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华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宣传部,江苏 南通 226007)
我国职业教育从规模急速扩张,转变为向内涵建设求质量;从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和具体实践经验,到着手构建中国特色和中国话语体系的理念与模式,这个过程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必经的 “阵痛期” ,也是我国从职教大国走向职教强国的必由之路。 “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 是当前职业教育政策文本中的一个热词,最早出现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强调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1]” 。2022年,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近年来,围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国家层面推出了一系列 “组合拳” ,无论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还是《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新《职业教育法》的颁布等,都契合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这一主题。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领域、新命题、新要求。
职业教育适应性是适应性这一概念在教育学范畴的延伸和应用。职业教育适应性指职业教育体系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在目的、功能及发展逻辑上随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变化,体现职业教育内外部关系的本质和基本规律[3]。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创新赋能的关键。习近平同志兼任闽江职业大学(现闽江学院)校长时就把 “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 作为办学理念,提出把 “四个服务” 作为根本要求,践行 “全人” 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阵地、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先进载体,其适应性必须符合社会需求逻辑,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受教育者多样化发展需求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的类型价值、社会价值、民生价值[3]。
“十三五” 期间,我国已经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十四五” 时期,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从社会领域工作中单列,把教育、科技与人才放在同一章节阐述,揭示了三者作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的共性特征,凸显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进一步强调了 “教育优先发展” ,为加快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新动能、新优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锚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背景和驱动因素发生了变化[4]。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它既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现代化,也体现在教育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历史定位更加明晰,没有教育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5]。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形势下,人民群众对教育和学习的需求也呈现多层次、多样化态势。尤其是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亿万学子既期望通过接受普通教育为步入社会职场打好基础,也需要通过职业教育为求职谋生积极助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讲,必然是有利于人们求职、就业乃至实现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十四五” 时期,职业教育作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关键领域,需要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建设技能型社会的主要途径和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环节,需要整合汇聚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多方面的资源。
进入新时代,教育领域最重大战略决策、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教育体系应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教育质量、教育效率、教育公平的需求,包括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支撑技能社会建设的职业教育体系、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6]。建设支撑技能社会建设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要进一步巩固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水平,加快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要使职业教育真正发挥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器的作用,为形成技能型社会奠定基础,必须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加快建设和发展适合的职业教育。
科学评价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需要在既往改革实践和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深刻洞察与科学把握新时代高职教育适应性应有的新内涵、新意义和新目标,构建一套全面、科学的,体现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规律和内涵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提出的职业教育适应性评价指标,主要指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适应性程度的影响因素,应兼具教育的普适性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并赋予其权重,即构成职业教育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职业教育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兼具自评与他评功能,即评价客体既可以是某一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也可以是某一职业学校的办学治校情况;二是兼具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功能,既能对某一地区职业教育适应性做出全面、整体的评价,又能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职业院校做出个性化、量化的评价。
教育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二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或职业学校的一切改革都可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中找到依据,也可用内外部关系规律来衡量职业教育或职业学校的一切活动[7]。这也是构建职业教育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从外部维度看,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体现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研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格局的关系,分析新发展格局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取向,从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方面评价,是指向教育外部条件的适应性。职业教育外部适应性指标确定应建立在科学理解和把握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涵、目标及时代逻辑的基础上,考量职业教育对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做出回应的有效度、适切性,以及能否坚持 “社会性” “职业性” 有机统一等。
从内部维度看,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功能是在发展和传递文化的过程中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开发人的智力[8]。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体现在教育对象上是面向人人、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因材施教,因而,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教育结构适应性、专业动态调整适应性等方面的评价,是指向教育内部管理的适应性。职业教育内部适应性指标的确定应考量制度的完善度、体系的完整性,衡量其活力、开放度、质量,并能全方位、多角度体现个体在接受职业教育后的增值性、成长性和发展性。
科学性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根本要求。职业教育适应性评价的指标需全面、准确地反映影响职业教育发展变化的内、外部因素,客观真实地反映职业教育的适应性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权重的分配及评价标准的确定都应该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学生发展规律,并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相适应,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整个体系应逻辑正确,避免重复与冲突。
职业教育适应性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社会服务职能、科学研究目标、院校治理模式等方方面面。职业教育适应性评价强调各子系统之间的统整性、协同性、连贯性,尤其注重各评价指标逻辑的系统性。因此,在设计指标时应充分考虑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状态;要从不同侧面反映经济社会子系统对职业教育的多重影响,还要反映人的全面发展与职业教育系统各要素的内在联系;既要避免指标割裂,又要避免指标雷同。
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是从不适应到初步适应,到新的不太适应,再到新的适应的螺旋上升、动态平衡的过程。应考虑职业教育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调试,再到引领式发展的动态适应发展趋势,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坚持发展性原则,既考虑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又兼顾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把握不同评价维度的动态特征,结合职业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动态调整。
对职业教育适应性进行评价,需综合研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格局的关系,分析新发展格局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基本内涵、表征特点等,从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对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对教育结构变革的适应性、对服务地方的适应性等方面展开,提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若干路径选择。根据影响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综合考量制度的、体系的、活力的、开放的、质量的等诸多影响因素,形成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评价指标体系[9],并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模型中各项指标设置的合理性进行确认。
职业教育本身的跨界属性,决定了其受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企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职业教育适应性具有复杂性。参照张力[10]、鲁昕[11]、邢晖[12]、邢顺峰[4]有关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研究与论述,结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并将教育评价指标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初步构建 “职业教育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
该模型构建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 “外部适应性” 表述;二是要与人才培养、满足学习者需求的办学支撑能力相适应,以 “内部适应性” 表述。结合这两个维度,从职业教育外部适应性和职业教育内部适应性两个层面,设置了两个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第一轮调查问卷,分别列出了10个二级指标及若干个三级指标(即观测点):二级指标 “政策适应性” 下设置是否落实职普 “同等重要” 的法律地位、是否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两个指标; “制度适应性” 下设置是否纳入本地产业发展规划、对产业贡献度两个指标; “功能适应性” 下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三个指标; “活力适应性” 下设置经费投入、平台搭建、信息服务、企业参与四个指标; “目标适应性” 下设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情况指标; “体系适应性” 下设置中职—高职—本科—硕士纵向贯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融通两个指标; “供给适应性” 下设置专业与岗位的匹配度、课程供给的丰富性、教学的有效性三个指标; “师资适应性” 下设置双师队伍和生师比两个指标; “治理适应性” 下设置办学章程等机制体制情况、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健全程度、治理体系现代化程度三个指标; “手段适应性” 下设置智慧教学、智慧管理两个指标。
根据代表性、权威性与全面性等基本原则,邀请了8位熟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职业院校管理经验和理论水平的校内外专家,组成了职业教育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组。按照匿名、公正、独立等原则,向相关专家征求对初拟的职业教育适应性评价指标模型的意见。要求采访者对每一项指标的重要程度按不重要、较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五个等级进行评价。为防止问卷调查存在项目遗漏,在这10个二级指标之后分别设置了一个开放性问题:如您认为还需要补充指标,请填入下面的预留框,并对其重要程度加以说明,若无此,则此题略过。
经多轮专家问卷咨询,根据专家一致性意见:二级指标中 “制度适应性” 与 “政策适应性” 相似,建议修改为 “产业适应性” ; “活力适应性” 表述不够准确,建议修改为 “保障适应性” ;三级指标 “是否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与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融通” 涵义重复,建议删除其一,考虑到职普融通侧重于从教育内部对适应性进行检验,因此删除 “是否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 “体系适应性” 主要突出 “贯通、融通、互通” 三个层面,建议在三级指标中增加 “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双向互通” 。
最终确定了一套较为清晰、表述完整、体系完善统一的职业教育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并重新标记,包括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10项(A1—A4,B1—B6),三级指标即观测点25项(S1—S25)。该体系基于职业教育的两大基本功能,即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外部适应性” 主要从政策、产业、功能、保障四个方面设计了包括 “是否落实‘同等重要’的法律地位” 等在内的11个观测点,重点考察职业教育在适应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的背景下,各种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 “政策适应性” 指标突出落实《职业教育法》中职普 “同等重要” 的法律地位,考察在规模结构、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及地位待遇上协调均衡发展水平; “产业适应性” 指标突出产教融合,考察职业教育是否纳入本地产业发展规划; “功能适应性” 指标考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支撑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贡献度; “保障适应性” 指标突出政府与市场 “双轮驱动” 的关系,考察在经费投入、政策引导、平台搭建、信息服务等方面提供的服务。
表1 职业教育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赋值
“内部适应性” 从目标、体系、供给、师资、治理、手段等六个方面,设计了包括 “立德树人” 等在内的14个观测点,重点考察职业教育内部在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更加成型、专业结构更加优化等方面的贡献度。其中, “目标适应性” 指标突出职业教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 “立德树人,德技并修” 方面的举措; “体系适应性” 指标突出职业教育体系在 “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书证互通” 方面的完成度; “供给适应性” 指标从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方面考察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 “师资适应性” 指标考察 “双师队伍” 的保障; “治理适应性” 指标突出完善具有职教特色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体制机制; “手段适应性” 指标则考察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突出智慧职教发展趋势。
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的赋值设计,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后的关键一环。采用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对各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赋值。考虑到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比较强,易影响评价的信度,故将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设为1,根据每个层级平均赋值的原则,综合内外部作用的不同权重,将2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赋值为0.4、0.6。在对一级指标 “职业教育外部适应性” 下的二级、三级指标进行赋值时,在一级指标0.4的总权重的基础上,得出二级指标A1、A2、A3、A4的权重分别为0.1、0.1、0.1、0.1;同样方法,再测算出其三级指标S1、S2,权重分别为0.05、0.05。以此类推,得出另一个一级指标 “职业教育内部适应性” 下两个层级的指标权重值。根据以上原则和赋值分析,得出职业教育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如表1括号中数据。
综上,职业教育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为分析职业教育发展的适应性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分析框架,其结构内容基本涵盖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多个维度。当然,整个指标体系结构是否严谨,体系是否完整,是否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是将该指标体系应用到具体地区或具体院校,并据此评价体系对我国区域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的程度进行调查和比对,以客观反映当地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促进区域政策调整,推动当地职业教育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