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莉娜 魏代雷 王瑞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秋风劲,惹得丹桂飘香。为了教育这个神圣的事业,济南市历下区龙德学校教职工琴心剑胆搞教育改革,勤勤恳恳为学生的品德发展铺砖垫瓦、保驾护航。
立足自主教育,探寻德育教育新途径
龙德学校立足“自主教育”理念,紧扣立德树人要求,构建和实施有效德育目标,以行为规范、班级建设、课程融合、实践探索、全员合力、三位一体等育人项目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实行工作任务项目管理,推动“自主实践”德育工作顺利实施。
一、“自主实践”德育内容体系
学校的“自主实践”内容体系是指“一个好习惯+七个自主实践成长”即“1+7自主实践成长”,“1”指的是“好习惯,伴终身”,这里的“1”既是一切品德行为的基础中心,也是学生人格品质的最显性体现,是龙德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愿景; “7”指的是七个自主实践成长德育項目,即爱党爱国、体艺行动、安全素养、环保德育、传统文化、关心关爱、行为习惯自主实践成长项目。“1”个好习惯贯穿“7”种“自主实践”成长品质始终,“7”种“自主实践”成长品质又是“1”个好习惯的具体体现。
(一)立核心
“好习惯,伴终身”的核心是行为规范、习惯习得、行为养成,也是龙德学校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一是确立习惯养成、诚实礼仪教育等为重点。二是强化行为规范培养。三是树立行为规范榜样,坚持开展龙德好少年、优秀学生干部、龙德小名士等评选活动,在学生中树立可学可比的榜样,促进学生发展。
(二)筑项目
爱党爱国自主实践成长项目。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学生走进山东博物馆、济南战役纪念馆等,加深学生对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感悟,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校的道德情怀。
体艺行动自主实践成长项目。开启了“教师人人有课程,学生人人有课程”的艺术育人新篇章。每周一至周五下午,葫芦丝课程、手作工坊课程、儿童创意画课程、篮球课程、羽毛球课程、排球课程、儿童语言表达课程、衍纸课程等精彩纷呈。
安全素养自主实践成长项目。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要求,时时刻刻进行安全教育,龙德学校自主创建了市内首家校园模拟体验式公共安全馆,开展各类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增强学生的自护自救意识和法治观念。
环保德育自主实践成长项目。坚持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当中,建构绿色课程。一是大力宣传绿色环保,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二是提升绿色校园的内涵,坚持走课程开发之路。三是让环保教育走进课堂,进一步强化绿色育人理念。四是利用校园的花木挖掘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教育。五是开展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环保行动,实现环境教育时间和空间的持久贯穿。
传统文化自主实践成长项目。推进“京剧戏曲”“非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艺术活动,让学生热爱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质,增加道德修养。
关心关爱自主实践成长项目。结合传统节日、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途径,进行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教育。
行为习惯自主实践成长项目。坚持每月一个主题,培养学生一个习惯,一年12个月,研发课程让学生在学校养成12个好习惯。
二、“自主实践”德育实施路径
学校以课程为主线,构建全过程育人体系,全面构建“自主实践”德育课程体系,落实课程育人。
以文化为载体,营造全环境育人氛围。围绕学校党建品牌“3.14工作法,打造红色思政课堂”的实施,全力营造学校思政文化育人氛围。开展“走进书博会,共读红色典”“法治教育——模拟法庭”主题教育的实践教学,打通校内外教学资源,做好思政课的双贯通教学,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
以实践活动为重点,培养良好品行习惯。学校积极组织学雷锋教育月、劳动教育月、革命传统教育月等教育月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抓好德育常规和特色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站等阵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等主题教育,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实践”教育的内在驱动力。
积极构建“自主实践成长”评价体系。学校采用“幼木成林”评价机制,全面测评未成年人在学科德育渗透和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发展。以“成长森林”的班级量化方式进行常规评价。
三、“自主实践”德育工作重点
抓德育队伍建设。德育领导小组成员不断增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并能以身作则,带领全员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抓班级管理。班主任从本班实际出发,逐步培养良好的班级、班风与学风,开创性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等工作,形成鲜明的班级特色。
关注身体特殊、家庭特殊、心理特殊学生,帮助解决生活及思想上的困难及问题,让这些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学校的关怀与温暖。
抓阵地建设。学校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建立健全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等,陶冶学生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抓家校共育。学校组建三级家委会,将德育教育延伸到家庭。开展月度评价活动和学生主导的家长会,让家长走进校园,体验学生的在校生活。开展家校共育大课堂、家长励志讲堂活动等,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
基于“自主实践”,创新劳动教育体系
学校建校以来,一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级分层布置相应的家庭劳动实践活动,制定“自主实践”成长劳动教育体系。通过各类各色“自主实践”劳动,逐步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一、重视劳动教育的思想性
学校主要通过两类课程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一是“学科中的劳动教育课程”,各学科教师充分梳理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二是“三百六十行家长讲堂课程”,学校每个月邀请家长到校讲自己的劳动事迹,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认识到劳动不分贵贱,学会尊重每一位普通劳动者。
二、突出劳动教育的课程系统性
学校制定了“自主实践”劳动课程的实施框架,以实践体验、生存能力、深度学习、文化自信为课程目标,以自然探秘、爱国教育、科技探究、文化熏陶、生存挑战为课程内容。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活动设计、组织实施为主要内容,最后分别对课程进行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让劳动教育形成体系,成为常态。
三、注重劳动与课程的有效承接
针对不同的年级,提出不同的方案设计,开展了适生适校的劳动教育活动。低年级的学生先从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让其在叠衣服、洗袜子这些简单的小事中找到劳动的乐趣。三四年级学生则要开始学会更多的家务劳动,如整理床铺、整理房间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自身坚毅的品质。高年级,指导学生会使用简单的家用电器,感受到劳动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关系。
此外,学校发动全体师生为劳动教育设计属于自己的活动,如“青青园中葵,万物生光辉”“劳动育品格,实践出真知”等活动,学生在劳动中获得的乐趣和得到的锻炼与成长无可替代,具有长远意义。
“自主实践”教育是落实全域育人、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理念的优秀载体,让空间一体化、课程一体化、主体一体化和时间一体化能够落到实处。行虽微而旨趣远,出虽浅而寓意深。龙德学校每一步扎实的自主活动“脚印”正是学生未来成长成才的见证。学校将持续发挥自身的优势,引领学生积极向上地成长,努力通过“自主实践”教育让学生成为和谐发展、有能力、有担当的新时代合格人才!
济南市历下区龙德学校一直以来秉持自强不息、谦让包容、孝亲敬贤和造福社会的“龙德”文化精神,使学校课程浸透在浓郁的“龙德”文化气息中,给纯粹的知识教育赋予浓郁的“龙德”文化精神。学校还遵循“自主教育”的办学理念,依托精细化管理这一软实力,探索“自主管理,自主德育,自主学习”三大有效策略。以“自主实践”作为内涵引领,开发“自主实践”德育品牌课程体系,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实践”教育的内在驱动力。同时,将知识教育延伸、拓展和升华为以文化人的“龙德”教育,使教育教学回归其文化本性,从而让教书育人在人性化、文化性层面上有机融合,深入推进德育工作开展,拓展劳动教育新途径,积极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育人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