模型和管路模型,并且对布局的优、劣区域模型进行设计,建立全面的船舶管路布局,以及具体的环境模型。在具体设计时要结合船舶的管路布局情况,这样的布局和设计才能更加的科学合理,在管路布局时要向着智能方向发展,并对指导机制进行充分地研究,同时提出参考建议。在建立模型和指导机制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充分地验证,才能确保设计的可行和有效,为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优化船舶的管理布局,应当利用当前先进的技术,寻找自动化方式来解决管理优化布局问题,这是当前最先进和最快的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当前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于对机器人路径的优化,没有对船舶管路布局和环境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船舶管理布局环节比较多变,要想更加深入地研究,就应当建立模型,并在这个基础上深入研究,优化自动布局,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船舶管路的初步设计阶段,确定了船舶的所有基本要素后,就可以开始执行布设任务。在管道设计的初步阶段需要选择合理的管道材质,管道的材质与介质输送的类型有关,由于与管道直接接触的介质在压力、温度、流速和腐蚀性方面都具有差异[3],因此所选管道的规格和特性也不相同。一般情况下,需要考虑管的尺寸、机械强度、耐腐蚀性、耐热性等来确保使用需求,但也需要考虑布局时管路是否受到外力影响。
此外,在设计管路时必须保证消耗的物资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还必须满足安装、使用、维修和保养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除此之外,要尽量降低船舶建造成本[4]。船舶的管道附件起到调节管道压力、介质温度的作用。确定各种配件的规格也是布局的关键,对确保管道的安全,实现长期运转非常重要。阀门主要负责调节管道正常运行中介质的流动方向和流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所用管道的尺寸选择满足要求的阀门,保证船舶可靠运行,基于此设计的船舶管路智能布局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船舶管路智能布局流程图
可知,初步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详细设计。然后进行智能综放,根据初步设计阶段完成的管道设计示意图,进行船舶管道的综合布置,包括管道走向等具体问题。管道需要兼顾各种规范和标准,确保整体设计符合实际要求。
具体来说,该阶段主要包括3个步骤:
第一步,数据定义。结合确定的信息收集管材、阀门、滤器等各类管件型号;主辅机、锅炉、泵组等各类设备参数;船舶长、宽、高,肋距等各类尺寸,并将其全部定义外形进入部件库。
第二步,详细设计。根据相关定义标准,将上一步中提到的各类部件定义出简化的符号,并与部件库中的各实体模型相关联。并用这些符号,结合不同设备的功能需求、不同船级社的规范要求,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形成系统图。
第三步,规则定义。根据船舶的尺寸参数以及设备摆放位置,考虑管道的性能要求和约束条件,包括管道的安全可靠性、操作便捷性、施工可行性等,通过对点、线、面的定义确定管路的走向规则。最后发布系统原理图,让管路按照定义的规则进行自动布放。
管道布局设计的本质是在充斥着各种障碍物的复杂空间环境中,寻找连接空间中2个或多个不同位置的最佳路径。这些障碍物按照一定的规则放置于船舶布置环境中,是管道布置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
船舶管道自动布局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建立模型之前,首先需要解决布置环境和设备模型的准确性,为后续操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主要考虑以下方面:1)模型必须要能精确定位自身的空间位置。2)在布局的不同阶段,同一设备模型可以反映不同的信息,3)空间边界必须明确定义,才能规划管路的走向。4)设备模型和空间环境的定义要尽量简化,目标对象的原始几何空间应尽可能保持简单,如长方体、圆柱体或多面体。但简化的模型应该能够精确定位管道管嘴的位置。考虑到协同设计的需要,模型应该是可编辑的,基于此构建的仿真模型如式(1)所示。
式中,O1、O2、O3、O4、Ok分别代表布置管路、设备设置、维修区域、船舱、限制区域。
实现管路的智能布局,需要进行各类设备模型的完善,在完善设备模型的过程中,考虑以下方面:1)模型尽量简化,结构越简单对计算运行的反应速度越快,可以用几何平面的形式表示。2)对于空间区域的划分,越细致越好,这对于管路智能布放精准度很有帮助,一般使用长方体或长方体的组合来进行处理。3)对不规则设备或特殊类型的装置,例如船上的各种舱柜,可以考虑立方体外壳或圆柱体外壳。4)在船舶管路智能布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船舶管道布置规范的要求,设计合理的管道布置规则。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轴平行包围法,该方法可以减少包围过程中的设备干扰,在实际管道铺设过程中,包围法可以将管道重叠相交,产生比原模型体积略大的线路组,保证管道的安全,设备和管道之间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干扰。船舶布局空间可以定义为利用几何形状布局,并进行数学表达,结合三维网格划分技术来完成整个管道布置过程。轴平行包围法在管道布设过程中要求完全封闭的空间,通过光栅化将包络处理后的封闭空间均匀划分,划分后的每个网格代表1个网格单元,可以通过描述每个网格单元在空间中的位置来定义其坐标。
为了检验设计的船舶管路智能优化布局方法的布局效果,根据涉及的管路仿真模型,进行如下实验。为了保证对比实验的效果,在指定的空间内,根据仿真模型设计了空间布局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空间布局模型
可知,通过定义了空间类型,并规定了管路的布放逻辑,对管路需要经过哪些点、面才可以从泵出口到水柜进口进行设计。然后对那些需要避让,不允许通过的空间进行规划。最终生成图2,从而实现管路智能布局的测试。
遗传算法具有鲁棒性强的特点,当前被广泛地应用,同时在布局优化方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参考,虽然过程比较简单,但是收敛速度比较慢,非常容易陷入到早熟的情况,从而陷入了布局最优的问题,所以对于这样的情况,应当进行相应的改进。运用爬山法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而且在出色局部方面有非常强的优势,可以有效优化算法,将爬山法于GA进行组合,可有效弥补局部寻优的不足,并且取得较好的优化效果。爬山法可以改进性能,可以快速地寻找到目标函数,改变函数性能,当确定好方向后,进行模式移动,逐渐获得最优解。
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应当注重确定染色体的编码方式,这是遗传算法的基本步骤,也是基本前提。编码设计的的好坏,会影响遗传算法,也会影响计算效率,从布局空间模型上就可以看出,在布局空间划分上,使用了栅格划分,并赋予了节点坐标位置,进行管线布置时,要从起点开始最后到达终点,中途会经过许多的节点,将这些节点组合起来,就形成了管路布置路径。
要想得到最优解,就应当充分考虑实用度函数问题,通过引导遗传算法可以得到最优解,尤其是在管理优化布局和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计算管路布置时,要综合考虑相关因素,使用适用度函数来进行计算,公式为:f(p)=A-[aL(p)+bB(p)+cE(p)]-dO(p)。
船舶管线的优化布局是船舶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对保证船舶正常运行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传统的船舶布局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了新的布局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简单的管路系统在制定一定的规则下,已经可以脱离人力自动生成管路布置,具有深远的意义。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了提升性能,完善其功能,需要持续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