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斌
作者用了两个半月时间在大同市云州区三镇七乡走访体验,深入农村、农场、扶贫车间和田间地头、农家炕头获取素材。精选出35名具有代表性的黄花产业带头人,以他们的故事为主线,穿插50多个农民的故事和心声,断面描绘、典型挖掘和全景式写意纵横交织,力图反映出云州区黄花产业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全书重点落笔在近十年云州区在产业发展、脱贫攻坚路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从几万亩到17万亩黄花的产业爆发图景。近景式展现了农村新貌新气象和百姓生活变迁,深入讲述典型人物的典型故事、心路历程。
仲夏时分,杏雨梨云。
一望无际的桑干河湿地碧波荡漾、群鸟翩跹;绵延无际的火山群此起彼伏、翠绿簇拥;17万亩黄花田地,正以膏腴之壤的姿态迎接着盛产的洗礼。
火山红,黄花黄,云州大地,又迎来一个生机勃发的季节。
趁着好时光,《火山红黄花黄》应季而生!当我从大同市作协主席任勇先生那里听到这个消息后,作为一个每年都对云州黄花进行大量新闻报道的媒体人,悄悄地放下了一个暗藏多年的心结。
云州黄花是脱贫攻坚产业模式的范例,一直以来都是媒体人眼里的新闻富矿。我是一家省级媒体的驻站记者,近5年来,以云州黄花产业发展为脉络,采写发表了大量以此为素材的新闻报道。
云州区脱贫前,属于国家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里,早在1600年以前北魏建都平城(大同)时期就有栽培黄花的历史。1975年,山西省政府将云州区确定为黄花生产基地县,由于黄花种植前三年开花少、开花小,无收益,加上采摘后需要立即加工、晾晒等工序繁琐,所以多年来,当地农民种植黄花的积极性并不高,黄花始终没有走出“小打小闹”的圈子,农民守着“香饽饽”却过着穷日子。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为山西指明了走有機旱作农业的路子。云州区抓住契机,确定了黄花产业发展的路子,先后出台各类扶持政策21项,财政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开启了全程“保姆式”服务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种黄花;给予农民每亩1000元补贴;黄花种到哪里,水力设施跟到哪里;新建晾晒场地、开放公共场地,解决晾晒难题;为黄花上保险,彻底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实施“黄花贷”,缓解资金不足问题……
短短几年,云州区黄花产业得到规模化发展,目前,“大同黄花”商标已经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原产地保护认证,云州区已成为国家黄花种植和加工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和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材料(黄花)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国农副产品百强区域品牌,“大同黄花”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如今,云州区黄花产业已经呈现出一二三产联动,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发展的好势头。黄花产业为云州区脱贫攻坚奔小康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蹚出了一条新路。
伴随着黄花产业的发展,我的采访足迹踏遍云州,几乎全景式见证了这一被选为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的发展路径。
随着黄花题材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案头整理出来的剪报逐渐纷乱起来,或通篇累牍地整版,或点点滴滴的豆腐块,虽是同一题材,但却互不关联,虽是各样独立的故事,但最终讲述的又是同样的主题。
看着它们,我的心也逐渐纷乱起来:云州黄花的发展模式,一个堪为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攻坚举措“样板”,关于其发展脉络经纬的记载却一直以来处于碎片化的状态。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云州人民艰难跋涉、负重奋进、坚持不懈、勇于开拓,用他们优秀的性格品质和精神气质在广袤的土地上写就一个个“黄花故事”,但是,这些“黄花故事”散落在云州各处,因其洋洋洒洒反而显得有些支离破碎。
如何将这些散落的“黄花故事”,讲成一部系统的“黄花大书”,这成了暗藏在我心里的一个“结”。
随着由任勇、石囡、周智海三位作家著述的《火山红黄花黄》的问世,我的这个“结”到了解开的时候。
从唐家堡的有机黄花种植基地,到坊城新村的黄花产业园区,从一望无际的忘忧大道,到欢腾喧天的忘忧农场……那一处处曾无数次到访过的田间地头,满眼葱茏,一簇簇蓬勃的黄花伸展开来,似要突破这纸张的限制,急着窜向成熟的季节。
从第一个大规模种植黄花的“吃螃蟹者”,到由此成为“张百万”的张顺宝,从第一个走南闯北推销黄花的“经纪人”,到公司规模化发展的领头人杨旗,从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到投身忘忧农场成功打造黄花产业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典范的青农段亚萍,从一个在外打拼已小有成就的大学生,到返乡带领乡亲们成立黄花专业合作社的创业者张圣伟……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充满活力地向我示意,他们正要跳出字句的束缚,集体讲述一个不再单薄不再孱弱的宏大故事。
从2013年不足3万亩发展到如今17万亩的种植规模,从单一的“黄花菜”到9大类120多种黄花延伸产品的相继出笼,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级贫困县区,到如今光靠黄花就能让全区14万农民人均增收5000元的国家黄花种植和加工标准化示范区……那一张张已熟稔在心的成绩单,又在我眼前挥动,它们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要跳出书本的禁锢,向我铺陈一幅黄花产业发展的美丽图景。
这岂止是一部黄花大书,简直是一部云州农民的创业史!
一个人、一户家庭、一个村庄,无数人、无数家庭、无数村庄……三位作者倾注大量心血,用带着泥土味儿的文字描募出由辛劳、眼泪、勤奋、智慧、隐忍和微笑堆砌的创业细节。耕火、辟土、承露、炼质,他们又用红绿黄的色彩描绘出专属于云州的绚丽画卷,让一个个新时代的梁生宝,在火山下、桑干河畔、黄花田地,构建起一部充满激情和温度的创业史!
一年又一年,火山脚下的黄花成熟了一季又一季。金灿灿的黄花在风中摇曳,忙碌采摘的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晾晒场里满是一笼笼蒸馏出来的黄花菜,仿佛黄金镶出来一般……
火山红,黄花黄,云州大地,又迎来一个生机勃发的季节。
趁着好时光,《火山红黄花黄》应季而生!
选自《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