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赵焕庭:奋斗是一辈子的事

2022-03-08 14:26晨光
新天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航道南海研究

晨光

2022年元月12日凌晨4点,87岁的赵焕庭就起床了,稍事洗漱后步行来到离家不远的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工作。

从2003年退休到现在,除了特殊情况,赵焕庭每天凌晨4点30分都会来到办公室开始工作。近20年来,赵老保持着一天4个时段的工作节奏:凌晨4点30分到7点30分,上午8点30分到11点30分,下午3点到晚上8点,晚上8点30分到10点30分。

赵焕庭曾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下称“南海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他而言,读书、研究就是他的生活,用了多年的办公室从没装修过,墙壁斑驳、桌椅古旧,还有一摞摞泛黄的书籍和资料。

赵焕庭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科研工作,建立了中国第四纪珊瑚礁地质研究的典型剖面,为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正是这份永不懈怠的工作热情,让赵焕庭在77岁之际获得广东省和国家科技进步奖。

赵焕庭出生在广东江门市新会县,两岁时,日本人占领了他的家乡,赵焕庭随亲人辗转逃难到香港、澳门,直到7岁那年,才随家人回到家乡。上小学时,赵焕庭从课本上读到詹天佑建设京张铁路的事迹,被科学家的报国精神深深打动。1955年,赵焕庭高中毕业,国家刚推出第一个五年计划,赵焕庭听老师说国家急需勘测方面的人才,便毅然报考了中山大学自然地理专业,并被顺利录取。从此,赵焕庭与海洋打了一辈子交道。

1956年8月,赵焕庭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掌握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锻炼好身体,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力量乃至生命献给党。

大学毕业后,赵焕庭积极投身工作,很快崭露头角。1973年,有着地质地貌学研究基础的他被调入中科院南海所地质室海岸组工作,负责海岸港湾港口航道工程泥沙回淤调查以及珊瑚礁、红树林的研究。随后,赵焕庭参与了历时5年的黄埔港通海航道分段调查研究,为航道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当年航道没有整治前,只能进去7000吨的轮船,经过5年分段治理后,十几万吨轮船进港畅通无阻。

2003年,赵焕庭退了休,但他从未考虑放下工作享受生活,仍做着相关的学术课题研究。赵焕庭觉得自己研究了一辈子的海洋,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是一笔财富,退休后就此放下太可惜了。因此,他仍保持着一天10多个小时的工作节奏,而且身体特别硬朗。别人问他养生秘诀,赵焕庭说:“我没啥秘诀,有乐于为之奉献的事业,平时注重午睡,再散散步就行了!”

有时,老伴约赵焕庭出去逛街,赵焕庭以工作忙为由拒绝。老伴嗔怪他像个苦行僧。赵焕庭笑着说:“工作就是我的乐趣,我要把攒了大半生的学问都献给国家!”

赵焕庭每天都在查找科研资料,与同事们研究课题,退休后,他在研究中不再唱主角,而是甘当年轻人的铺路石,他科研资料掌握得比较多,很乐意把自己的文章和书作为年轻人的课题成果。

有人问赵焕庭为啥这么拼?他说:“我的生活在别人看来很单调,只要国家还用我这个才,我就乐意去做!”84岁那年,赵焕庭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他开心地说:“研究成果有助于国家让我很欣慰,我沒有白来世界这一趟!”

赵焕庭几乎走遍南海的每一片海域。为了把自己一生的研究成果奉献给社会,时下,他正与同事合作撰写《南海国土环境资源与开发》一书,全书逾百万字,其中详细介绍了南海概况、南海国土自然资源与开发、和谐南海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目前,赵焕庭的新书即将出版,这本有关南海的“百科全书”,不仅对南海科研有重要意义,对他本人也是意义非凡,他把这本书看作这辈子科研生涯的总结,希望年轻科研人员能踩着他的肩膀奋力前行。

2021年,赵焕庭被评为新华网、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21”第二季度网络感动人物。获得这个奖项,赵老激动地说:“我经历过国家羸弱的阶段,现在是科学报国的最好时期!奋斗是一辈子的事情,一点也不能松懈,一定要持之以恒!”

猜你喜欢
航道南海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北海北、南海南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航道
南海的虎斑贝
我国首条40万吨级航道正式开建
我国首条40万吨超大型航道将迎来开工建设
锦州港拟定增逾十四亿元扩建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