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馨 邵丝语 宋丹丹 李嘉良 余磊
基金项目: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XJ2020001
摘 要:本文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教师指导学生在对安徽省符离镇调研的基础上,依托教育和金融,从当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出发,辅之以旅游脱贫业务,为其设计一套电商全产业链脱贫模式。不仅训练了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同时为当地提供一套“量身定制”的电商全产业链脱贫模式,学以致用,寓教于“行”。
关键词:电商;脱贫模式;全产业链
一、引言
电商脱贫作为一种创新型的脱贫措施,其具有如下优势:(1) 拓宽销售渠道,变贫困地区的“酒香不怕巷子深”为“酒香飘万里”;(2) 提供生存工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户在电商脱贫的过程中习得的新技术和新手段,能够帮助他们在未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3) 缓解贫困地区的“空心化”程度,“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电商从业门槛较低,能够吸引当地青壮年回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越老越贫、越贫越老”的恶性循环,使脱贫成果更具可持续性,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4) 助力产业发展,在电商脱贫的过程中累积的海量数据,能够为当地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调整提供参考。
农产品从生产、品控环节,再到营销、包装、物流、售后等环节,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产业链,而贫困户在从事农产品生产时,往往缺少全产业链的资源。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脱贫产业链尚可维持,然而一旦其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产业链的可持续性便会受到影响,因此打造电商全产业链,有助于脱贫长效机制的建立。
本文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教师指导学生在对安徽省符离镇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当地电商脱贫的优劣势条件,阅读文献并收集资料,有针对性地为当地设计一套电商全产业链脱贫模式。这不仅训练了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同时为当地提供一套“量身定制”的电商全产业链脱贫模式,学以致用,寓教于“行”。
二、项目背景
1.资源禀赋
安徽省符离镇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辖区面积为1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7.6万亩。符离镇是符离集烧鸡的原产地,当地努力打造集生产、研发、销售和旅游为一体的烧鸡基地。符离镇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沈圩村的十里桃花长廊、高皇山网红景点等,并于2016年获得安徽省“千年古镇”的称号。
2.项目基础
(1) 物质基础
符离镇已经建立起了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配备了必要的设施,包括计算机、办公桌、物流快递中转柜、商品展示柜和特色商品展示货柜等;规划了服务项目,包括网上代销(当地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及特色产品、旅游产品)、网上代购(农耕物资、生活百货等)、网上缴费(水电气代缴、通信费代缴)、创业培育(培育网店、创业教育)等;制定了规章制度。
(2) 脱贫经验
符离镇在烧鸡产业脱贫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截止2018年,符离镇以“联合体+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立烧鸡产业联结机制,带动135户贫困户就业、1944户贫困户增收,103户贫困户享受分红,每年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
3.现存问题
尽管符离镇具有电商脱贫的资源禀赋及物质基础,但通过对当地贫困户的走访,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
(1) 小农经济思想浓厚,缺乏对自身优势及发展前景的认识,导致其既安于现状,又难以规模化。实地走访当地贫困户,发现其多以种植某类或某些类作物、养殖某类或某些类家禽家畜为主,待成熟后再零散前往集市售卖;
(2) 更偏好眼前的利益,易致其与市场脱节,难以规避风险。当地贫困户往往看到当前哪类作物或禽畜利润高,就种植或养殖哪类作物或禽畜,容易跟风投入生产资料,看不清市场实际供需关系;
(3) 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對新技术和新手段的了解,经营规模和销售渠道受限。当地贫困户仍以技术含量较低的零散种植或养殖为主,不了解也不会利用电商渠道进行销售;
(4) 对相关政策所知甚少,寻求政策帮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相关脱贫政策主要依靠当地脱贫工作人员定期上门帮扶时介绍,宣传效率与效果难以保证。
三、方案设计
在对当地贫困户走访、对工作人员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符离镇资源禀赋和物质基础,针对现存问题,本文依托教育和金融,从当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出发,辅以旅游脱贫业务,为其设计一套电商全产业链脱贫模式,如下图所示。
1.生产:小农生产,监控过程
(1) 模式:降低风险,小农生产。本文借鉴中国农业大学某一团队在河北省柳村进行的为期八年的巢状市场小农脱贫试验,该试验以“贫困农户现在有什么”为出发点,以当地农产品与特色产品的小农式生产为产业,以城市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需求为接口,以“巢状市场”为交易形式,通过农村贫困户和城市消费者的相互信任、共同参与,将贫困户现有的资源转化为他们的收入。
从表格中可知,符离镇贫困户农业资源较零碎。因此,本文强调充分调动贫困户现有的资源而非自上而下设定某一资源进行生产,即贫困户在现有的土地上按照现有的生产方式种植或饲养现有的作物或禽畜。在这种模式下,几乎所有的贫困户都可以开展低风险的小农式生产。
(2) 品控:编码贴标,教练监管。因小农式生产本身的局限性,其生产出来的作物或禽畜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为保证质量、打造品牌,在制度层面,针对目前该地农产品集约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低的情况,可以建立“教练式”监管制度,一方面通过引入技术培训赋能贫困户,一方面通过颁布并执行监管政策,对不符合市场标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贫困户进行处罚,以一种“教练”的方式训练贫困户,使他们提高生产质量、打造品牌影响力;在实践层面,本文建议对每一个生产出来的作物或禽畜编码并贴标,一方面实现对具体负责生产的某户贫困户的追溯,另一方面也敦促贫困户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
2.加工:延续经验,产业联结
符离镇在加工环节的脱贫工作初具成效,可以延续其在烧鸡加工方面的经验。符离镇曾采取“联合体+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公司向贫困户下订单,帮助贫困户进行麻鸡养殖。其中,针对有养殖能力而无养殖经验的贫困户,联合体接受贫困户的委托代养;针对有养殖能力而无养殖资金的贫困户,联合体与当地金融机构联系,进行担保扶持。同时,联合体积极参与鸡苗供给、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协议回收等每个环节,为贫困户保驾护航。基于以上经验,本文建议对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户,可以由政府牵头,鼓励他们加入以公司为主导的合作社,成为合作社成员,与公司签订种植养殖合同,从公司免费领取生产资料,使贫困户既能获得种植养殖收入,又能降低自身风险;对于种植养殖意愿不强烈的贫困户,也可以由政府与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公司设置贫困户就业岗位,优先雇佣贫困户劳动力。无论是“合作社”还是“雇员”模式,相关部门都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参与各个环节,为贫困户排除不必要的风险。
3.营销:统一品牌,创新内容
(1) 品牌:品质为基,故事先行。由于当地贫困户主要以农业为生,而农产品存在附加值低、同质化严重等特点,因此想要获得高溢价,需要打造品牌故事。本文构思两类品牌故事:①脱贫励志故事,以某种农产品为单位,对应背后某户贫困户的脱贫故事,激发消费者的恻隐之心;②绿色健康故事,针对作物禽畜的特点,取个性鲜明的名称,详述养殖过程,将其绿色健康的概念植入人心。
(2) 平台:政府牵头,集中对接。农式生产具有产品良莠不齐、标准难以统一和供需信息不对称等劣势,而电商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消费者零散的、不确定的需求转化为集中的、确定的需求,再通过电商平台的物流体系,使小农式生产出来的产品直达全国各地。目前,符离镇的烧鸡企业已经率先由传统渠道向电商渠道转型,并登陆了包括淘宝、天猫、拼多多、京东等在内的电商平台。当地贫困户可由相关部门牵头,集中与电商平台对接,从而建立合作关系。
(3) 直播:流量带货,注重内容。直播电商是消费脱贫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效果在疫情防控期间表现的更为明显。结合符离镇具有的农业和旅游业的资源禀赋,本文提出如下直播电商的方式:①联系当地或与当地有关的明星、网红等知名人物进行公益直播电商活动。由明星、网红等知名人物直接连线当地贫困户,展示农产品生产环境和过程,表现其绿色健康等特点;②克服因直播电商“有货无内容”的无聊导致潜在消费者流失的问题。采取一些有趣的综艺形式,将农业资源、旅游资源融于其中,比如以《向往的生活》为代表的慢综艺形式;③当地脱贫工作人员进行自代言,比如通过表现当地或宿州的传统文化(书画、马戏等)吸引流量,使当地“先出圈、再出货”;④打造“云菜园”、“云果园”和“云养殖场”等概念。推出“一对一”定制种植养殖的服务,给潜在消费者一种吃的是自家菜园、果园和养殖场农产品的感觉,拉近与潜在消费者的距离,使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
(4) 微商:创新内容,避免“自嗨”。根据小农式生产特点,当地可以依托社会关系网络进行微商销售:一是联系“宿州发布”等在当地和宿州市影响较大的公众号,撰写软文进行推广;二是制作具有互动功能的精美H5页面,搭配统一的文案,由当地相关人员在其朋友圈发布推广。
4.教育:输出式培训,定制人才
针对贫困地区或贫困户的教育脱贫主要以职业教育为主,包括两种类型。一是输入式,即结伴的职业院校向贫困地区输入相应教育资源;二是输出式,即贫困地区或贫困户所在当地的有关部门与职业院校达成合作协议,由职业院校为其培训一批懂得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人才,使其在返回当地后持续性地为当地发展作出贡献。符离镇所属的宿州市拥有宿州学院、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一方面,当地可以寻求与这些高校的合作,以输出式的教育脱贫方式送贫困户中愿意学习的、能够学习的中青年去高校开阔视野、拓展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寻求与当地企业、高校的三方合作,在尊重贫困户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定向为企业培训所需人才,实现“毕业即就业”。
根据当地的情况,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 发挥“定制课程”在教育脱贫中的作用,根据贫困户特点、岗位需求,开发技能课程,并实施技能教学,在技能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对贫困户进行基础知识和职业方向测试,将贫困户分为不同层次和类型,其次根据贫困户的不同层次和类型,开发相应的、重实践的课程,并实施分层次、分类型教学,最后注重测验,检验贫困户学习效果,并以实践为考核,待考核结束后颁发相应的证书;(2) 发挥“成人教育”在教育脱贫中的作用,根据当地贫困户在技能方面的需求,与职业院校合作,以职业院校轮流支援的方式,从当地贫困户中培养出技术骨干,并配合贫困户夜校、网络教育等教学形式,开展种植养殖技术、信息技术、旅游管理等具有实用性较强的技能培训,从而提升贫困户整体就业创业能力,为他们脱贫致富提供可能。
5.金融:政府增信,农户入股
针对贫困户的小农式生产,当地政府可以设立“风险补偿基金”,由政府與银行对接,建立政府增信机制,从而与银行共担风险,再由银行依托各级脱贫信息系统,筛选有意愿、有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优惠贷款。针对个别项目,可以鼓励贫困户以土地、劳动等入股,并与贫困户签订分红协议,将其身份从贫困户变为“股东”,从而激励其劳动的积极性。
6.旅游:生态旅游,农业旅游
在以“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为主的基础上,符离镇还可以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沈圩村的十里桃花长廊、高皇山网红景点等,鼓励贫困户发展旅游业务。乡村旅游以其特有的自然环境、人文风俗,能够满足消费者探访自然、重归乡土的需求。本文借鉴安徽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认为符离镇旅游脱贫可以采取如下模式:(1) 采取生态旅游脱贫模式,以沈圩村的十里桃花长廊、高皇山网红景点等为中心,鼓励周边贫困户包装自家房舍,提供餐饮住宿,同时带动周边特色农产品(如符离集烧鸡等)发展,从而既使景点与贫困户共存共荣,又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创业的机会;(2) 农业旅游脱贫模式,以景点观光、活动体验和特色产品为卖点,开发农家乐、采摘乐等活动,鼓励贫困户围绕自身农业生产活动进行农业旅游创业,拓展超市、民宿等业务形式,提高贫困户创业效益。
四、结论
电商脱贫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脱贫致富方式,在整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剖析安徽省符离镇在开展电商脱贫工作时所面对的贫困户小农经济思想浓厚、偏好眼前利益、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和对相关政策知之甚少的问题,依托“输出式培训、定制人才”的教育模式和“政府增信、农户入股”的金融模式,设计以“小农式”生产、“产业联结式”加工和“品牌式”销售为主,辅以旅游脱贫的电商全产业链脱贫模式,这既是对已有电商脱贫模式的补充,能够为当地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推动当地脱贫模式日趋完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勇坚.李秋正.蒋励佳.电商全产业链嵌入扶贫模式:理论、实践与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20(5):41-44.
[2]宿州:符离镇闯出全链条产业脱贫新路子[EB/OL].http://ah.ifeng.com/a/20180723/6746772_0.shtml.
[3]叶敬忠,贺聪志.基于小农户生产的脱贫实践与理论探索——以“巢状市场小农脱贫试验”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19(2):137-158.
[4]宫钰,郭智芳,章文光.电商扶贫农产品促进型监管模式比较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20(8):26-32.
[5]张灵仙,洪彬彬,冉云芳.“组团+技能”:职业教育精准脱贫的模式创新与实践——以杭州市职业教育“星火计划”为例[J].职业教育,2021,4(12):27-34.
356650058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