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顾之川在《教材使用的艺术》中说:“教材的内容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根据学生的‘学情’,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确定合用的教学方法。要研究哪些内容是学生 通过自读完全能够理解的,哪些内容是需要同伴之间的相互启发才能逐渐解决的,哪些问题是确实需要教师讲解或点拨才能解决的。”學情就是最好的复习重点。所以在复习诗歌之前,我对班级学生诗歌的了解情况做了一个初步的调研。调研的结果是90%的同学都表示不知道诗歌中意象该如何解读,好像知道诗句的意思,但是无法准确理解“月朦胧,鸟也朦胧”,所以看考题的四个选项时觉得都对,有的同学还表示“选项正好说出了我说不出来的话”,大部分同学都表示会按照选项的内容来拟写简答题的答案。
学生读不懂诗歌。如果读不懂诗歌,一切手法、情感的鉴赏都无从谈起。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读懂诗歌,我设计从“如何理解多义的意象和词语”“如何理解看不懂的诗句”“起承转合的篇章结构有作用吗?”三个问题入手,在把握诗歌的语言和形式特征的基础上,更准确地把握诗歌。
高三的复习如果只是教师一言堂地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教学效果也会打折扣。基于此,我采取的方法是“自主思考+小组合作+师生共同研讨”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同伴互助的启发性。在课前将相关的诗句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不懂的地方小组探讨,最后进行课堂交流。
一、语境对词义的暗示与限制
1.意象含义有“语境暗示”
诗歌多用意象表达情感,意象本身具有多面性,它的特征是多面的,含义也是多义的。如“鸿雁”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鸿”是大雁,《说文解字》:“鸿,鹄也。”大雁春秋之际会南来北往,所以被认为是可以传递消息的信使,“鸿雁”有“书信”“传递书信”之意。如《春江花月夜》:“鸿雁长飞光不度”,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是一种忠贞之鸟,一生一夫一妻,若一方死去,另一方绝不会再寻伴侣。古诗十九首中有《西北有高楼》:“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元好问也有《雁丘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鸿鹄作为一种飞鸟,相较于一般常见的燕雀来说,它们飞行的高度极为高远,所以“鸿鹄”也成为了“远大志向”的象征。《史记·陈胜吴广列传》中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李峤《雀》:“愿齐鸿鹄至,希逐凤凰翔。”
多义的当然不止意象,汉语的词语本身也是多义的。无论是古代汉语词典还是现代汉语词典,一个词的义项总是不止两三个。阅读古文我们知道,语境对实词、虚词都有暗示和制约的作用,诗歌也是一样,语境对词义有暗示和制约作用。在具体的诗歌中,我们需要仔细研读文本,梳理符合文本情境的词语含义。
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李贺的《野歌》:“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这里的“鸿”,联系颈联“男儿屈穷心不穷”,意思就是远大志向,而不可能是其他含义。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最后一句中“有地”不好理解,但是可以通过下文内容进行推断。“等闲”是我们熟悉的词。毛泽东《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刘禹锡 《竹枝词》:“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等闲”有“平常”“随便”“无缘无故”之意。联系既有认识,我们可以逐一根据语境去代入,联系前文“只望至公将卷读”,可以看出作者写这一首干谒诗是希望“至公”能够通过自己的诗了解自己的才华,“平生不受等闲恩”应是“一生不受无缘无故的恩德”,所谓无功不受禄,第七句“有地”的解释也就出来了:“男子受恩需有原因”。
词作为句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决定了其受语境限制的特点,我们在理解诗意时要注意联系语境。语境对词义有很大的暗示作用。
2.古诗词是古文
诗歌是浓缩的古代汉语,诗歌的语言是古代汉语,而非现代汉语,把握这一点非常重要。2018年、2020年、2021年的高考题都涉及这一看似简单的常识。
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李贺的《野歌》:“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颈联中的“穷”是古今异义词,现代汉语是“贫穷”之意,在古代汉语中则是“困境”之意,如《荆轲刺秦王》:“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苏武传》:“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古代汉语表示“贫穷”的词是“贫”,如《送东阳马生序》:“家贫,无从至书以观。”准确把握“穷”的古汉语义,就能很轻松地判断选项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的错误之处。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试题注释“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抱疾”即生病,“杜门”即闭门不出,“见”在古汉语中,可以表被动,如《荆轲刺秦王》“燕国见陵之耻可除矣”,也可以翻译为“我”,如《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即“背弃我”,是对父亲去世的委婉说法,“见+V”,“见”译为“我”,这种用法现代汉语仍然在用,如“见谅”,即原谅我。这首诗中的“见寄”显然应该译为“寄给我”。既然是“寄给我”,那么抱病在家的袭美就是与我诗歌往来有所交流的,不可能如A现象所言:“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2021《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羡他僧住便平生”中的“平生”也是一个典型。我们学过的相关句子有《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里的“平生”是“平素、往常”。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里的“平生”是“一生”。“平生”是学生很熟悉的一个古代汉语双音节词,不能简单地按照现代汉语的逻辑将其翻译为“平日的生活”。
诗歌是古代汉语写就的,自然应该把它当作浓缩的古文去仔细探究,不能没有古代汉语意识想当然地用现代汉语的眼光去翻译。
二、调整、补充助理解
1.语序的颠倒
中国诗歌的篇幅都很短。纵观近十年来全国卷高考真题,诗歌体裁以律诗为主。律诗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诗歌形式短小本身已经限制了作者的用词,还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更要符合格律的要求,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王安石把诗的这种语言变形称为“诗家语”。不仅是在律诗中,古体诗也是如此,诗人为了音韵的美,也会对诗歌的语言进行变形,这种变形往往是语序的颠倒。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中的“一夜飞过镜湖的月亮”就难以令人理解,“月”是这一句的核心意象,与下文的“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密切相关,但是“飞渡月亮”仍然与情境、事理都不合。如果将“月”字的位置调整,变成“一月夜飞渡镜湖”,然后在月的照耀下,“送我至剡溪”,语意就清晰合理了。
我们要想准确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就需要准确地翻译诗歌,还原颠倒的语序是准确理解诗歌的助推剂。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投长沙裴侍郎》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如果把握不了这句的语序颠倒,是不太好理解的。“垂纶”是垂钓,学生很容易理解为“垂纶雨”连结着“渔乡之思”,仔细琢磨就会发现,并不是“雨”连接着“渔乡之思”,而应该是“垂纶者”心中有“渔乡之思”,“雨”就应该是“雨中垂纶”,后一句学生也很容易理解为“吹动着树木的风”传递着“雁夜魂”,“雁魂”是“大雁的精神”,“夜”字位于“雁魂”中间显然解释不通,只能理解为语序的颠倒,调整后应为“夜风吹木传雁魂”,雨中垂纶的行为传递出诗人孤高的个性,“渔乡之思”传递出思乡之情,委婉地表达出如果不能实现愿望就回乡的孤高品性,夜风中飞翔的鸿雁就是诗人孤高灵魂的形象化的写照。题目问道:“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了解诗歌语序的颠倒的特征,再结合既有所学,就可以比较轻松地思考出这是诗人孤高情怀的形象化表达,这种结构可以舒缓诗歌直抒胸臆的节奏,使诗歌显得委婉从容。
2.内容的省略
诗歌是高度凝练的古代汉语。就律诗而言,一首诗通常只有40个字或者56个字,而他表达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如果把它转化成现代汉语的一篇文章,字数显然是要增加好几倍。增加的内容是哪里来的,除了古代汉语单音节词为主和现代汉语双音节词为主的形势不同之外,更多的是作者省略的内容。正是诗歌形式短小的限制,作者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作者必须要选择能够突出表达感情的词语,这些意象、词语的集中呈现,就是作者感情的核心。其他不突出的主语、谓语、介词等均要省略。如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与意象相关的主语、谓语、介词都被省略了,将这些省略的内容都还原,这句话应该是:“我喝着一杯浊酒,想到家在万里之外。”
2021·全国甲卷《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第三联“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如果不还原出主语,学生会混淆内容。谁不及飞鸟自在?谁羡他僧?如果抓住这一点,很容易还原出主语应该是南丰先生。那么选项“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很显然就是错的了。
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李賀的《野歌》也是如此:“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这是内容省略的典型考题。如果不明白诗歌的内容因高度凝练而大量省略的特征,就没有办法准确地答题。如果直接翻译,那就是“寒风又变成春天的柳树,一条条看上去是烟雾蒙蒙的”。如果脱离诗歌的话,相信没有同学在作文时会写出“寒风变成柳树”这种话,它不合情理,但是在回答这道诗歌鉴赏题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是这么写的。我们从诗歌内容省略的角度去思考,就能还原作者省略的内容。寒风又变成春风,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柳树,远远望去,一棵棵柳树,一条条柳枝像一团团烟雾,很美。还原出省略的内容,我们就能分析出其中的情感:虽然此时我的处境是北风中横冲的困顿,但未来却是春风中的烟柳一样美好,它传达出的是困境中的美好期待。
了解诗句省略和颠倒的特征,能够帮助我们仔细研读诗句,更好地理解诗歌。
三、起承转合见丰富
1.起承转合
律诗讲究结构的起承转合。“起”是紧承诗题,引出所叙、所描之事、物。“承”是承接上一层而展开,是“起”的延伸、拓展。“转”是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进一层,转出他意,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往往转向更广阔的自然、社会、历史、人生。“合”是诗文的结尾,是诗歌主旨或诗人感情的凝聚之处。律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这是体裁决定的,并不是只有律诗才有这种特征。古体诗虽然形式自由,不受格律限制,但是唐代以前的很多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已经开始融入骈文的形式特征,追求诗歌形式的对称;唐代律诗定型之后,诗人创作古体诗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律诗格律和形式的影响,所以很多古体诗在形式上、结构上呈现出律诗的特征。
把握诗歌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能够帮助理解诗歌内容,尤其是颔联和颈联。很多考题在设置时也是围绕着这一点展开。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王安石的《读史》:“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从起承转合的结构梳理,“行藏终欲付何人”意思是在死后,他们的行藏最终又会托付给什么人呢?篇章由此“起”,颔联承接这个问句,“往往是由于当时的情况不清而以讹传讹,加上后世的流俗更搅乱了事实以假乱真”。从当时和后世两个角度写出了个人的功业任由他人剪裁的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理解了这一点B选项的错误就非常清晰了:“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再如2020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陆游《苦笋》:“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诗歌由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起笔,诗的颔联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按照律诗起承转合的章法,之后颈联应该宕开一笔,不再围绕“笋”本身,而是转向“耿介”“苦节”的人格化内容展开。由此可以判断C选项错误:“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颈联“我见魏征殊媚妩”,明确已经进入到人格,选项却仍然停留在“苦笋”的表层特征上。
学生抓住诗歌颔联“承”和颈联的“转”的特征,就不会认为各联的内容之间牵扯不清。
2.对仗
《红楼梦》中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通俗地表达了什么是对仗:“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对仗是对偶基础上的平仄相对,因为古代汉语发展到今天,音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高考题在题目的设置上不会考查平仄的格律,对仗对绝大部分同学来说仅仅是对偶而已。古体诗很多诗句也基本符合对偶的要求。抓住诗歌二三联的对仗或者对偶同样能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诗意。
2021年全国甲卷《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颔联“白云”“流水”,一副对子就很好地表现了其对南丰先生出山的态度。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插田歌(节选)》:“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抓住“田塍”“白水”的对偶,就能理解这句诗的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
从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把握语境对词义的限制和暗示的特征,能够适当调整语序、补充省略的内容以及了解起承转合的结构与内容之间的关联,能对我们理解诗歌起到一个很好地帮助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