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汪玚
交通既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又是社会文化构成的重要内容。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大量交通成就,逐渐形成了交通遗产体系。”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看来,如果没有交通的建设,人类不可能取得任何跨人群、跨文化、跨文明的沟通,也就不可能取得任何持续的进步。
交通遗产建设既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也是中国现代化事业发展需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2018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十四五”规划……多个党和行业重要会议、规划、建设纲要和报告中都对文化强国、交通强国提出明确要求。交通遗产事业实际上已被国家列入交通强国建设体系。
交通对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及其系统性和开放性特征,决定了交通遗产的发现、认定、研究、保护、利用、建设必将成为推动人类文化发展和现代交通事业建设的重要领域。
那么,什么是交通遗产呢?
先后参与“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大运河”等多个涉及区域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贺云翱对这个问题有着清晰的认知,他的认知源于这些课题大都与交通遗产认知、研究有密切联系。
在他看来,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且保存到今天的与交通及其相关活动有关的一切文化遗存,都属于交通遗产范畴。
“对于中国而言,全国范围内从史前至近现代,从由交通催生的文化线路、文化景观,到相关的重要物质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及文献类遗产……这是一个时间长、数量大、类型丰富、内涵深刻,价值多远的遗产体系。”贺云翱解释说,“如与历史上交通运输(含邮政)活动相关的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古代和近代交通遗址、交通建筑物、交通设施设备、交通用具工具以及石刻、书画、舆图、文献、档案、交通名人故居、交通人物墓葬、交通宗教等重要物质性文化遗产;与交通运输遗产相关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地名、工艺、故事、习俗、诗歌、辞赋、信仰等,这些都属于中国交通遗产。”
他指出,就中国而言,交通遗产应该构成交通文化和交通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交通遗产事业建设同时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内容。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我国已构建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等多个文化与自然遗产系统,中国交通遗产建设事业仍尚未正式启动。
我国历史悠久,基于交通运输催生了大量文化线路和相关遗产。
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发现时代最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独木舟,年代达8000 多年,可见当时长江三角洲的先民已开发出水上交通运输方式。
考古学家在河南平粮台、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四千年前左右的车辙遗迹,尽管当时还没有使用畜力牵引,但至少表明五帝时代到夏代时期,中国先民已经发明“车”这种陆上交通工具。
据《左传·襄公十三年》记载:“令司空周视原野,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西周时期“司空”等重要官职的设置及对交通道路建设的重视,使得周天子与分封列国间有了密切的交通往来。
从资料和文献记载可知,先秦时期,中国的陆路、水路交通运输网络已初具雏形。同时,中原与地方也能通过交通网络进行有效的物资交换。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秦直道、秦驰道等交通运输网络,并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车同轨”制度,推动原列国区域交通进一步整合,奠定了秦汉以来中央集权政府通过交通加强对地方行政有效管辖的框架体系。西汉更是陆、海丝绸之路开发的关键时期,相关交通遗产众多。咸阳、长安、洛阳等一批城市因处于枢纽位置得以兴起,发展成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
交通工具、网络及管理制度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丝绸之路、大运河、茶马古道、长江运道、黄河运道、万里茶道等世界性、全国性、区域性的纵横南北的干道和各交通线路。
元代驿路横贯欧亚,疆域之内必有交通运输网络。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及各区水系和船舶技术为“南粮北送”及“北兵南调”提供了稳定、安全、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郑和下西洋”更彰显了中国开发海洋交通的强大能力。
伴随着各级交通运输网络的建立与完善,历史还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交通文化遗产。
大运河、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敦煌吐鲁番文书、长江纤道、蜀道、黄河栈道、南京明代郑和下西洋“宝船厂”遗址、遍布全国的丝路遗产等交通遗产都深刻地记录了古代中国人民建设国家、开发中外交通、顽强进取的历史进程。
2014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在吐鲁番进行丝绸之路考察(图片由贺云翱提供)
近代以来,京张铁路、滇越铁路、红军长征及全民抗战航空、邮政设施等线路遗产,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努力奋斗的标志,也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交通文化标志。
新中国成立以后,成昆铁路、川藏公路、独库公路、南京长江大桥等不同类型的交通遗产,均具有重大的历史见证价值。
贺云翱表示,这些交通遗产是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政治治理、社会沟通、民族融合、文化传播、生态保护、对外交流体系构建的文明见证和历史载体,为中华文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撑。
“夫利交通,所以便委输,均有无,广垦辟,禁奸暴也。盖政教可及,必舟舆攸通;交往既繁,而浚筑斯起。于是河渎贯注,经涂错综,邮亭弥野,驿马绝尘”。我国先民对交通及其文化价值有着深刻认识。
贺云翱认为,如今,我们应当坚持切实做好我国历代交通遗产的调查、梳理、认定、研究、名录建设、保护和利用工作,在摸清全国交通遗产家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全国范围的交通运输文化遗产体系,展现我国交通文化历史成就和独特创造及其智慧,讲好中国交通故事,让交通遗产“活起来”。
南京大胜关码头(图片由贺云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