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同 李 欣 姜 勇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脊柱损伤,约占全部骨折的5%~6%,占脊柱骨折的79%~80%,且50%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发生于胸腰段水平,极易造成机体周围神经组织受损,引发下肢瘫痪[1-2]。外科手术是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重要方法,能促进脊柱序列恢复,保持脊柱稳定性,但术后早期患者多伴有切口感染风险,发生于术后7~10d[3]。文献[4]报道显示,胸腰椎骨折术后出现早期切口感染,可造成切口愈合延迟,如病原菌入侵脊髓易诱发重度深部感染,易引发骨髓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探讨胸腰椎骨折术患者早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预防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术患者200例。纳入标准: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CT三维重建检查确诊为胸腰椎骨折;行手术治疗;入院前无感染性疾病或相关感染征象;受伤至入院时间<7d;无明显神经功能损伤;无其他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凝血系统障碍等;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严重骨质疏松;存在其他脊柱疾病;病理性骨折;术后因病情恶化或其他原因死亡。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量表调查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及治疗信息,选取科室工作年限3~5年的护理人员6名为调查员,由护士长主导组建调查小组;调查前,护士长负责培训,包括介绍一般资料量表、调查流程、注意事项等,讨论确定一般资料调查执行统一标准;并参照相关标准诊断是否发生早期切口感染,测定病原菌耐药性。
1.2.1早期切口感染诊断[5-6](1)病原菌培养结果阳性;(2)穿刺或引流切口深处存在脓液,或自然裂开、打开切口有脓液分泌,体温≥38℃;(3)手术切口伴有相关炎性症状,如发热、红肿、疼痛等,体温≥38.5℃;(4)经手术探查、影像学或病理学检查,切口深处存在脓肿;(5)经医师诊断,确定为切口感染;(6)感染发生于术后3个月内。如患者符合(6)与其他任意一项,则可诊断为早期切口感染。
1.2.2病原菌构成分析 对术后早期切口感染患者实施清创,8h后对窗口分泌物进行提取,分离得到病原菌,并采用自动分析仪测定菌株种类[7]。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风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 α=0.05。
表1 胸腰椎骨折术患者早期切口感染病原菌构成
本研究共检出早期切口感染患者54例,发生率为27.00%;检出病原菌30株,包括革兰阳性菌16株,革兰阴性菌10株,真菌4株。
表2 胸腰椎骨折术患者早期切口感染风险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胸腰椎骨折术患者早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有年龄、合并糖尿病、非术前30min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术中低体温、术后营养预测、术前住院时间(P<0.05)。
表3 变量赋值
以胸腰椎骨折术后早期切口感染为因变量,以组间比较差异性因素为自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胸腰椎骨折术患者早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非术前30min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3h、术中低体温、术后营养预测缺失(P<0.05)。
表4 胸腰椎骨折术患者早期切口感染风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胸腰椎骨折术患者早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非术前30min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3h、术中低体温、术后营养预测缺失(P<0.05)。(1)年龄>60岁:高龄患者身体机能差,抗感染能力明显降低,加之多伴有各种慢性疾病,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力较差,病原菌入侵后易引发早期切口感染[8]。(2)合并糖尿病:持续性高血糖状态,对机体代谢、循环功能影响极大,血脂明显升高,周围组织、器官供血供氧不足,导致切口处神经功能及机体免疫防御系统功能下降;同时,高血糖是病原菌生长、繁殖的有利环境,导致术后早期切口感染风险增大,切口修复能力减弱,愈合速度缓慢[9]。(3)非术前30min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临床预防术后感染的重要措施,术前30min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则术中手术部位抗菌浓度达到有效值,细菌入侵后难以实现定植,可显著降低切口感染;而术前过早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实现对体内正常菌群的有效干预,但部分未被杀灭菌群耐药性强,可显著增加感染控制难度[10]。(4)手术时间>3h:手术室无菌条件是相对的,随着手术时间延长,空气流动细菌数显著增多,切口感染几率增大,加之术野组织长时间暴露或受牵开器作用受损,局部循环功能下降,机体抗御感染的能力明显减弱,术后早期切口感染风险显著增大[11-12]。(5)术中低体温: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可造成机体代谢功能降低,对凝血功能有不良影响,导致手术切口愈合缓慢,如病原菌入侵,为其繁殖创造了条件,极易引起切口感染;同时,术中低体温还易诱发寒战、苏醒期躁动,导致手术风险增大[13]。(6)术后营养预测缺失:术后科学性营养预测,为制定术后饮食方案提供参考,确保术后机体营养充足,而术后营养预测缺失,营养不良风险增大,导致手术切口愈合延迟,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病原菌入侵后极易诱发早期切口感染[14-15]。
针对年龄、合并糖尿病、非术前30min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3h四项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优化手术流程、降血糖药物实现有效管控;针对术中低体温、术后营养预测缺失,可采取以下措施。(1)无线体温监测管理:采用Care Drape Lower Body型充气保温毯置于双侧髂前上棘连线至双膝连线之间,颈部至双侧髂前上棘连线、足膝间均采用棉毯进行保温,设置充气温度为40℃;同时,借助无线体温传感器对胸腰椎骨折术患者术中体温实施监测,取传感器粘贴于患者腋窝,持续监测至出复苏室,并对监测体温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护仪屏幕,可设置报警阈值,如“24℃”,患者监测仪发出低温警报,则采取相应保温措施。(2)预后营养指数(PNI)预测:手术当天,护理人员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5ml,经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获取ALB值,并测定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转铁蛋白(TFN)、皮肤延迟过敏反应(DHST)3项指标数值计算PNI。如PNI<30%为手术危险性极小;PNI 30%~40%为轻度危险性;PNI 41%~50%为中度危险性;PNI>50%为重度危险性。临床应加强对PNI≥30%患者的术后营养管理,制定相应方案。
综上所述,胸腰椎骨折术患者术后易并发切口感染,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复杂,且病原菌种类多,临床应加强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