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
年轻人追求健康,应当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起,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远远好过用保健食品“补偿”损伤。
保健养生“大军”中,一股新鲜力量已然形成。中国中青年保健品市场逐年增长,规模已从2013年的297.9亿元,猛增到2020年的700.9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到758.2亿元。可以说,保健品正在成为中青年的一种“刚需”。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告诉记者,90后和00后人群对营养健康类产品关注度的明显提升,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艾媒咨询2019年调查发现,年轻网民对美容护肤的需求远远高于预防疾病, 61.3%的人为了美容护肤,希望防病的只有27.4%。“2021年中国青年对功能性保健品的关注程度”报告,细化了年轻人的购买喜好:排在关注前三名的保健品功能分别为肝肾养护、肠胃养护和抗疲劳,其中,超过三成男性首选肝肾养护类产品,28.8%的女性更关注肠胃养护。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授金宗濂,已作为保健食品评审专家二十余年。他说,年轻人很容易受到广告宣传误导。比如,“养肝养胃”的说法主要来自中医,在保健食品的功能认定上并不存在;美白排毒同样不属于合法保健功能,与皮肤改善有关的仅包括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分状况等。
更重要的是,即便被验证合格的保健食品,也只有降低疾病风险的作用,与防病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年轻人维护健康的初衷虽然值得肯定,但因认知误区,也可能白白花钱。
保健食品是否具有某一功能,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因为原料功能不等于产品功能,其中很可能存在一个原料用量的“有效剂量范围”。消费者服用保健食品时,每天服多少、吃多久会起效、可连续服用的最长时间等,都关乎安全和保健功效。
有时候,保健品吃错还可能引发不良后果。比如,有媒体报道,乱用抗生素、保健品和中药,被认为是导致药物性肝炎的主要原因,其中,保健品引起的占四成左右。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但不意味着可以随便服用。如果年轻人希望通过服用保健食品促进健康,金宗濂建议,至少应当仔细查看产品说明书。
首先,弄清主要功能,比如,保健食品或许可以缓解体力疲劳,但缓解精神疲劳的作用尚未被证实;其次,确认适宜哪些人服用,又有哪些不適宜人群;再次,严格按照推荐剂量和频次服用,且不应指望三五天就见效,通常,通便功能一周左右起效,辅助降压、降脂等,可能需要坚持更长时间。
网购国外保健食品时尤其要小心,有些产品未经过国内的严格审批,更易出现夸大宣传。
必须提醒的是,不可将服用保健食品,当作抵消不健康生活方式影响的“救命稻草”,诸如“啤酒里加枸杞,可乐里加党参”的朋克养生方式,极不提倡,不良生活方式对身体的损伤,不是保健品可以挽回的。比如,偶尔喝酒时服用“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的产品,可减轻损伤,但若时常酗酒,药物都可能无能为力。
金宗濂强调,年轻人追求健康,应当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起,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远远好过用保健食品“补偿”损伤。
摘编自《生命时报》
258650052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