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闻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协同育人不仅有利于向学生灌输无私、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也让学生有机会放眼世界,提高专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可以起到增加社会就业的作用,让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协同育人视角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规则意识。协同育人要在国家的控制和引导下进行。本文将创新创业管理策略与法治教学相结合,探索通过协同育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就业指导路径研究。
协同育人是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相关教育部门组织有关企业与高校共同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项目。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协同育人的机制下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目的是向年轻人灌输社会责任感、规则意识、无私意识等,整个过程包括统筹、调度、指导、评价,拥有一整套激励机制、监管机制和长效机制。监管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实施高效、有限的目标管理,包括设定目标、制定政策、实施和监控教育活动过程以及评估教育活动。激励措施主要包括绩效标准,经过更加具体、详细的教育活动以提升大学生的对外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长效机制主要指教育活动只有始终如一地坚持,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才能创造规模效应,同一教育活动运行次数越多,运行环境越好,运行阻力越小,运行成本越低,从而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协同育人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协同育人具有加强学生教育活动的功能,按照当前教育理念,全面定量化学生教育活动,必须与时俱进,更好满足受益群体需求,促进国家治理和社会和谐[1]。二是协同育人视角是新时期高校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各领域人才需求持续增长,高校教育改革的意义在于培养德才兼备、专业技能强的专业人才,是高校践行德育和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途径,符合学校教育的要求和社会现实对学生发展的重视。三是协同育人视角满足新时代青年自我发现和成长的需求,满足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其独特的规律和个体需求,应全面发展思想,提高学习质量。在协同育人视角下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关注社会现实,帮助青少年进一步提高自我认知和社会意识。
创新能力表现为发现和解释科学,是建立在一个人对过去和现实情况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表现出创新思维转移能力,可能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创新创业能力是通过资金、技能和思想,抓住机遇,推动和拓展经营管理模式的过程,教育创新与创业并重,有利于将创新转化为商业模式,注重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的价值观[2]。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全面开办,高校创新创业园和创新创业孵化器规模不断壮大,影响力不断扩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扩展,并提供资助启动资金,部分高校设立了大学生支持启动基金和启动投资子基金,拓宽了高校资助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渠道。
近年来,在学生入学时,高校就会为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情况。让学生对自己的事业有明确的规划,确定努力方向,适应社会要求。因此,就业指导让学生发展洞察力,全面了解创业就业问题,准确把握就业形势,提前做好就业准备。
现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大多侧重于就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而协同育人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则是一个立体的课程体系。学校将就业体系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打造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就业指导模式,促进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就业形势,提高对行业的认识。学校将创新创业课程与就业教育课程相结合,提供专业知识库、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促进学生获得创业知识,不断提升就业观念[3],拓展学生就业范围。
协同育人教育活动要求所有参与者共同参与团队建设,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就业的影响主要如下:一是增加独立性和自信心,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与就业方面缺乏自主性和自信心,在教育活动中,尤其是在协同育人教育中,所有参与者应共同为理想奋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在实践能力上,协同育人活动丰富多彩,让大学生有机会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应用所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规划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二是协同育人教育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最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经验,提高了学生的才能,这样既磨炼了勤奋就业的良好品质,又使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面对未来创新创业时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实践表明,具有相关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活动经验的学生与没有活动经验的学生在创新创业、自我展示、外向性、团队合作、责任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学生在不同时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将导致其就业能力存在差异,长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活动将显著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没有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活动经验的学生在就业中对他人的依赖大,在就业思维、团队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前景等方面存在短板。协同育人对学生加强思想引领,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作用显著。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的现状如下。
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高厅〔2012〕4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就业水平。如果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太简单,往往不能与所有学生的利益对齐,导致学生参与度低,参与积极性差。如果就业指导活动只是简单的现场实践,会导致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混淆了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从而对活动或就业失去兴趣,破坏了良好发展机会。
为了增加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协同育人视角下,创新创业活动的教学内容只注重创新创业理论,忽视了对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虽然创新创业志向很高,但没有实践经验和感悟,导致创新创业停留在概念设计上,缺乏实用性和使用范围。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普遍偏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依然存在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大学生单一形式的教育活动影响学生对创新创业环境的理解,难以全面了解社会形势,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往往是一个获得利益的过程,是以产品的形式出售知识和思想并获得相应的利润,但目前相关教育活动并不追求利益,导致教育活动的功能被大大削弱。
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活动的过程对应于社会学习理论要素的过程,要兼顾活动形式和使命任务,加强对协同育人视角下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的引导,为学生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选择受社会环境影响,离不开社会实践。学生参与意愿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以活动形式宣传和动员、有目的地开发和创新流程,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共同价值观,创新思维能力,对接创新创业与就业需求,整合资源要素。高校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容易获得多层次的自我感受,激发积极情绪,还可以得到学校的认可和社会的认可,有助于提高学生活动中学习的效果[4]。
加强对协同育人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引导要减少由教师主导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一般活动能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水平。因此,明确学生管理教育活动,特别注意活动过程中的创新和调整,强化创新思路,改进活动设计、活动策划、创新招募方式、教育动员方式、宣传方式,构成学生服务活动流程、活动策划、学生招募、学习动员、活动开展、汇报与反馈5个模块,形成相互关联、封闭流程,再加上创新创业意识,使活动的组织开展水平和活动效果呈螺旋式增长,有助于提高学生管理协调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此外,鼓励学生自我规划并与其未来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以加速学生的专业化学习进程,并为创新创业做好准备。
协同育人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鼓励大学生与具有优秀就业态度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合作伙伴和组织建立联系,深化提炼创新理念。在此过程中,培养探索精神和问题意识,增加对教育活动的兴趣。通过接触各种活动组织者和服务设施,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实践提高个人适应能力、个人语言能力。无形中掌握沟通方式,增强与学生组织内外成员的沟通效果,了解合作伙伴的想法和需求,不断提高团队合作的有效性。探索满足学生创新创业需求的途径,做好创新创业教育[5]。针对协同育人视角下教育活动范围太广、不专业的问题,高校可以优化服务内容和遴选程序,也可以在学生专业展示能力的框架内,让部分学生深度参与教育活动。
现代大学生应该有历史责任感,从自身的角度谋求自我发展,用创新创业热情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为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贡献。从这个角度看,自觉地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创新意识内化,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通过协同育人,培养多元意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参与教育活动可以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鼓励学生利用专业优势,结合自身特长,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创新创业意识。
积极推进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多边合作,接受政府支持、社会救助和企业援助,努力营造政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教育环境,选拔行业合作专家,打造创业孵化教育模式,互利共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依托3D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提高学生就业率。此外,为更好地贴近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将其与学生真实需求有机匹配,开设相关课程。例如,我国部分高校建立了相关就业信息网络平台等。
协同育人教育活动增加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机会,扩大了社会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开辟了新的创新创业和就业机会。学生通过社会活动体验,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尽快适应社会。但目前很多教育活动重复且技术含量低。应在协同育人视角下,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路径,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有更大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思考教育活动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