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双贯通” 激活思政课

2022-03-09 02:41王翔宇
中国德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思政改革教师

■ 王翔宇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思政课改革全面启动。面对中央推动的重大教育改革,济南作为一个区域,如何找准发力点,把思政课改革做实做优?经过深入研究论证,2019年9月,济南市教育局正式启动了“双贯通”思政课改革。两年多来,一系列专业性、创新性的改革举措,率先出台的重要改革文件,同步直播的多场全市思政课改革现场会,让思政课改革在泉城蔚然起势,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被充分激活,思政课堂焕发出了生命活力,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一、高位引领,循环改进,推进思政课一体化落地

改革创新要有实效,关键要找到撬动改革的那些重要问题,精准发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何真正破题,做实做优,济南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行动思路。

(一)找准一体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体化建设的内容很多,最关键的是从哪个方面切入,哪个更具优先级。这个问题很重要,直接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很好地解决一体化问题。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关键是教材编写的一体化,有的认为重在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有的认为是教师培训发展一体化,等等。我们认为,一体化首先要有“在地性”,要“扎下来”,做好课堂的一体化。教育本质上是实践的学问,不是理论的学问,只有“做一体化的课”,才能真正发现一体化要解决的问题,也才能真正“得一体化的果”,其他一体化建设要在“做一体化的课”中,去不断改进和提升。济南的一体化建设就是把“真实地、持续地做课”作为关键一招,通过多轮次的课例研究、专家指导和循环改进,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质量。

(二)研究提炼10个主题,提出指导建议,大中小学校同上思政课

大中小学不同学段每次只有围绕同一主题探究授课,才能更好地观察到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是否实现,并有针对地改进提升。研究确立各个学段都能讲的主题,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市教育局针对国家最新统编思政课教材,组织专业力量,梳理提炼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生命教育、走进国家机构、坚持依法治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维护宪法尊严、劳动教育、改革开放教育、责任教育10个主题。与此同时,组织力量研制了《济南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指导建议》,为学校设计教学提供指导。各区县、教育集团、学校自主选定教学主题,遴选参与学校,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现场教学展示研讨。

(三)成立联合教研和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现常态发展

市教育局联合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成立济南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合教研与协同创新中心,中心组建了45人的核心团队,明确了开展联合教研、推动联合培训、展示教学创新、形成标志成果、提供指导咨询等5项任务,汇聚全国专家资源、教研员和一线骨干教师,分设3个小组,每学年开展3次联合教研和1次教学改革创新现场观摩,通过主题式、一体化、常态化的备课教研、培训研修、教学创新等工作,打通学段壁垒,协同攻关,构建不同学段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切实将思政课打造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四)精心举办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现场会,让一体化建设更具品质和生命力

市教育局已经举办了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现场会3场,主题分别为“生命教育”“坚定文化自信”“责任教育”。每场现场会,由承办单位(学校)选定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四所学校,上午围绕同一主题同上一堂思政课,下午由市教育局邀请全国专家点评指导、研究问题、提炼经验,全市思政课教师通过网络在线直播实时学习观看,力求探索提炼出可复制、高品质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成果。2021年3月,济南举办“双贯通”思政课改革圆桌论坛,邀请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窦桂梅、陈明青、张彦三位教授以及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参加,对思政课改革内涵式发展情况问诊把脉,深入开展专业研究和专门指导,掀起一场属于思政课改革的“头脑风暴”。此次论坛研究形成了从课堂教学的一体化切入,实现育人目标的一体化、共同主题的学的一体化和基于不同学段实现知、情、意、行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一体化评量办法等改革成果。

二、建立基地,出台规范,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

社会是最大的课堂,要把思政课上活上好,必须打通学校与社会的壁垒,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贯通起来,用最真实的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思政课才能有现实的亲和力、感染力和教育力。市教育局创新实践教学路径,成果丰硕。

(一)创造性地构建了8大类实践教学主题内容,考察建立全市100个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任务,组织学生深入现实社会,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接受直接教育的一种教学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但思政课哪些内容是需要实践教学的,这个答案不是显而易见的,更不能让教师自己看着办。市教育局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分析各学段思政课统编教材,把需要进行实践教学的内容梳理出来,然后又分主题对大量相似的、不同学校的实践内容进行统整和分类,创造性地建构了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法治中国、弘扬优秀文化、增强自觉自信、提升生命价值、共建生态文明、感知科技创新、热爱美丽家乡8大教学主题。随后市局又组织力量,积极链接政府与社会资源,历时两个月,考察确定了100个与思政课教学目标最为契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同步开发了全市思政课实践教学线上预约平台,给每一所学校分配账号,并专门编制了《济南市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安排一览表》,从主题、实践教学目标、对应教材框题课例、教学基地、时间与容纳人数等方面作了规定说明,为学校和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指出了方向思路和具体参考。

(二)率先出台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意见,举办实践教学现场会,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实践教学不是参观考察,也不是研学旅行,其科学性、规范性、专业性是什么,这是在实践教学探索中要重点破解的。我们主要从三方面展开工作。一是以课程思维研究统筹,在全国率先研制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实践主题、教学主体、教学形式、评价机制和服务保障等方面,为实践教学内涵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和要求,让学校和思政课教师全面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有章可循。二是精心打造基于案例学习的大型实践教学现场会。推动实施意见更好更快地落地,对教师而言最好的学习就是基于真实案例和任务驱动的学习,市教育局从全市选择部分优秀教师,联合教学基地人员反复磨课,在章丘三涧溪村、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浪潮集团、山东省党史陈列馆、济南市府学文庙、济南公共安全馆、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办事处、章丘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趵突泉园区9个基地,同时开展了8大类不同主题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一堂堂直抵学生内心、有现实性和感染力的“行走的思政课”在泉城铺开,全市思政课教师在线观摩学习。三是发挥激励评价导向作用,开展全市思政课实践教学优秀课例成果评选活动,引导教师迅速开展常态化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近400名教师带领2万余名学生开展了实践教学,评选产生了济南市首批50余项实践教学案例成果。

(三)以课程新理念破解实践教学内在性难题,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机制

我们一直强调,实践教学比校内课堂教学难得多,并不是把学生带到基地,实践教学就能自然开展。通过实践探究,对以下重点问题,我们达成了专业性共识。授课教师是双师(思政课教师和基地讲解教师)或多师(基地专家、改革亲历者),思政课教师与基地教师要围绕实践教学目标,共同研究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唱“独角戏”;要基于教学目标和基地资源,设计有吸引力的关键性问题,增强实践教学的互动性和生成性;要根据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同一基地形成不同的实践教学教案;要探索和创新实践教学的课堂结构与教学方式,在教学准备、导入、双师(多师)的结合与呈现方式、空间资源的选择与利用、问题互动、现场体验、反思提升和拓展深化等方面创造经验;要克服校外实践的调课困难,尽可能通过一次外出,安排空间距离近、内容适切的多个实践教学主题;要通过政府财政支持、唤醒公益社会责任、评选优秀实践教学基地等多种方式,激活基地深度参与实施实践教学的动力,发展提升专业能力,完善校内校外有效联动、融合发展的实践教学机制,将开门办思政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三、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构建开门办思政和思政常态化工作格局

把思政课改革放在什么位置上去认识、去解决,直接决定着思政课改革的质量。如果还是把思政课仅仅看成思政课教师自己的事情,改革就难以破局。中央文件明确提出,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济南市教育局之所以举全局之力,牵头以“双贯通”项目推进改革,就是要从区域层面为思政课改革聚力全国专家资源和社会实践资源,建立机制、营造氛围,继而为基层学校持续地深度变革创造条件和提供支持。

在资源整合上,市教育局放眼全国,搜寻头部专家资源,聘请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全国重点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和思政课教学专家常态参与指导。成立全市“立德树人双领军团队”,遴选一批思政课优秀教师协同参与研究,带头变革、先行探索,形成了“双贯通”改革的“灯塔团队”。积极链接政府与社会资源,建立了包括济南市人大、市政协、济南中级人民法院、浪潮集团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内的百个实践教学基地,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办好思政课的良好格局。

在常态机制建设上,伴随“双贯通”改革,同步启动思政强师工程,完善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机制和激励评价机制,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望被充分激活。健全完善了“校本研修+专家引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内容既有关于党的理论创新的全员培训,也有针对思政课教师法律知识不足的专题培训,还有赴实践基地开展的校外实践教育,更有以“双贯通”改革教学现场会为主的在线直播全员学习。近两年,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优秀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思政课教学现场赛、思政金课评选、思政课实践教学优秀课例等评选项目不断推出,457名教师获得不同形式的奖励,激励着全市思政课教师以“时不我待、力争上游”的姿态投身于思政课改革创新之中。

两年的“双贯通”实践改革,打通了思政课不同学段的“割裂墙”,实现育人铸魂、同向同行;打通了学校和社会间的“壁垒墙”,让思政课育人协同发力、有效有品。“大中小学生同堂上课”“行走的思政课”“全城思政同一课”等一系列全新的思政课打开方式,使思政课的针对性、亲和力和感染力得到切实增强,让广大学生不断发出惊叹:“原来思政课可以这样上,很喜欢。”在推进过程中,全市1万余名思政课教师参与其中,114万名大中小学生从中真实受益。

猜你喜欢
思政改革教师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