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佟佩颖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聂 彤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副教授(通讯作者)
2020 年8 月,国家发布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文件中提出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充分利用居住社区内空地、荒地及拆除违法建设腾空土地等配建设施,增加公共活动空间[1]。2021 年8 月,住建部发布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要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加强修缮改造,补齐城市短板,注重提升功能,增强城市活力[2]。同年,随着生育政策的进一步优化,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中国家庭普遍具有隔代抚养文化,即老年人帮助家庭抚养孙辈[3],老幼共同使用社区室外公共空间将成为趋势。社区中的公共空间改造方向已经由单项的“老年友好”“儿童友好”转变为更为包容的“全龄友好”向。
青岛的老城区建设年代较早,其中的居住社区存在设施不完善、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等突出问题。针对此现状,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青岛老城区有限的空间及条件下,如何提升居住社区建设质量,尽量满足弱势群体的身心需要,增加各个年龄段的代际沟通,提出现实可操作性的社区室外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
青岛老城区中规划布置公园绿地的区域难以覆盖附近所有居民的步行域,因此居住社区周边的室外公共空间成为居民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为了进一步对更新提出有效策略,对青岛老城区中的社区室外公共空间进行分类及现状分析,明确现阶段存在的不足。
根据使用者及空间形态的区别,笔者对青岛老城区常见的室外公共空间进行了如下分类(表1)。
表1 青岛老城区室外公共空间分类总结表(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对青岛老城区西北部区域的室外公共空间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封闭式的室外公共空间分布广泛且面积较小;半开放式面积较大但分布较远;灵活节点式面积较小,分布零散。流线式的室外公共空间虽然在老城区广泛分布,但是普遍品质不高。另外还有一些街区建筑及违章搭建过于密集,室外公共空间几乎消失。
1.2.1 空间匮乏
由于房屋间隔较近,有些街区缺乏室外公共空间,不仅居民缺乏活动的空间,停车及出行也成为难题。街区中一些20 世纪80 年代后建设的住宅,裙房外墙距离道路仅余人行步道的宽度,而承担交通功能的裙房屋顶区域没有进行利用。而在常见的室外公共空间中,半开放式所占面积较大,但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大部分此类空间不对外开放,周边居民的体育活动场地减少。同时,老城区部分区域为保证机动车道的宽度,只保留了道路一侧的树木及人行步道,缩减了流线式的社区室外公共空间的面积。
1.2.2 环境失序
城市中的老城区由于基础设施修建年代久远,室外公共空间面积较小、缺乏无障碍设施及活动设施等硬件问题,限制了居民使用室外公共空间的行为。未经修缮的区域存在地面铺装破损、违章搭建占用公共空间、卫生状况堪忧等问题。这类环境问题导致居民使用社区公共空间的时间缩短,也造成了出行的不便。老城区由于市政规划实施较早,部分市政管线的铺设难以预测未来的发展走向,随着城市的建设,大量管线堆叠交叉,造成老城区室外低空环境的破坏。部分老城区中树木茂盛,与管线交叉,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青岛的老城区正在面临转型发展的阵痛,社区中建筑老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大量原有居民迁出,流动人口涌入。老城区中的社区工作难以开展,社区缺乏活力,稳定性变差。营建全龄社区的意义,正是为青岛老城区的振兴与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的重要一环。
“全龄社区”的理念起源于20 多年前提出的全龄住宅,目的是为适应各个年龄段的居民的生活需要,可以为其在动态的时间周期中提供相应的空间环境及设施配套[4],进而维持居民生活幸福稳定,实现原居安老。与此同时,社区整体人口流动性平稳,安全性高。全龄友好向的社区公共空间应当具有以下几点主要特征:公平性、灵活性、可达性好、安全性和舒适性。公平性追求的目标是为各个年龄段的居民创造适合的公共空间;灵活性是指空间可以适应多种人群的需要;可达性好及安全性则需要考虑到出行不便的居民及弱势群体的使用需求;舒适性可以确保空间能够长久有效的利用[5]。对于青岛老城区中社区室外公共空间,最大程度整合现有的资源,以针灸式的更新来有效营建,能够有效促进居民邻里和谐,改善居民生活氛围。
2.1.1 居民日常活动特征及需求
社区室外公共空间连接了住宅及其他功能建筑,是居民日常使用的重要区域,居民日常使用需求也是社区室外公共空间需要重点考虑的要素。根据扬·盖尔在其《交往与空间》一书中所述,室外公共空间主要承担了居民的三类活动: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6]。必要性活动包含居民的通勤出行、购物出行、交通工具停放、等候等行为;自发性活动包含居民的散步、锻炼、休憩等行为;社会性活动包含居民之间的交谈、儿童游戏及社区组织的活动等行为。考虑到这些需求,补齐居民的必要性活动的室外公共空间的不足,改善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所需室外公共空间的环境即为更新的要点。
2.1.2 弱势群体活动特征及需求
社区公共空间需要特别考虑到幼儿、老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使用的情况,通过营造舒适安全的环境,保证其身心健康。幼儿的身心较为脆弱,对外界的认知不明确,活动时需要有人跟随。儿童活动的区域需要确保儿童的安全,并设置多元化的活动设施,为儿童增加探索性活动的机会。周边区域应当灵活地增加一些其他的休闲设施供儿童的看护人使用。老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活动区域应尽可能靠近居住地,并且设置大量休憩设施供老人休息、社交使用。残障人士的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公共空间应当方便易达,休憩设施中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其进入参与社交等活动。
2.2.1 基础设施修缮
老城区中存在的私搭乱建行为,需要城市建设部门予以监督拆除清理,将原有的室外公共空间还原。对于半空管线的混乱,市政部门应当落实市政管线入地的改造方案,还老城区室外公共空间一片整洁安全的半空。基础设施的修缮还应当包括对地面破损的修复、绿化的维护以及户外照明的改善。在更新老城区的室外公共空间时,无障碍设施可以保证老人能够容易到达室外公共空间进行活动,也能够通过室外公共空间前往目的地。对于一些高差较大的区域,可以增设升降机等机械以提供出行的便利。
社区室外公共空间还需要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但在老城区中,汽车基本只能进行路面停车。因此在改善室外公共空间环境时,应当关注立体停车设施建设的可能性,对人车进行分流。同时增加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增设充电桩等必要设施。
2.2.2 增加休憩区域
限于老城区可利用空间较少的现状,对一些建筑物的公共屋顶加以利用即可成为居民就近的节点式空间,对一些封闭式的公共空间进行区域划分也可成为建筑使用者共享的活动场地。对于一些较为流动的灵活节点式室外活动空间,增加露天的桌椅可以方便在此活动的居民。一些面积较大的固定节点空间,通过进行小面积的绿化以及设置遮阳设施,采用防滑防眩光的地面材质,能够改善室外活动空间的微气候,增加居民使用舒适度。节点周边就近设置公共厕所,可以有效提升居民的活动体验,延长室外活动的时间。对于流线式的室外公共空间,可以通过增加户外座椅或树池等方式,方便休憩。
2.2.3 老幼同享的活动空间
常见的室外活动空间的设施多为集中设计,成年人和儿童分别布置。在老年人隔代抚养的情况增加时,应当在室外活动场地中同样注重老年人的需求。将成年人的健身设施和儿童的游乐设施相邻放置,使老人或家长可以在关注儿童活动的同时进行自己的活动。考虑到场地较为局促的老城区中,在保证一个较为完整的活动区域后,可以在一侧设置模糊年龄层面的景观墙和地面标识,形成半开敞式的活动空间。在场地四周种植树木遮阳并设置休息区域,保证视线交流,也能够满足各个年龄段的使用需要。在社区室外公共空间中设置一些可以共同参与的体验区域,如社区画板、共享菜园、小型舞台等,由社区组织居民参与活动,能够提供居民间交流合作的机会,也可以进行信息的展示和传播。这一类体验区域可以有效减少代际沟通的难题,提升社区居民的活力。
2.2.4 缓行系统的构建
老城区中街区面积较小,路网密集,流线式的室外公共空间分布广泛。原本适合步行的街区尺度要满足机动车的行驶停放需求,导致步行区域的缩减。构建缓行系统可以提供周边没有公园等绿地情况下居民散步的场所。老城区中的缓行系统需要连贯的人行步道,可以选择车流量较少的小型街区,适度扩大人行步道,铺设健身步道,并结合步道设计景观绿化带,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
本次更新策略选择分析的案例区域为青岛市市北区即墨路街道陵县路社区甘肃路小区前的灵活节点式室外公共空间(图1)。陵县路社区位于青岛市北区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中,该街区存在一批建设于20 世纪20 年代的历史建筑,同时也存在一批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后的多层住宅。街区内建筑密度较大,加建改建的部分繁多。由于室外公共空间的缺乏及环境不佳,居民的日常活动受到影响。随着老城区更新进程的不断推进,一批居住在棚户区的居民搬离,目前陵县路社区主要的住宅集中在甘肃路小区附近。
图1 所选室外公共空间区位(图片来源:作者改绘自百度地图)
陵县路社区周边及内部有一定的体育活动场地。北侧上海路小学北校区内部设有小型体育场,并布置有一些健身器械,在学生不上课的期间开放向周边人员使用,但受到疫情的影响目前暂不对外开放。陵县路社区向南沿清平路前行约300m 即为青岛工人体育场,北向不到1km 即为青岛第二体育场(图2)。受到起伏的地势的影响,周边的户外活动场地的可达性较弱,主要承担的功能为体育锻炼,缺乏儿童活动设施且不能全天候开放。因此合理改造就近的灵活节点式的公共空间,营造就近的全天开放的社区室外公共空间十分必要。
图2 所选室外公共空间周边室外公共空间分布情况(图片来源:作者改绘自百度地图)
甘肃路小区为七层住宅,临街而建,东西南三面朝向道路。甘肃路小区除首层商铺外,面向上海路所有单元的单元门均通过上海支路开口的一小片室外公共空间进入,居民日常出行均要通过该空间。上海支路向北起坡,小区的公共空间距离上海支路有约2.4m 的高差,通过台阶相连。台阶宽约1.8m,中间有0.3m 宽的坡面方便自行车进入。空间由挡土墙及住宅楼围合而成,呈现东西狭长的下沉院落形式,长约29m,宽约5m。北侧围墙外凸,形成了一个小院。公共空间内部由红色广场砖铺地,西北侧较为宽阔的区域设有一个高约0.9m 的花坛,内部种植有少量植物。公共空间中架设有一根电线杆及三根暖气管道支柱,将原本不大的空间分割得更加零散(图3)。
图3 甘肃路小区公共空间现状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自摄)
作为小区居民日常出入的必经区域,甘肃路小区的公共空间出入口狭窄,台阶坡度较陡,不适合腿脚不便的老人出行;同时居民推行自行车、电动车进入其中时也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隐患。该公共空间中存在大量的加建行为,侵占了其他居民的活动范围,破坏了小区的整体风貌。大量杂物堆积在公共区域,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甘肃路小区的公共空间中基础设施缺乏,夜间照明存在一些暗区。空间中没有设置公共座椅、自行车棚等公共设施。空间内部绿化较少,现有的花坛高度较高,不具备休憩的功能。并且由于地形的问题,本空间在午后时间就难以受到日照,导致花坛种植的植物长势较弱。
3.4.1 居民活动特征
小区内部的居民构成主要为舰队后勤相关的人员,退休老人居多,文化水平较高。根据对社区人口的调研及问卷调查,该小区常驻老人人口占比较多。该小区面向上海路的首层商铺中设有托管班,因此实际在此处活动的儿童较多。甘肃路小区的空置率并不高,由于靠近学校,也有一些年轻的家长搬入本小区居住。除了上海路小学北校区的学生外,甘肃路小区外的居民通常不会前往本空间进行活动。
根据对居民的访谈调研,除上班的通勤人员外,甘肃路小区的室外公共空间中有三类比较突出的居民活动特征。不负责看管幼儿的老人,通常经由此处前往购物,并在此处或在小区外部人行步道上交谈。小区内居住的幼儿,早上会在此处进行户外活动,或被抱着经由此处前往具有活动设施的区域活动;幼儿的看护者一部分是年轻的家长,一部分是老人。上海路小学北校区的部分学生也是该空间的使用者之一,学校放学或托管班下课后,时常有学生在此处追逐打闹。
3.4.2 甘肃路小区室外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
根据以上的活动特征研究,不难发现当前的公共空间使用者主要是附近下学打闹的学生,而其他人员基本上很难使用并且也缺乏其他的活动区域。为了更加平等有效地利用这一灵活节点式空间,其他年龄段的人员需求也应当成为指导更新策略的重要参考。居住于此的老人缺乏可以坐下休息、社交的休闲区域,对于看护幼儿也需要一定的设施。小区中的幼儿需要一些安全、舒适、灵活的空间,保证他们的活动量,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周边的学生可以在放学后前往这个空间体会到更有趣味的活动,减轻家长的负担。小区中的上班人员也需要一定的社交空间,同时也需要留有停放自行车、电动车的区域。
3.5.1 基础设施
甘肃路小区中的室外公共空间中的管网及电杆,需要配合市政进行管线下地,从而维持本空间的完整性。由于高差和尺度的限制,无法在本空间中设置机动车停车位。老城区的居民使用非机动车比较频繁,为改善甘肃路小区居民无处存车的问题,在本公共空间中增加了车棚的区域。车棚能够为居民存车提供遮风挡雨的区域,减少随地存车对公共空间氛围的破坏。车棚位于院落尽头,顺应居民推车的动线。使用玻璃顶避免对一楼住户的采光造成影响。增加公共空间中的照明设施,设置路灯及景观灯两类,保证照明的同时可以丰富夜间景观的层次感(图4)。
图4 甘肃路小区微更新平面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5.2 无障碍设施
甘肃路小区的对外出入口楼梯不适合老人出入,也不宜推行自行车及电动车。因此将小区的出入口拓宽至2.1m,增加坡道并对坡段进行防滑处理。坡道靠近墙的一侧设有宽0.6m 的台阶方便快速行走,同时也方便推车的居民进入。为了保证老人的出行方便,拆除现有的加建部分后,为其增加无障碍升降机,方便老人及残障人士出入(图5)。
3.5.3 游憩社交空间
甘肃路小区中的公共空间呈现长条型,因此可以选择顺应这一特征为公共空间中增加地景植物,丰富绿化。将甘肃路小区的公共空间中的红色地砖重新铺设,并处理地面的高差问题,在不影响通行的部分留出铺设耐阴耐践踏草坪的位置。游憩社交的空间设于北侧的小院子及旁边的挡土墙处,能够最大程度接受日照。该部分提取了青岛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风貌,以线型折廊及阳光房的形式组建可以满足老幼共同活动的公共区域。在内部设置儿童玩耍的设施,方便家长在休闲社交的同时进行看护(图6)。
图6 老幼同享活动设施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5.4 活动区域
靠近楼宇的区域中存在一处消极空间,居民前往的可能性较小,不加以利用就可能成为破坏整体风貌的死角。将此处改为小区中的共享菜园,可以供小区中的老人或儿童申请体验。共享菜园的设置可以丰富老人的生活,也可以为小朋友提供体验区域,增长阅历,进而解决代际沟通的难题。同时,由居民参与的共享菜园可以减少维护的难度,维持室外公共空间的绿色生态。
现今青岛的老城区中,人口老龄化意味着社区中居民的身心健康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怀,而老城区复杂的人口结构意味着需要考虑到更多年龄的人的使用。既有的社区室外公共空间零散、设施缺乏、动线混乱、配建不均衡的问题大量存在。通过分析社区室外公共空间的类型及面临的问题,总结适用于老城区的更新策略。并参考现有居民群体的活动特征,对老城区的现有公共空间的更新策略进行分析。这一举措能够提升社区公共空间的利用效能,营建全龄友好向的社区公共空间体系,保障老城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活动需求,促进居民沟通交流,减少代际沟通问题。未来还应当关注社区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立,探索老城区振兴的内在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