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诚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随着8月份的来临,今年如东小棚虾也迎来了第二季放苗。不少养殖户认为“之前塘底晒好了,水培好了,氧气头也增加了,一切万事大吉了”。但是今年天气异常炎热,阳历8月7号立秋后,并没有逐步变得凉爽反而高温预警一次高过一次。放苗仅仅只是养殖的开始,真正的挑战是虾苗进塘后的关键30天。因在这30天里,对虾将面临“细菌侵染、天气变化、水环境变化等应激源”多重考验。
以以往经验,不少虾病也是在这一时期发生。因此,在对虾养殖过程中,这期间如何科学管理是要引起重视的。
暴发快:若感染EMS(对虾苗期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往往在放苗后20-30天就开始发生了,此病往往发生比较突然,前期没有明显征兆,发病后病程发展快,几天内就会出现非常高的死亡率,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其惨重,可导致高达80%以上的排塘率。常见表现为,整个虾体呈黄色、空肠空胃、肝胰腺糜烂萎缩发红或异常肥大、虾壳软。情况严重时,养殖户刚放苗10天左右,就开始出现突发性死亡。
多因素引起发病:①弧菌引起。例如:EMS主要是因为感染了一种具有毒性基因PirA和PirB的弧菌,以副溶血弧菌多见,也见有哈维氏弧菌以及其他少数种类的弧菌。②病毒引起。如: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1)。③寄生虫引起。如:肝肠孢虫。④环境多变。如:高温多雨、pH值变化过大、余氯未降解干净。⑤饵料问题。如:小厂饲料以次充好、饲料发霉、投喂不足或投喂过量。
1.虾苗体质弱,刺激性产品谨慎使用:如化学类调水产品、抗生素、强氧化剂等,均对虾苗有影响;
2.肝功能发育不完全,药物代谢能力差:对虾放苗后要经过“转肝期”,肝胰腺才能逐渐发育成熟,在此之前,肝胰腺非常容易受到损伤,因注重肝胰腺保健。
要想对虾安全度过苗期,内外环境稳定、体质健康很关键。那么如何做呢?记好口诀:一水、二体、三肠、四肝,轻松来搞定!
养虾先养水,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虾苗的存活率。放苗前,清除余氯,配好增氧设施,解好毒,使用酵母营养肥培养有益藻类,放苗后每3-5天使用一次红糖、优质糖蜜或酵母发酵碳源补碳稳水培养有益微生物,可保持池塘微生态平衡。不少如东小棚虾养殖户反映,按上述方法培水效果好,总结起来有:一是水色起来快且稳,不会出现突然“掉清”的情况;二是能维持菌藻平衡,避免前期藻类繁殖过旺,减少虾苗患气泡病的风险,pH值稳得好,不容易过高,而造成对虾小苗应激大。
放苗前,经过运输虾苗具有较强的应激反应,急需体力恢复,在虾苗进入池塘前,及时使用有机酸解毒,泼洒酵母多糖和多维,使虾苗迅速适应新的养殖水环境,提高放养成功率;放苗后,可继续泼洒酵母多糖和多维,促进体质和活力的恢复。
放苗后的前30天,是养好对虾肠道的关键时期。养虾就是养肠道,对虾肠道是对虾营养吸收、药物摄取、防御疾病的重要器官,对虾70%的免疫功能都在肠胃系统,肠道菌群具有促进肠黏膜免疫系统生长与发育和调控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一旦对虾肠道菌群失衡、肠道病变,就会导致有害病菌入侵和降低对外界的营养摄取。所以,对虾肠道的好坏关系到对虾的生死。定期使用富含氨基酸、小肽和核苷酸的酵母水解物,可以促进对虾苗期肠道细胞发育,快速修复肠道损伤,肠道发育更粗壮,维持肠道内部环境稳定,使肠道更加健康。
肝脏是对虾最大的免疫器官,承担着巨大的解毒、排毒功能,养殖环境恶化,肝脏负担加重。正常的肝脏呈现黄褐色,部分肝脏下有白色的薄膜,通过白膜与胃相连,肝脏受损后就会出现肿大、萎缩、糜烂,进而导致对虾死亡。
肝病还要防为主,防大于治。在对虾放苗后,定期内服富含谷胱甘肽型酵母水解物和酵母硒,可增强对虾肝胰腺功能,增强体质,保护对虾顺利度过转肝期。使用后对虾肝胰腺清晰饱满,对虾存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