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翰潮
我有一个朋友,他曾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在我的故乡,贫困人口有30万,”朋友说,“我就出生在那里。在贫困重压下,大人们对生活的希望早已被磨灭。只有孩子,眼神清亮,还在幻想着未来……”
2011年。
“爷爷,我回来了。”
门“嘎吱”一声打开,走进来一个充满朝气的青年。
“腾飞回来啦。”躺在藤椅上的老人睜开眼睛看了看,又缓缓闭上,语速缓慢,仿佛一台年久失修的机器,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无能为力。
“是啊,”青年脱下外套,轻轻拍了拍,小心翼翼地搭在门口的竹椅背上,“今天邮递员送来了一个快递,同学寄给我的。”
这回老人的眼睛很快睁开了,问:“咱们这地方偏僻,山路也难走,快递能进来了?”
“嗯。”
“哦。”
空气又陷入了安静。
青年想了想,还是憋不住心中的兴奋与喜悦,说道:“爷爷,我朋友说总书记要让全国脱贫奔小康,孩子们也能上的起大学了,不像我……”看了眼垂垂老矣的爷爷,腾飞说不下去了。爷爷拿出了棺材本才勉强供他读完高中,大学……不敢想。
想到这里,青年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一把抓起外套,留下一句“爷爷,我再去山上看看”就出门了。
许久,屋子里才传来一声叹息:“唉!还不是穷闹的。”
2014年。
“爷爷,我回来了。”
门“嘎吱”一声打开了,青年走进来,手里还拖着一个大麻袋。
“腾飞回来啦。”原本坐在小板凳上整理山货的老人停下手中的活计,看向那一个大麻袋。
“嗯,今年的山核桃特别好,您看看。”青年满头大汗,来不及擦一擦,脱了外套往旁边的椅子上一扔,解开麻袋抓了一把山核桃捧到老人面前。
老人的手有些抖,捧着山核桃左看右看,不停地点头:“是好,是好。”
这下,青年心中有了数,连外套都来不及拿就冲出门去了。风中飘来一句:“爷爷,那我去多收一点回来。”
“唉!慢点……”老人打量着添了几件家具的屋子,脸上有了笑容。
总算不是那么穷了。
2020年。
“腾飞,来,拿一下。”
门开了,老人拎着一个沉甸甸的塑料袋走了进来。
正在帮忙打包的青年连忙放下手中的胶带走了过去,一把接过塑料袋,忍不住埋怨:“爷爷,不让您歇着吗?”
老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我看你们太忙了,想帮点忙。”喘了好久,才匀了气。
“爷爷,村长说咱们村里今年考出去好几个大学生,我想给他们准备一些奖学金。”
“考上大学了啊……”老人眼眶湿润了,点点头,“给,要给!”
……
“后来呢?”我问。
我的朋友腾飞说:“后来就是现在,乡村振兴的故事还在继续呀!”
那一刻,他的眼神里有光!
【江苏无锡市民办辅仁中学】
点评
作文以时间为经线,以腾飞和爷爷的生活变化为纬线,有条有理、有头有尾;以朋友叙述故事开篇,又以朋友腾飞的语言结尾,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腾飞因为贫穷上不起大学,通过扶贫政策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圆了其他孩子的大学梦。全文情感真挚,结构巧妙,令人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