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现象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2022-03-07 12:35陈燕红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2年1期
关键词:逆全球化经济全球化

陈燕红

【摘要】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奉行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经济全球化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外商投资比例下降、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与经贸格局的不匹配等“逆全球化”风险,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并借此进一步实现实际情况与长期目标的同步。为此,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理念,积极开展国际上的经济对话交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关键词】 逆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多边贸易体制  全球经济治理

【中图分类号】 D8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2.01.014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从那时开始,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然而近些年的热词“逆全球化”却并不是一个新名词。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金融危机,“逆全球化”现象随之出现。近年来,虽然全球经济看似已从金融危机的泥淖中涅槃重生,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需求不足、区域经济增长失速、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以及全球制造业产业链收缩等问题,却扎根在全球化土壤中,世界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

“逆全球化”指的是完全背离全球化宗旨,奉行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反对全球化下的自由贸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理念。“逆全球化”消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产业依赖关系,并不断削弱国际间的合作,由此达到再定义全球经济体演变格局的目的。“逆全球化”的显性化可由多个事件证明,例如,从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发展议程”整个谈判过程受阻,到英国脱欧、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美国大选等事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在政治上给予逆全球化生存的政治土壤;再到美国近几年不断退出各种国际组织,一意孤行地对其他国家实施单边制裁和所谓的“长臂管辖”,遵行美国霸权的惯性思维。除此之外,欧洲因为曾经接受大量移民而给国内造成种种矛盾,陷入危机。

经统计,“逆全球化”一词2016年在各大媒体上累计出现上百次,俨然成为当年的热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内矛盾空前激化,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显而易见,“逆全球化”已经从简单的口号、政策转变为带有针对性的事实行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尽,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全球市场在更加不确定、不稳定的波涛中沉浮,全球化似乎开始逐渐被世界货品的流通与资源要素的流动所牵制。面对这样的复杂情况,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深受影响。

“逆全球化”风险分析及其应对

外商投资比例下降。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GDP年增长率大多都在3%左右,只有在2010年度实现了4.28%的较高增速。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全球经济遭受史无前例的冲击,全球经济面临严重衰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全球贸易的未来可能会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增长也将面临严峻挑战,伴随而来的还有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对外投资不断减少的问题。2021年1月24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最新一期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2020—2021年全球投资趋势与展望》,其中指出,从全球趋势看,2020年全球范围内外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从2019年的1.5万亿美元下降至8590亿美元,同比降幅达42%;下降集中在发达经济体,其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同比急剧下降69%,降至2290亿美元,是过去25年来的最低水平。

國际环境不确定性加强。投资连续减持的同时,伴随而来的如英国脱欧事件,欧盟其他成员国如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国家均表现出脱欧意向,对欧洲一体化构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美国政府奉行单边主义,一方面,只强调美国单方面的利益,向其他国家发动了金融战、贸易战、科技战等,特别是接二连三地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意在打压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拖欠联合国会费、挪用款项、阻挠裁决进程、干预新成员国家投选进程等手段,导致WTO陷入停止运转的困境。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与经贸格局不匹配。当下国际经贸格局发生了很大转变,新兴国家逐渐成长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但现有的国际经贸体制并不适合如今的形势发展,无法有效地反映当下经济格局的发展现实。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凭借资本比较优势,获取大部分利润;发展中国家多处于价值链低端,依托劳动力比较优势赚取微薄利润,导致全球化红利分配不均。再加上区域贸易协议的限制不断增多,经贸体系开始由集中化向组团化发展。而现有的管理机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国家的要求,导致国际社会的信任根基面临危机。因此,除了抵制保护主义,我国还应主动扩大内需,优化并升级贸易结构,力推非贸易保护措施,以缓解国际环境压力,同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规则制定、市场开拓等内容相关的国际会议,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并借此进一步实现实际情况与长期目标的同步。要真正、切实、可行地实现全球化成果的合理分配,促进各国领导层和人民之间的互信互商。完善治理机制,建立更加完善的多边贸易体系。

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理念,加快多边贸易体制改革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影响深远,也让世界经济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相较于中国应对疫情的快速有效,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表现令人失望。这一阶段,多方势力复杂化了金融领域、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矛盾问题,加深了“逆全球化”趋势,世界各国的出口企业都面临困境。

疫情发生以来,在国际物流方面,空运、海运量显著下降,众多企业面临无法正常交易的经济损失问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上进行封锁,搞地缘政治斗争,不断地进行商贸角力。过去,借由国外资本流动和中国的劳动力红利,中国在这期间占据了更多世界供应链的配比比例,使得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紧紧相连,利益与共。一方面,全球化是无法用其他方式替代的。因为在资本与资源的配置方面,全球化的效率是最高的;另一方面,未来,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中低端环节仍能继续蓬勃发展,发展中国家也能够继续从中获得利益,但只靠中低端环节而不去重点发展高端产业链供应链,是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想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就必须重视高端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

为此,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积极开展国际上的经济对话交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除了倡导反对美元霸权,还要进一步提高新兴经济体在IMT中货币提款权的比例,建立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多元、共赢的货币体系。在国际金融制度的层面进行制度改革,维护经济全球化与多边贸易体制,从而有效防止西方发达国家按照自身利益制定政策,忽略新兴国家的利益诉求和发展。探索新的经贸体系,并促使该体系不断趋向公平与公正。完善G20全球治理机制,并推动其成为未来国际社会的“标杆”。

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在不同场合阐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要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增强广大民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2016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平等为基础,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发展。2019年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2020年11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人类进步、经济发展离不开行动指引,个人努力、社会进步离不开时代潮流。尽管在国际环境中,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盛行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但全球化依然会按照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发展下去。世界各国要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共话合作、共谋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唯有依靠世界各国通力合作与默契配合,方能成就各国、各大洲的巨大飞跃。唯有合作,才能让全球化發展的经济巨轮承载全世界人民的愿望,以坚定的姿态驶向未知的未来,并安安稳稳地渡过难关。

责 编/陈璐颖

猜你喜欢
逆全球化经济全球化
“逆全球化”的挑战:从特朗普看西方内部的“颜色革命”
“逆全球化”浪潮来袭
回眸2016:“逆全球化”与新“全球化”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
“逆全球化”的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