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错别字成因与改进策略

2022-03-09 21:51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别字错字错别字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任务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识字写字教学作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写字时,错别字现象层出不穷。笔者针对小学生出现错别字现象做了一个文本调查,从田堡小学校小学生语文练习册和测试卷中的错别字入手,用文献研究法、文本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对错别字现象进行分析。

一、小学生错别字的调查

错别字,就是错字和别字。书写不成字是为错字,用甲字代替乙字是为别字。为了更直接、细致地了解小学生错别字问题,笔者整理了全班所有同学的作业和测试卷,从二年级抽取了30人,三至五年级分别抽取了40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调查结果及分析

错别字频频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调查中,我们从2—5年级共4个年级的测试卷,四个班共计150人的抽查中共收集到1032个错别字(重复不包含),其中二年级235个,三年级260个,四年级272个,五年级265个。我们对收集到的错别字进行了分类统计(如表1所示)。

从上述错别字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各类错别字所占比例有很大的差别。总体上看,错字占43.88%,别字占56.10%,别字比例高于错字比例。在错字类中,笔画类错误较多,笔画错误又以“笔画减少”为主;在部件类错误中,以写错部件为多。在别字类中,以

音同的别字最多,其次是形近的别字。

二、小学生错别字形成的原因

1.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局限是错别字出现的重要原因。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6~12岁,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认知汉字具有阶段性特征,即遵循由字音、字形到字义的顺序,形似、音近、义近、音形两近都是产生错误的原因:汉字的字形相似,只有局部笔画不同容易写错,如“如火如荼”的“荼”字会因为下半部分少一横而变成“茶”字,“誊写”的“誊”容易写成“誉”;两个字的读音相同容易误写,如“川流不息”的“川”字,一不小心就会写成穿衣服的“穿”,重叠的“叠”字误写成风云迭起的“迭”字。两个字的意思相近,略有不同也容易写错,如“擅长”的“擅”误写成善良的“善”,掠夺的“掠”误写成侵略的“略”。两个字的字音相同,字形相似,更容易误写,如“急躁”的“躁”误写成“燥”,“松弛”的“弛”是弓字旁,误写成马字旁的“驰”。

遗忘也是小学生不能正确识记汉字的重要原因。在初步识记完成的同时,遗忘也就开始了,而且在学习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得比较快,经过较长时间的间隔后,遗忘渐趋于缓慢。学过的字如果不能做到及时复习,就会迅速被遗忘。

写错别字的原因还有一种是负迁移,在学习“底”和“低”时,发现两个字中的“氏”下面有一点,那么,再写“纸”时学生就会错误地在“氏”下面加一点……最后,错别字的出现与学生的思维定势也有关联,如学生在写“湖畔”的“畔”字时,容易将左部件写成了“氵”。

2.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

笔者发现学生做作业的习惯、态度等都与错别字有关联,错误率高的学生都存在以下不良习惯:

首先是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小学生没有养成专注的习惯,还有一些小学生可能经常处于一些嘈杂的环境中,养成了不专心或东张西望的习惯,在书写方面常常表现为减掉笔画,加上笔画或写一半就不写了。

另外,小学生在做作业时,好胜心驱使和完成作业就能玩的诱惑,让他们想要加快速度,所以小学生在做作业时只求速度,不求正确,当遇到不会写和不认识的字时,又不能认真耐心地分析或查字典,这样错别字就产生了。

3.教学方面的原因

小学阶段,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教师的教学方法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安排不当或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兴趣,不能对难认、难写、易错的字进行细致指导,学生就很容易出现错别字。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音形义结合的识字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汉字的特点和构字规律,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起来,把识字与认识的事物结合起来,把识字与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教师如果没有掌握构字规律,音形义结合力度不够,这样都会导致学生错别字的出现。

4.教材方面的原因

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认识的生字缺乏有序性,大量生字都是随课文出现的,学生往往要先学合体字,再学组成该字的独体字,这就增加了识字的难度。到了二年级,识字的难度增大,字的结构也逐渐复杂。如果沒有良好的方法并经常复习,错别字的出现就在所难免了。

三、减少错别字的策略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书写。铅笔字是小学生正式接受写字教育的开始,是低年级写字的重点。教师在教写字时,不仅要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以及运笔的方式,还要教学生使用田字格,指导学生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和笔顺规则。让学生把字写端正,多写多练,为以后的写字规范化奠定基础。

2.教师探究汉字特点

利用学生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和汉字的构字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汉字符号和直观可感的图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汉字。

在识字教学中加入部件的内容,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准确地掌握汉字,这是因为汉字的结构有规律性,一些基本的结构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组合到一起,就可以构成大量的汉字,那么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结构单位,就能够在识字的过程中更方便地驾驭他们的组合单位。

3.依据特点进行识字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运用规律,精心组织教学,采用直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都可以让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错误率也能够大大减少。平常还要注重加强训练,练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识字与阅读结合,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渗透识字教学等等。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辨析、巩固、运用所学的汉字,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师熟悉教材编排特点

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让学生可以把识字及时地运用到阅读中去,满足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字,增强语文学习的乐趣。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材中课文的实际入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社会各方面加强规范用字

在社会中,要加强规范用字,提倡做文明人,写规范字,严厉杜绝汉字的滥用,尤其是在杂志期刊等学生接触比较多的地方,都要尽量避免错别字的出现,使学生处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

(王果凤 平凉市静宁县四河镇学区)

3444501026573

猜你喜欢
别字错字错别字
诗嘲错别字
易错字 来提醒
错别字的自述
错字在身边
60秒找错字
《兰亭集序》中的“错别字”
60秒找错字
《兰亭集序》里别字多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我与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