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靓靓
技法讲解
材料的选择与取舍决定着文章质量的好坏。只有从丰富的材料中精选恰当的内容来表现中心,文章才能写好。
下面,我们谈谈如何围绕中心选材。请大家先看一则例子,某学生在写作前列举了以下材料:
1.他放学后总是先写作业。
2.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3.他写完作业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4.他经常帮助同学。
5.他积极参加学校运动会。
6.他家离学校很远,可他每天坚持骑车上学,不要父母接送。
如果要表达“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这一中心,我们可以选择第一条和第二条。如果要表达“他是一个热爱运动的学生”这一中心,我们可以选择第三条和第五条。由此可见,我们要根据所定的中心进行合理选材。
有一些诀窍供大家借鉴:
1.选有用之材,舍弃无用之材
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入文。
2.选典型之材,舍弃一般之材
要选取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材料。这样的材料才有说服力和表现力。
3.选新颖生动之材,舍弃陈旧呆板之材
只有材料不落俗套,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才能增强习作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就算要用老旧材料,也要做到“旧瓶装新酒”。
4.选具体之材,不选空洞之材
写作时,要选用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材料,不能选用空洞的、有影无形的材料。
写作时,有以下几点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1.不懂得详略的取舍,面面俱到,反而无法凸显重点。
2.所定的立意不够新颖,选材过于陈旧,无法吸引读者。
牛刀小试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让你感觉不一般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愤恨……
请以“这个人,不一般”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示例作文一
这个人,不一般
◎王 倩
他一直伫立在那里,从绿色的希望爬满柳的枝条一直到满树的梅花散发出幽香,总有这样一个身影,坚定地站在湖边。
我初次来到这个公园,就深深爱上了这里。这里没有城市里灯红酒绿的喧嚣,只有一份淡淡的宁静祥和。野花遍地,红的,黄的,紫的,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翩翩彩蝶在花枝间穿梭,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直到一位老人的出现,打破了这片祥和的气氛——
我离他很远,只能模糊地看见他的身影。他站在湖边,手持一根木棍,将长棍伸到湖里,似乎在拨弄着什么。那不断激起的浪花声让我的内心掀起了波澜。望着湖边竖立的牌子,上面赫然写着:“禁止捕鱼”,几个大字刺痛了我的眼。我向他投去一个鄙夷的神色,加快脚步准备一探究竟。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他的举动在我眼中渐渐清晰。皲裂的手,佝偻的背,勾勒出了老人的模样。他脚尖着地,脚跟缓缓抬起,瘦弱的双腿在风中微微颤抖。他那双骨瘦如柴的手紧紧地攥着长棍的一端,肘关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手臂上的青筋条条爆起,他不断地向他的“猎物”靠近,激起的水花打湿了他的衣襟,但他毫不在意。
終于,“猎物”捞上来了。看到我在看他,他嘴角扬起,笑着说:“小姑娘,可以帮我把那个桶拿过来吗?”我瞥了一眼那个桶,无比洁净,一如他泛白的袖口。我神情复杂地将桶递给他,这才发现他的衣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破烂不堪,衣服很白,是那种漂白后的颜色,衣角皱巴巴的,穿在他的身上显得空荡荡的。他皮肤黝黑,颧骨突出,看上去很是瘦弱。
他将“猎物”放进桶里,我定睛一看,原来他的猎物并不是活蹦乱跳的鱼,而是被游人扔进湖里的垃圾,我为之前对他的误会和鄙夷感到羞愧,更对他产生了空前的敬意。他就这样奋力地用木棍清理湖面垃圾,一趟又一趟,一天又一天……此时,波光粼粼的湖面犹如老人的精神一样闪闪发光。这个人,不一般。
之后,我一有空就会来到这个公园,这里一如既往,只是那个老人的身边多了一个拿木棍的孩子,阳光下,一老一小的笑声在湖面漾开……
(安徽铜陵市第二中学)
点评
习作开头用“从绿色的希望爬满柳的枝条一直到满树的梅花散发出幽香”一句来暗示时间的推移,结构巧妙。对老人的动作、外貌、神态等细节皆刻画得生动形象。小作者用欲扬先抑法将老人的形象如抽丝剥茧般展现出来,言有尽而意无穷。
老人用他的行为感染了小作者,也感动了我们,字里行间是满满的正能量。
示例作文二
这个人,不一般
◎方子孺
衷心感谢在我们前进路上的每一个人。
——题记
两年前,作为新手的我,整日在体育馆的乒乓球桌前徘徊,像一头迷途的小兽,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在这里打球的人,大多拥有潇洒的击球动作、规范的打球姿势和质量过硬的球拍。而我,既没有优秀的技术,又没有好的球拍,只能孤零零地站在球桌旁,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别人打球。
那天,一只手搭上了我的肩头:“小伙子,怎么了?”那是一个苍老的声音。我回头望去,是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看上去很慈祥,头发梳得十分整齐,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邃的眼眸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看着她的笑容,我心头突然一暖。
她将我拉到一张无人的球台旁,示意我和她打几场球。她打球真是厉害,动作虽不张扬,却如行云流水般自如。球速虽不算快,却球球带旋,仿佛一把重锏,虽不带锋,却有十足的威压。我几乎不是在和她打球,而是她的球迷。
几场球下来,老奶奶皱了皱眉头,她仔细观察我打球的动作,很快便找出了原因——姿势不对。她让我半蹲着打球,并让我将手放下去再提起来,模仿拉球、接球的动作反复训练……那天,我的技术进步神速。
之后,我每次去体育馆,都会找她练球,她从不嫌弃。每当我打出一个好球,她就由衷地夸奖我,跟我分析这球为什么打得好,从击球的动作、技术要领上进行分析,让我体会深刻。如果球没打好,她就帮我分析原因,矫正我的动作。
在她的指导下,我打球的姿势越来越标准,进攻渐渐犀利起来,防守也变得越来越稳重。之后再去体育馆打球,再没有人瞧不起我了,我再也不是只会在球桌前观战的“菜鸟”了。
如今,只要我去体育馆的乒乓球台,必定能见到那位老人。看见她慈祥的目光,就能让人获得勇气。
这个人,不一般。
(安徽铜陵市第二中学)
点评
小作者选取典型材料,详写了自己第一次和老奶奶相识的情形。通过对人物具体的外貌、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老人对他的指导,凸显了习作中心。后文略写了两人的交往情形,塑造了老人热情、有耐心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小作者对老人的感激、敬佩之情。
习作选材围绕中心,详略得当,描述精当,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