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百姓健康的守护者

2022-03-10 06:18宋婷婷
公民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卫健委公共卫生医疗机构

宋婷婷

将人民健康放在心上,这是身为医务工作者的李秋、李延萍、石淑兰三位全国人大代表的共同特点。去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她们提出的建议或关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或关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还有的具体到儿童疾病防治。一年过去了,这些为了全民健康而传递的“心里话”,正切实改变着群众的生活。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筑牢生命安全屏障

去年8月,一封答复函的到来,让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石淑兰的忧思暂消。

国家卫健委在答复函中表示,“深化疾控体系改革是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改革完善疾控体系,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2021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已印发疾控体系改革方案。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抓紧推动落实。”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疾控体系如何改革,人民健康屏障如何筑牢?身为全国人大代表、基层医务工作者,石淑兰对此展开了深入调研。在发现的问题中,石淑兰认为首当其冲的是疾控机构资金保障不到位,人才流失严重。因此,她在去年的全国人代会期间提出了《关于深入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发展,筑牢群众防病屏障的建议》。

石淑兰在建议中提出,应出台疾控人才队伍建设相关制度,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完善职称晋升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等。

对此,国家卫健委表示,在人员激励方面,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科技部出台《关于事业单位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纳入绩效工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纳入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绩效工资总量限制的具体操作办法。同时,符合条件的基层疾控机构人员可按规定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乡镇工作补贴。这些政策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疾控机构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进一步保障了相关人员的福利待遇。

针对这一建议,国家卫健委答复,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卫健委加强防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在北京等13个省(区、市)启动疾控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2020年试点范围扩大到15个省(区、市)。目前,试点省份共遴选培训基地20个,累计招收培训公共卫生医师370余人。

同时,国家卫健委加大传染病防治教育和培训力度,与教育部深化医教协同,指导医学院校围绕行业需求,加强传染病防治专业建设,提高传染病防治教育质量。修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在内科、儿科、急诊、全科、预防医学等专业,加大传染病学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是促进公共卫生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此石淑兰还建议,出台疾控机构财政保障政策,明确全额保障落实疾控机构人员公用经费。同时,加快推进疾控机构改革,实施一类公益单位二类管理。允许疾控机构利用自身技术,面向社会提供检测、鉴定、评价等委托服务。

“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要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创新科研和社会化服务机制。目前,福建、湖北等省疾控中心开始试点实施“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将适时总结并推广改革经验。”国家卫健委的答复,让石淑兰感到欣喜和期待。

传承中医国粹 守护百姓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中医院原副院长李延萍担任了重庆市疫情防控中医药科技攻关专家指导组组长、市级中医救治专家顾问组成员。她牵头启动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科技攻关,提出中医药防治建议方案,研究成果被纳入重庆中医药诊疗推荐方案。李延萍还带领团队成功研发用于新冠肺炎治疗的3个中药制剂;牵头组织研究提出无症状感染者和康复期核酸复阳者中医临床干预方案。

这样的工作经历,让这位从业30余年的中医药工作者更加关注疫情防控中中医药的重要作用。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延萍提交了《关于进一步畅通防治新冠肺炎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备案渠道,更好服务人民健康的建议》。建议提出,相关部门应研究简化程序,开通防治新冠肺炎中药制剂正式备案绿色通道。

“我局高度重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工作,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发展。”同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建议答复函中表示,他们正协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医疗机构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注册管理由审批改为备案,并进一步加强对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相关工作的指导。全国绝大多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先后发布了实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机构制剂应急审评审批的公告,北京、广东、四川、青海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审批、备案或调剂了近200个中药医疗机构制剂(含民族药制剂),在各省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疗机构中广泛使用。下一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组织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有关技术要求进行研究,提升医疗机构的研发水平和能力,鼓励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收集相关的临床使用数据,促进中药新药转化。

2021年12月3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鼓励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等内容。今年1月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审中心又发布了《中药新药复方制剂中医药理论申报资料撰写指导原则(试行)》《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试行)》的通告。目前,我国多地正在积极推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新药轉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答复,如今已成为实实在在的变化。”李延萍对此十分欣慰。

完善儿童医疗服务体系 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一直以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对此十分关注。

去年全国人代会上,李秋提出了《关于加快提升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与疾病防治科技水平的建议》。

“最近几年,我国在儿童健康和儿童疾病治疗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在儿童生长发育研究方面还存在短板。”李秋认为,目前,国内儿童生长发育的基础数据体系相对缺失,无法形成持续的儿童健康发展和疾病防治数据,同时儿童生长发育数据积累仍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历史数据,连贯性较差。

在国内儿童生长发育数据不足的情况下,我国的相关日常评估大多直接引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现有成果,导致无法正确反映我国儿童生长发育特点、成长环境对儿童发育的影响等。

李秋表示,基础数据缺乏,并且缺少儿童专用诊疗措施和专用药品,不利于儿童卫生健康政策的制订。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李秋认为,在研究人才不足、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科技管理部门和卫生健康管理部门要加强协作,中央和地方要加强管理联动,建设适宜中国儿童生长发育特点的疾病防治体系、构建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健康指标体系。

去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两个重要发展纲要,其中一个就是《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国家卫健委表示,该建议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得到了体现。接下来,国家卫健委也将逐步推进和落实。

对此,李秋表示满意,因为她在工作中也切实感受到了变化。“比如我在建议中提出要‘完善儿童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领域人才培养体系’,我发现近年来国家扩大了招收儿科专业的高校范围,重庆市也对儿科学招生质量、人才引进和培育等给予政策倾斜。同时,在科研方面,市政府还帮助和推动我院成为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驻西部(重庆)科学城,助力我院在产学两方面得到发展。”李秋说。

3464500338284

猜你喜欢
卫健委公共卫生医疗机构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隔离
卫健委印发近视预防新版指引
外行领导内行?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浙江1200多家医疗机构入驻省药品采购新平台
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将有行业信用评价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