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人说,多方听取不同意见,会让我们明辨是非、智慧通达,所谓“兼听则明”。也有人说,在大数据时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向我们涌来,“兼听”更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甚至迷失自我。
以上关于“兼听”的看法,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这是一道“争议式”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由作文材料、任务指令和一般要求三部分组成。同学们在审题时,要有以下三种意识:
1.材料意识。读材料要读出隐含的信息,读出命题意图。材料给出了两种说法,一种是“兼听则明”,一种是“兼听生惑”。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要求写作时要态度明朗,观点明确,不可摇摆不定。赞成与否,选择其中一种观点来写,只要能自圆其说,理由充足,都是切题的。
2.任务意识。“兼听”一词是行文的关键词,写赞成兼听,则是一篇立论文;写反对兼听,则是一篇驳论文。若选择写驳论文,可以破立结合。但容易犯的错误是,写了另一种“听”,但只字不提“兼听”。“以上关于”也在暗示同学们,要结合材料的含义,注意“大数据时代”的背景提示。“联想”是内容,是指有关“兼听”的言论、事件或现象,包括历史中和现实中的;“思考”要由此及彼、由浅入深。
3.对象意识。“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对写作者的身份是一种暗示,也是一种限制。我们作为青少年,各种声音向我们涌来,正确分辨和处理这些声音,也是我们学习和生活必备的素质和能力。要写有“我”的作文,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佳作展示一
带着“兼听”上路
◎陈东贤
人生好比一条蜿蜒崎岖的路,无数玄機暗藏其中。当我们要作出选择时,各种各样的声音便会像风一般四处涌动,扑朔迷离。若不“兼听”,我们又如何掌握正确的方向?
古人云:“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兼听”就是要多方面听取不同的意见。治国需要兼听,做事需要监听,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都需要兼听。一个人的视角,就像一个摄像头,总会存在盲区和死角。兼听可以让我们变换角度看问题,如此,“探照”到的地方就更加全方位而立体。
有人可能会问:“‘兼听’就一定能‘明’吗?”不一定。如果只是广泛听取他人意见却不经过独立思考作出判断,那么只会越听越糊涂。伊索寓言里有一则这样的故事:一对父子不断听从别人的意见,不断变换骑驴的方式,最后只得抬着驴走。这对父子盲目听从,不作思考,真是一对“糊涂鬼”。
那么怎样才算“兼听”呢?兼听的目的是拓宽视野,打开思路,其核心在“多”,更在“异”。齐王听了“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声音,得出了治国的好方法。面对曹操大军,东吴谋士力主投降,孔明舌战群儒,提出不同意见,孙权、刘备才赢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判断”在“兼听”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像是机器中的螺丝钉,只有拧住了关键的位置,机器才得以正常运转。齐王和孙权就是这样的螺丝钉,他们多谋而善断,行稳而致远。听得多,听得广,独立思考,行动力强,在众多声音中采纳了最合适的意见,这才是兼听的路径。尤其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各种各样的声音向我们涌来,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甚至迷失自我。因此,判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实行“拿来主义”,首先占有、挑选,然后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兼听时,应做到不被情感左右,不被私利裹挟,不被阿谀之辞所欺骗,不被眼前利益所蒙蔽,不被他人圈套所迷惑。
我们要洗耳恭听,更要洗耳辨听,不被错误的声音引入歧途。我们还要包容各种不同的声音,更要多加思考,不偏信、不跟风。兼听的能力,不仅来源于实践,还来源于阅读。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智慧和经验,我们要学会借鉴。见多识广,就有了兼听的智慧和决断的自信。
“兼听”是人生道路上的指南针,是拨开迷雾的一束光。带着兼听上路,它能为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为我们照亮光明的未来。
【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指导老师:李国贵】
点评
这篇作文有概念界定,有辩证分析,有方法指引。何谓“兼听”?“兼听”就一定能明吗?怎样才算“兼听”?虚拟论敌的引入,使说理全面、客观、深刻。同时,观点具有启发性。一个人的视角有盲区和死角,兼听的核心在“多”更在“异”,兼听需要独立思考、亲身实践、大量阅读,论证步步深入,立意层层推进。
佳作展示二
听从内心的声音
◎黄小桐
我们希望天空永远清澈,希望花朵永不枯萎,希望彩虹永不消散,可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事呢?“我觉得你还是多做点练习吧!”“我觉得你还是学点艺术好!”“我觉得你还是扎辫子更漂亮!”……外界有太多的声音,试图告诉你:你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大多数同学和我一样,听见那些声音,就会努力去照做。可是,我们必须采纳所有的建议吗?我们一定要听从别人的声音吗?在听到别人的意见时,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在听取别人的意见时,我们要思考是否适合自己。
我可以选择兼听,因为我知道,理性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可以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也可以选择不听,因为我的人生我做主。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但最终还是要自己执笔书写答案。
有时兼听并非是好事,盲目的兼听有时会害了自己。历史上,曹操因为听信了蒋干“偷来”的书信,听从了庞统的连环计,听取了黄盖诈降的说辞,在赤壁之战中被大火烧得一塌糊涂,只得狼狈逃跑。所以,“兼听”并不一定“则明”,我们应学会分辨,理智地选择,同时不忘初心。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媒体上发布信息、发表意见,如果整天都把心思放在这些声音上,你还是自己吗?太多的声音将误导你的判断,让你迷失方向。疫情期间,谣言四起,如果你选择了相信,就像曹操一样中计了。当我们选科走班的时候,会听到各种对各科学习难度的分析、对将来职业方向的预判,你是不是越听越迷茫?其实,选自己喜欢的科目、擅长的科目就是最好的,这就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成长的旅途中会出现太多的声音,若我们被扰乱了心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为何出发,忘记了要走向何处。
外界的声音太过嘈杂,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拒绝兼听。有的声音不仅是建议,更是质疑。面对质疑,我们不能轻易改变自己,活出理想的样子,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同时,也不要忘了停下来审视自己,做一些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作为青少年,我们内心共同的声音,就是健康成长。放下浮躁,静下心来阅读;放下担忧,勇敢走自己的路。倾听而不兼听,做一个听从自己内心、不被外界迷惑的人。
心怀期望,一路向上;坚定决心,把握机遇;砥砺恒心,扬帆远航。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的困难与挑战,但我们可以选择听从内心的召唤,坚持笃定,勇往直前。
【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指导老师:李国贵】
点评
作者用散文的笔调,从自我成长的角度来写对兼听的看法,在论述中做到破立结合,对兼听持批判态度,主张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本文思辨性强,拒绝别人声音的同时也要审视自己,“倾听而不兼听”,“做一个听从自己内心、不被外界迷惑的人”,体现了青年一代独立人格的强大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3922501908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