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德尔·哈特“间接路线”战略析论

2022-03-07 11:47杜哲元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军事战略哈特

文章编号:1673-9973(2022)01-0063-05

摘要:“间接路线”战略不仅是利德尔·哈特军事思想的鲜明标志,更是其精髓与集大成之作。哈特在“一战”中的惨痛经历和英译本《孙子兵法》对“间接路线”战略的产生影响重大,它有这四大特点:同时强调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意义、推崇机动性与突然性的结合、战略与大战略并重、具体方法与普遍理念共存。然而与我国的军事战略思想相比,“间接路线”战略也存在着两大缺陷,即对歼灭战和游击战的认识过于主观与片面。

关键词:利德尔·哈特;“间接路线”;军事战略

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识码:ADOI:10.13411/j.cnki.sxsx.2022.01.011

An Analysis of Liddell Hart’s “Indirect Approach” Strategy

DU Zhe-yuan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0088, China)

Abstract:“The indirect approach” is not only a distinctive sign of Liddell Hart’s military thought, but also its essence and masterpiece. The painful experiences in World War I and Sun Tzu on the Art of War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birth of “the indirect approach”, and it has four characters: physical factors linked to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e combination of mobility and surprise, strategy level connected with grand strategic level, specific methods coexist with universal concept. However, compared with China’s military strategic thinking, “the indirect approach” also has two major shortcomings: its understanding of annihilation and guerrilla warfare is too subjective and one-sided.

Key words:Liddell Hart; the indirect approach; military strategy

一、引言

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和理论家利德尔·哈特(Sir Basil Henry Liddell Hart)的著作横跨“一战”“二战”和冷战这三个历史阶段,涵盖了步兵战、装甲战、空战、游击战、核战争与有限战争等诸多领域。分而类之,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人物传记、战争史和军事理论。

哈特在西方军事学术史的地位之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在军事理论方面的贡献——他首创并丰富了这三大相互联系的概念:“英国式战争方式”“间接路线”“大战略”,它们是哈特军事思想的三个基本点。“英国式战争方式”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哈特于1931年宣读的论文《经济压力还是大陆胜利?》中,此后经过不断的修改、充实和易名,该概念最后在1942年出版的《英国式戰争方式》一书中得到集中论述;《间接路线战略》(The Strategy of Indirect)在1941年和1946年两次出版,该书的基础是哈特在1929年出版的《历史上的决定性战争》,在1954年他又将书名改为《战略论-间接路线》,作者一方面在该书中对“间接路线”战略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另一方面又在书中首次提出“大战略”(Grand Strategy)概念,并对它进行了较完备的定义。尽管这三个概念是在不同的时期提出的,但它们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这其中,“间接路线”战略居于中心地位,它包括在战略和大战略两个层面的运用;虽然“大战略”概念居于统筹指导的地位,但在这个整体中它只是“间接路线”的一个运用层面,而且“大战略”概念也是作者通过“间接路线”战略推导出来的;“英国式战争方式”则是“间接路线”在大战略层面运用的一种理想型模式。因此可以认为“间接路线”战略不仅是利德尔·哈特军事思想的鲜明标志[1]313,更是其精髓和集大成之作。

二、“间接路线”战略:缘起与特点

(一)缘起:实践与理论

“理论的基础是实践”[2]284,利德尔·哈特“间接路线”战略思想的首要来源是他个人的具体战斗实践以及他人以往的历史实践。一方面,就“一战”的战争态势而论,西线既是“一战”中最重要的战场,又是战斗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在此投入巨大的兵力,组织了多场规模空前的会战。但双方都难以取得较大的进展和战果,这种消耗战使参战人员在肉体和精神上倍受摧残,胜利却遥遥无期。哈特作为步兵军官长期服役于西线战场,参加过数次激战,直接的战斗实践不仅使他亲身感受到消耗战的惨痛,更使他对所谓的“会战决定论”深感失望,进而促使他对“一战”的战争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尝试去探索一条更好的致胜之路,而这就是后来的“间接路线”战略;另一方面,战争史也是该战略形成的重要来源,《战略论——间接路线》一书的基础是1929年出版的《历史上的决定性战争》,在书中哈特整理、分析了从希波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诸多战例,他认为在这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争中多数是由于采取了“间接路线”战略,而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大西庇阿、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的马尔波罗、半岛战争中的威灵顿以及美国南北战争中的谢尔曼等不直接以敌军主力为作战对象的致胜方法则为哈特提供了灵感和素材。2022年2月第36卷第1期杜哲元:利德尔·哈特“间接路线”战略析论Feb., 2022Vol.36 , No.1

理论探讨2022年2月第36卷第1期杜哲元:利德尔·哈特“间接路线”战略析论Feb., 2022Vol.36 , No.1

理论探讨

哈特的“间接路线”战略同时也大量借鉴了前人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亚历克斯·丹切夫认为温斯顿·丘吉尔、朱利安·科贝特、T.E.劳伦斯、赫伯特·李奇满和孙子这五个人对哈特的军事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1]327-331,笔者对此基本认同。但相对于前四者,本文认为孙子,或者说是翟林奈1910年出版的英译本《孙子兵法》对哈特“间接路线”战略的形成影响更大,可以说“间接路线”战略的一些核心术语和基本思想都借鉴了《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中的“正”“奇”两字的英译版是“the direct method”“indirect methods”[3]35,后者对应的正是“间接路线(the indirect approach)”这一核心概念。而且英译本中“take advantage of the enemy’s unreadiness, make your way by unexpected routes, and attack unguarded spots(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3]122-123“the highest form of generalship is to baulk the enemy’s plans, the next best is to prevent the junction of the enemy’s forces(上兵伐谋,其次伐交)”[3]17-18“to refrain from attacking an army drawn up in clam and confident array(勿击堂堂之阵)”[3]67“supreme excellence consists in breaking the enemy’s resistance without fighting(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3]17对应的则是“间接路线”战略的最基本的思想——比如《战略论》一书中经常提到的“选择一条敌人期待性最小的路线;沿着一条抵抗力最小的路线采取行动”[4]458,“瓦解敌军的士气和破坏敌军的作战部署,是判断任何间接路线的唯一标准”[4]208,“当敌人有所戒备时,决不要以你的全力去实行进攻”[4]459,“最完美的战略,也就是那种不必经过严重战斗而能达到目的的战略”[4]442-443。当然,哈特也毫不避讳《孙子兵法》对他的重要影响,在《战略论》一书开篇所引用的十九条格言中,有十三条都录自《孙子兵法》。

因此可以认为是“一战”的惨痛教训促使哈特去反思和批判近代以来西方军界所盛行的错误的战争观念,他不太恰当地把克劳塞维茨的战争理论视为是这种错误观念产生的思想根源。以两千多年的战争史为论据基础,以近代二百多年英国特有的战争思想和东方的《孙子兵法》为理论参考,哈特提出了颇具中国军事战略思想特点,而对于西方军事理论界而言又较为新鲜的“间接路线”战略。

(二)“间接路线”战略的四大特点

关于“间接路线”战略,哈特并没有给出过一个严谨完备的定义,他只提到判断“间接路线”战略的真正标准在于一项战略是否致力于打击敌人的精神并破坏敌人的部署)[5]147。笔者认为“间接路线”战略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相对于不讲谋略、迷信会战的“直接路线”而提出的,如果一定要给它下个基本定义,则可以认为所谓的“间接路线”乃是敌人期待性和抵抗力最小的行动路线。通过对其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间接路线”战略有四大特点。

1. 同时强调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意义

实现胜利的方式有多种,通过战斗去减弱、消灭对手的物质力量只是其中之一,哈特的“间接路线”战略在承认这种方式的同时,更强调精神因素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取得精神层面的优势是实现物质层面的胜利的前提,前者为后者开辟了道路。哈特在书中引用列宁的名言——在战争中最合理的战略,就是要一直等到敌人在精神上已经涣散之后再开始作战。[4]209在这句话的基础上,他又对精神因素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充实与拔高,他提出:“几乎所有的胜利者,都是早在冲突发生之前,先使他的敌人在心理上处于不利的地位。”[4]207“在任何战役中,最合理的战略,就是一定要等到敌人在精神上已经发生动摇之后才开始进行会战;而最合理的战术,就是一定要等到敌人在精神上发生动摇之后才开始发起攻击。”[4]209

第二,物质因素必须要与精神因素相结合,精神层面的优势必须要落实到物质层面的胜利,而物质层面的胜利必须要通过在精神层面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最终的胜利,二者不可分离。哈特认为:“在大多数的战役中,使敌人在心理上和物理上丧失平衡,常常是最后打败敌人的一个重要前提。使敌人在心理上和物理上丧失平衡,是在战略上采取‘间接路线’的方法来达到的。”[4]206“這种‘间接路线’,既有物理性的,也有心理性的,通常都是物理性的,但终归总是心理性的。”[4]12当然,在“间接路线”战略中,哈特似乎更侧重于精神因素,它主要针对敌人的三个方面:指挥者的信心、军队的整体士气及其国内的民心。

2. 推崇机动性与突然性的结合

“间接路线”战略是一种讲求谋略的灵活、主动的战略,它既反对消极等待敌人的进攻,又反对按照敌人通常所预想的情况去部署和计划,还反对直接对敌人强大的正面展开进攻,它主张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去灵活调整部署,强调大开大阖、大进大退、大迂回、大包抄,以快速的机动性(mobility)去攻击敌人薄弱的侧翼与后方,这种后方既可以是单个敌军的后方,也可以是整个敌对的政治军事集团的后方;另一方面,突然性(surprise)对于“间接路线”战略的成功实施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敌方觉察并认识到我方进行战略机动的目的,它可以通过及时调整军事部署(如变侧后为正面前方、迅速撤退或进攻我方之侧后等)去反制“间接路线”战略,从而减小其实际效果,甚至是使之退化为“直接路线”。关于这一点,哈特以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七年战争中的失利为例证进行了充分说明,他认为“间接路线”战略乃是机动性与突然性相结合的一种军事技巧,[5]93这两个因素是相辅相成的,可以互为因果,机动性可以产生突然性,而突然性又可以为机动性提供动力。[5]323

3.战略与大战略并重

哈特在其著作中对“战略”与“大战略”(grand strategy)做了明确的区分,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严谨的定义,哈特所谓的“战略”又可以称为“纯粹战略”(pure strategy)或“军事战略”(military strategy),它是一种分配与运用军事手段以实现政策目的的艺术,战略所关注的不仅是兵力的调动,而且包括兵力调动的效果。[4]321-322关于战略层面的“间接路线”的具体运用方式,哈特并没有专门予以集中说明,它们分散在书中的各个部分,将它们归纳起来则大致有十三种。(1)威胁并攻击敌人的补给基地和补给系统。(2)诱使敌人在对其不利的条件下发动进攻。(3)迫使敌人在过于宽广的正面上分散兵力。(4)威胁并破坏敌人的交通线与退却道路。(5)在直趋敌后的行动之前,在次要方向采取一个或几个一般性的机动,以便于分散敌人的注意力,牵制他们的兵力。(6)从侧翼对敌人实行深远迂回,或前出到它的后方。(7)从心理方面而言,设法欺骗敌人的指挥官,麻痹他们的意志,使其感到困惑和恐惧,而后采取突然袭击行动。(8)使计划具有灵活性和主动性,使作战方向能够随时威胁几个目标。(9)集中兵力打击对方最弱的一个伙伴。(10)接合部是最敏感的,也是最有利的攻击点,应对敌人脆弱的接合部施行猛击。(11)沿着敌人抵抗力最弱的方向实施深远突破。(12)发挥心理战,用思想充作工具,用言论代替武器,用宣传代替炮弹。(13)采取诱惑性的机动,把敌人诱入陷阱。

哈特是“大战略”这一概念的首创者[6],他提出的“大战略”又可以称为“高级战略”(higher strategy),它的含义类似于“指导进行战争的政策”(war policy),而不同于国家的“根本性政策”(fundamental policy)。它的任务在于调节和指导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的所有资源,以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这个目的是由国家的“根本性政策”所决定的。[4]322哈特同样也没有集中论述“间接路线”在“大战略”层面的具体运用方式。这些方式大致可归于以下几种。(1)海上封锁。这是哈特特别推崇的一种方式,以“一战”为例,他甚至略有偏颇地认为德国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到海上封锁而缺乏粮食,并不是因为有生力量在在战役中遭到的伤亡。[4]471同时,封锁也产生了高度精神效力,使整个德意志民族都感到大祸即将临头。[4]281(2)进攻敌国的国土后方,打击它的工业体系和民众的社会生活基础,崩溃其民众的精神,破坏其经济潜力和精神潜力。关于这一点,哈特在其书中以谢尔曼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战略为例做了相当精彩的论述,他认为“谢尔曼采取间接路线干扰了敌人的大后方,那里正居住著士兵们的家属。这样,他的进攻就在敌人士兵中引起了家庭感情和爱国观念之间的冲突,从而瓦解了南军的抵抗意志”[4]195。(3)在敌国内部寻找有影响的代理人,使他们从内部破坏这个国家的抵抗力,制造混乱,并准备建立起听命本国的新政府。[4]303-304哈特认为这是成吉思汗曾经使用过的“间接路线”。[4]303(4)避战战略,或可称之为弹性防御,哈特认为拿破仑战争时期俄军正是通过避战战略这种“间接路线”大战略而击败了法军的“直接路线”战略。[4]174(5)游击战与消耗战。哈特以布匿战争期间的费边战略为例,他认为费边通过这种游击式的战法不仅避免了失败,也阻止了意大利盟邦对罗马的背叛,既提高了罗马部队的士气,又打击了迦太基的士气。但他却又认为消耗战不但对战争的影响非常缓慢,同时还是一种双面开锋的武器,使用的人也一样会感到吃不消,它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必将带来特别难以忍受的苦难。[4]42哈特将游击战与消耗战混为一谈,在其思想中,他时而把游击战和消耗战划入到“间接路线”战略的范畴中,又时而对它们做出明确区分,表现出对前两者的排斥与贬低。其中,后两种方式不太为哈特所看好。

4.具体方法与普遍理念共存

如上文所述,“间接路线”在战略和大战略层面有多种运用方式,它们是可以用来指导战略及其以上层面作战的具体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间接路线”战略也是哈特对战争的目的和意义等问题进行抽象的哲学性思考的结晶,带有一定的全局性和普遍性。在哈特的思想中,“间接路线”与“战略”实际上是同一个意思,哈特认为:“差不多在一个多世纪的长时间里,军事思想方面的重要教条,就是把‘在战场上消灭敌人的主力’看成是战争的真正目的。”[4]462这种教条使“一战”中交战双方相互消耗各自的力量,但却不能取得决定性的结果。[4]479在它的影响下,战争的目的被扭曲,不再是为了达成政治目的,而更像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使用暴力。在哈特的眼里这一教条的重要来源正是克劳塞维茨的错误论断——战争是“最大程度地使用力量,是暴力最大限度的使用”[7]。哈特在批判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的同时,通过“战略”和“大战略”这两个概念阐发了自己的战争理念。首先在战略层面上,哈特认为:“战略能否获得成功,主要取决于对‘目的’和‘手段’(工具)是否能作精确的计算,能否把它们正确地结合起来加以使用。目的必须与现有的一切手段相适应,手段决不可以太过了,因为‘过犹不及’。要把目的和手段正确地协调起来,就是要最合理地‘节约兵力’。”[4]440“最完美的战略,也就是那种不必经过严重战斗而能达到目的的战略。”“战略的目的就是要尽量减少抵抗的可能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倒是需要把实际的战斗行动减少到最低限度。”[4]442

“大战略”作为更高一级的战略,它在基本的战争理念上与“战略”这一概念是一致的,[4]442但在广度和高度上又远远超越了“战略”。哈特提出:“军事战略(战略)只限于研究与战争有关的各种问题;大战略所研究的,不仅是与战争有关的问题,而且包括与战后和平有关的问题。大战略不仅要结合使用战争的各种工具,而且要保障它们的运用,以避免对未来的和平有所损害,也就是要使和平得到保障,得以发展。”[4]440“一个国家,如果它把自己的力量消耗殆尽,那它也就不会有能力继续推行自己的政治,因而必然使其前途不堪设想。而且,这样在战后建立起来的和平,必然是极不稳定的,甚至马上又蕴育着新战争的胚胎。”[4]483最后,哈特又提出了“胜利”的新含义,他认为:“所谓胜利,其真正的含义应该是在战后获得巩固的和平,人民的物质性生活状况比战前有所改善。”[4]489总之,哈特通过对“大战略”这个概念的阐释,表达了战略所应追求的至高理念——为了和平的维护与民生的改善。[8]

“间接路线”战略不只是指导战争获胜的重要方法,它还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战争理念,该理念不仅着眼于如何取得战争的胜利,而且更关注于在胜利的基础上如何使和平得以长久维持、如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这种理念源于哈特对惨痛教训的反思、对错误教条的批判。随着“二战”的结束与核时代的到来,各种政治性较强的有限战争和政治经济综合性的游击战成为世界各地区战争的普遍形式,而哈特的这种战争理念在很多方面正好对应了这种核时代下的有限战争和游击战,因此还可以认为哈特的战争理念是富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

三、“间接路线”战略的两点缺陷分析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哈特的“间接路线”战略或许并不是那么新颖,毕竟它是《孙子兵法》影响下的产物;“间接路线”战略所强调的新战法与新理念,如政治领导军事、重视政治因素与精神因素的作用、大量运用迂回以攻击敌之侧后、广泛开展心理战与宣传战、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薄弱之处、注重分散牵制敌之部分兵力等,实际上早已在我军的长期战争实践中得到广泛而熟练的运用,是我军战胜内外强敌的重要法宝,因此可以认为我军的一些战争理念和战法与哈特的“间接路线”战略有不少共通之处,但也有较大、甚至是根本性的差异,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差别有两点,而这两点也构成了“间接路线”战略最大的缺陷。

一是“间接路线”战略矫枉过正,过分地贬低了歼灭战的作用,这一点与战史事实不相符合。哈特受“一战”教训的影响太大,因而在其著作中或明或暗地表现出对实施歼灭战的厌恶,特别是对敌正面进行坚决性打击的反对,他幻想不对敌军施以重大打击而以其它间接的、非传统的方式就能结束战争、取得胜利,但这一观点未免主观性太强而有悖于事实。相反,毛泽东主席在1936年就提出:“击溃战,对于雄厚之敌不是基本上决定胜负的东西。歼灭战,则对任何敌人都立即起了重大的影响。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2]237这一重大论断后来就发展为我军十大军事原则的第三条——“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9]。这个原则是我军从长期的战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经受住了各种实践的检验,指导了我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不在有利的条件下实施坚决性的歼灭战,不仅贻误战机,而且还会使战争形势变为更漫长的消耗战,正如苏联陆军中将C·H·克拉西利尼科夫所批判的那样:对于马尔波罗的间接路线战略,作者是怎样赋予荣誉的呢?西班牙王位继承权战争,由于进行无休止的机动和反机动,由于各军缺乏进行坚决作战的顽强意愿,以致延续了十二年以上。[4]537歼灭战并不必然会演变为消耗战,而“间接路线”战略也有可能久拖为消耗战,哈特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过于主观和片面。

二是哈特的“間接路线”战略将游击战与消耗战混为一谈,对游击战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在最新出版的《战略论》一书中,哈特专门增加了一章《论游击战》,他坦言游击战的兴起是一种历史趋势,而核时代的到来则更有利于它的发展,但他又认为游击战有三大问题:(1)游击战在打击敌方的同时也是在伤害己方;(2)从长久来看,游击战有损于道德,特别是对于年轻的一代;(3)游击战的影响较为严重,它不利于一国战后的和平建设,而经历了半岛战争的西班牙和经历了阿拉伯民族大起义的阿拉伯国家在战后的混乱凋敝正是其典型例子。[5]368-370哈特的上述分析有一定的反思性,但由于国家和阶级立场的不同,他并不能理解游击战对于弱小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抗侵略、争取自由和独立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四、结语

利德尔·哈特作为20世纪与J.F.C.富勒齐名的两大英国军事思想家之一,他被誉为是最后一位“古典战略家”[10],但是对于他的军事思想的真实水平与价值,后世褒贬不一。笔者认为尽管哈特的军事思想无论是在研究方法,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但他的理论创新、概括和宣传能力却是不容否定的。“一战”结束之后,哈特针对当时军事理论界盛行的教条,大胆地吸收东方国家的军事思想的精髓,在批判这些教条的过程中提出了他本人的核心性军事思想——“间接路线”战略,这一思想不仅反对当时的教条,对于几百年来西方的战争传统风格和方式而言更是一股新风。在国际环境纷繁复杂的背景下,在面对外部强大的威胁时,深受东方军事思想影响的“间接路线”战略也可以为我国的对外政策提供一些借鉴。不论是出其不意的战略迂回,还是善于发现并抓住对手的薄弱环节而采取行动,或是注重在精神及思想上做工作,都不失为抑制对手威胁,维护自身安全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Alex Danchev. Liddell Hart and the Indirect Approach[J]. The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1999, (2).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Lionel Giles. Sun Tzu on the Art of War[M], London: LUZAC & C,1910.

[4]利德尔-哈特. 战略论:间接路线战略[M],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 北京:战士出版社, 1981.

[5]Basil Henry Liddell Hart. Strategy(second revised edition)[M], New York:Penguin Books, 1991.

[6]严波. 试论西方大战略理论[J]. 国外社会科学, 2007(6):22.

[7]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M], 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院,译.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4:7-8.

[8]刘欣. 大战略理论及其哲学意蕴:基于李德·哈特思想的探讨[J], 江西社会科学, 2015(8):27.

[9]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47.

[10]钮先钟. 西方战略思想史[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457.

[责任编辑、校对:党婷]

收稿日期:2021-11-26

基金项目: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创新团队课题“大变局时代的中国对外关系研究”(20CXTD05)

作者简介:杜哲元(1991-),男,河南驻马店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国际安全战略及中国周边外交研究。

猜你喜欢
军事战略哈特
浅谈数学在军事中的应用
医院绑架案(五)
医院绑架案(五)
船王挑选接班人
正确认识国际形势和安全环境的新变化
导向的重要性
《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发表
毛泽东与东北抗战
美国新军事战略瞄准中国
船王挑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