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长明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也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十年来,我国智能制造水平快速提升,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制造装备市场,产值连续几年高增速长,在智能制造的规模发展上占据明显优势,但是也要看到,我国智能制造较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在质量效应和持续发展方面急需加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之路任重道远。我国具有全球最完善、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我们要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不动摇,建立自立自强的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体系、拓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的广度和深度、夯实智能制造核心支撑产业基础、完善智能制造支撑要素和生态发展,以技术创新、应用示范、产业供给、生态构建协同发力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电子装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军工电子等领域,对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作用。复杂电子装备构型变化大、多学科高度耦合、集成度高,呈现出技术更新换代快、多品种变批量、研制批产混线特点,“一代平台多代电子”,传统的研制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迫切需要向以“模型驱动、互联协同、知识创新、数字赋能”为特征的数字化企业转型升级。
电子装备企业数字化转型要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实践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全局规划、分步实施、规范先行、能力建设”的思路开展工作,以核心业务为主线,横向实现研发、制造、保障三大核心业务域集成,纵向实现市场、计划、质量等N维管理要素贯通。
一是实施流程驱动和模型贯穿的智能研发模式。借鉴数字织锦、IPD、MBSE等理念,纵向实现管理层、执行层和支撑层的集成,横向实现需求、设计、仿真、试验的模型贯穿,形成基于流程驱动和模型贯穿的智能研发模式。基于MBSE理念以数字模型为核心,推动复杂装备的正向设计流程,以模型驱动取代文档传递,以数字化样机取代实物样机,建立模型驱动和样机贯穿的研发数字化能力,开展仿真工具集成、流程管理、数据管理、知识库管理等平台功能建设,实现与相关系统集成与交互,构建多专业协同仿真环境,形成智能研发的企业级仿真体系。
二是推进全层级、多专业协同智能制造模式。针对多品种、变批量、机电液混装、装调一体化的装备研制特点,构建覆盖总装、电装、机装、微组装等多种制造类型的工业互联网络,纵向联通企业层、运营层、控制层和设备层,实现物理车间与虚拟车间信息流和决策流的畅通。围绕系统、整机组成,按“产品聚类分析,工艺流程再造,车间布局优化,产线手段升级,网络化、信息化提升”的思路,分层级开展基于数字孪生的微组装、电装及总装总调智能车间建设,建设“管理智能化+过程数字化+设备自动化”为特征的离散型智能工厂,实现复杂电子装备柔性、透明、高效、均衡、优质生产。
三是构建复杂电子装备全寿期精准保障模式。以数字化、网络化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的保障体系涵盖装备保障数字化设计、售后保障数字化运营两大部分,在设计端开展“六性”一体化设计、综合保障分析,开发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在运营端开展交互式电子培训,构建维护维修运行、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从前端向后端实现装备保障正向设计和模型数据贯通,从后端向前端实现售后保障逆向反馈的持续优化,利用数字化样机进行运行状态大数据分析,进而反哺设计,推动装备保障方式从传统的人工响应式保障向全生命周期可预测的精确保障转变。
四是探索应用多层级、多要素的智慧企业管理模式。以战略管理为引领、运营管理为驱动、工程管理为核心,建设包含人力、财务、资产、市场、供应链、风险、计划、质量、成本等管理要素的智能管理平台,形成多层级、多要素的智慧企业管理模式,力求实现全流程、全领域、全维度的经营态势管控。加强对产品全寿命质量信息管理,显著提升质量信息的可追溯性和一致性。
疫情对产业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以智能制造为主体的数字经济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数字化转型成为全球发展共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凝心聚力创伟业,同心迈向新征程,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要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共同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紧紧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积极引领我国智能制造进行战略性的重点突破,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