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伟
当人们看到一位总统候选人跟他们一起吃饭,或者吃当地食物的时候,人们对他会有更好的认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要事”,而对美国政治人士来说,吃饭更是“兹事体大”,特别是在竞选期间。吃什么、怎么吃,展示的不只是个人喜好,更说明了候选人是谁、想要吸引哪些选民。
2021年纽约市长竞选,候选人之一、华裔企业家杨安泽就在竞选期间频频在社交媒体上晒自己吃各类美食的照片。《纽约时报》就此发文称:“想当纽约市长?馄饨和鸡翅都很重要。”
为了竞选,杨安泽在纽约市唐人街吃馄饨、葱油饼,在曼哈顿下东区吃酸黄瓜,在布鲁克林湾脊区吃比萨,在布朗克斯区亨特角吃多米尼加菜。杨安泽的竞争对手玛雅·威利也不甘示弱。她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自己和皇后区区长理查兹在当地小餐馆“皇后恶霸”一起吃“美味鸡翅”的照片。
在纽约市不同地区吃代表不同种族文化的饭菜,除了给疫情期间生意不景气的餐饮业做推广外,更重要的是吸引相应族群的选民。据统计,纽约市白人占总人口的42.7%,非裔占29.1%,拉美裔占24.3%,亚裔占13.9%(注:部分种族统计重复)。
显然,美国政治人士早已深谙“美食选票路线图”,吃什么可以帮助参选人打造“人设”。1956年,艾森豪威尔在竞选连任总统时播放了一条自己喝可口可乐的广告,把自己塑造为普通美国人的代言人。特朗普喜欢吃汉堡喝可乐,特别是麦当劳的“巨无霸”。他还喜欢吃红肉,特别是大块、全熟的牛排。这种喜好很符合“大龄”美国人的饮食习惯,也受到美国“白种怒汉”的青睐。调查显示,相较于其他类型选民,特朗普在没有大学学位的白人、郊区选民、40歲以上的中老年之中,支持率更高。
对政治人士来说,怎么吃也是个不能小觑的问题,一不小心就会引发选民反感。比如,2014年,刚当上纽约市长两周的白思豪在吃比萨时用了刀叉,引发“刀叉门”事件,有人甚至因此要求弹劾白思豪。在纽约人看来,比萨不管多油腻,都要用手抓着吃,用刀叉吃的方法“很不纽约”。1976年,福特总统访问圣安东尼奥市品尝墨西哥玉米粉蒸肉时,将裹着粉蒸肉的玉米叶一起吃了。这件事情被称为“墨西哥玉米粉蒸肉大事件”。时任圣安东尼奥市市长科克雷尔调侃说,显然总统没有拿到如何吃玉米粉蒸肉的简报。
除了各个种族的特色食品外,美国各地也有不同的美食。在总统竞选期间,想要引起南卡罗来纳州民众的注意力,最好尝尝当地的鱼;想要拉近和艾奥瓦州选民的距离,当地的牛排或者玉米热狗是不错的选择。有学者表示,当人们看到一位总统候选人跟他们一起吃饭,或者吃当地食物的时候,人们对他会有更好的认识。
摘编自《环球时报》
1134501186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