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百年发展的实践总结,也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发展方向。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可以说,新发展阶段,既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进程、实现大跨越的阶段。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几个重要问题,对于我们在新的征程上明確任务、不断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新发展阶段是面临两个大局交织下的阶段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我们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和平的国际环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现实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发展规律使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我们统筹两个大局的思想武器,又是在统筹两个大局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理论。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发展大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历史发展中之必然,需要我们把这两者统一起来认识,系统把握两个大局的互动性、规律性,增强胸怀两个大局的自觉性、主动性。
当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实现,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同时,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筹两个大局,就要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有利条件。
纵观人类历史,世界发展从来都是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历史交汇期我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可以说,这四个“既要又要”,是我们统筹两个大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情况下,这一论断更为我们提供了洞悉大势、透视本质的思想指南。总之,认识把握好新发展阶段,一定要自觉置于两个大局下,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自觉地把握这一点,才能让我们对新发展阶段的规律性认识更深入。
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量的积累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是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相结合、历史必然性和发展阶段性相统一的统一论者。发展都是有阶段的,这是规律使然。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的总和往往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发展社会主义不仅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而且是需要划分为不同历史阶段的过程。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称作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而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则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作第一阶段。后来列宁具体解释道:如果我们问一下自己,共产主义同社会主义的区别是什么,那么我们应当说,社会主义是直接从资本主义生长出来的社会,是新社会的初级形式。共产主义则是更高的社会形式,只有在社会主义完全巩固的时候才能得到发展。
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既是物质和精神生产积累的阶段,也是制度探索巩固的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序曲篇章。毛泽东同志指出,“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结合我国实际,他认为社会主义发展也是有阶段的。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他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这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论思想,成为我们后来提出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思想基础和来源。
邓小平同志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出发,结合我国实际认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到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本身的认识过程,也是实践总结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强调:“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邓小平同志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步骤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从巩固、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上看,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新发展阶段是努力完成历史宏愿的阶段
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我们要在此基础上续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这是新发展阶段的任务,也是特征,更是责任。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发展到这个阶段是我们遵循发展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奋斗出来的。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绝对贫困问题,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党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未来30年将是我们完成这个历史宏愿的新发展阶段。
1954年,周恩来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又在总纲中强调:“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来又把“科学文化现代化”表述为“科学技术现代化”。1963年周恩来同志提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同志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制度联系起来,他指出: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这就又回到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了。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就比较明确和具体地表述了“三步走”战略。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了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的目標。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这是在党代会报告中第一次对第二步目标进行了延伸表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强调“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〇一〇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可见,这对第二步目标进行了丰富,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且,是作为一个阶段来表述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则明确指出:我们已经朝着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可见,目标越来越明确,在实践中也越来越丰富完善。这也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此作了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且,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际出发,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提出两个阶段的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实际上是把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提前了15年,并规划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过程的集合,过程发展是有阶段的。实践证明,对不同阶段认识越清晰,我们的任务才会更明确。
新发展阶段是向更高阶段迈进的阶段
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阶段,也必然迈向更高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新时代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来认识。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从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来认识理解;要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个“根”和“魂”上,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经济内涵和政治要求;要从问题导向出发,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高质量上下功夫;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敢于面对发展中的复杂问题和矛盾,尊重、利用规律,不断增强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起来的意识,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就要求我们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加强改革前瞻性研究,把握矛盾运动规律,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既是我们认识为何发展、为谁发展、如何发展、靠谁发展的世界观,也是指导我们做好具体工作的方法论。
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继续把握好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新特点新任务,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盯解决突出问题,提高改革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这是责任和要求,更是使命和擔当。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充分发挥在推动发展上的强大的政治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59150190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