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祥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学院,广东 汕尾 516600)
国家一直重视提高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并逐步推进实施。2015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职业教育要主动“走出去”,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的合作。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中外合作办学要提升办学水平、拓展交流平台、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国门和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2022年,教育部职成司印发的《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22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计划指导成立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联盟,举办国际职业技能大赛,举办产教融合博览会,打造职业教育公共产品,推进“中文+职业技能” 和“鲁班工坊”等多个项目。由此可见,中国职业教育在内涵发展和品牌打造的基础上,已逐步走出国门并形成以多元共建和标准输出等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新格局。
教育国际化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方面。[1]内向国际化主要形式是把项目、机构、标准“引进来”的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出国留学。广东省是中国经济的桥头堡,也是改革开放的示范区。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下,广东省的高职教育要深度参与国际合作办学,共建、共治国际化高职教育,共享国际合作办学的成果,在开创高职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将从“引进来”的视角调查分析广东省高职院校境内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并探索其发展路径。
为了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广东省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的现状、问题和发展瓶颈,笔者参考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督信息平台[2]和官方统计的相关数据,对广东省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情况进行调查。并且按照办学规模、高职院校所在地区、境外合作国家分布、合作办学的专业布局和招生规模等各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和统计分析。
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督信息平台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3月,归类整理广东省高职院校在地方政府获批准的54个机构(项目),剔除普通本科院校获批的专科专业的9个中外办学项目,广东省高职院校获批了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杰克逊国际学院)和4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计45个机构(项目)(“机构”以下概称为“项目”),占全国1065个项目数的5.07 %,远低于江苏、山东、浙江等省,略高于全国平均34个项目数(如图1所示)。广东省共有24所高职院校的32个专业与11个境外国家或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每年招生名额数达5145人。
图1 中国各地区中外合资办学机构(项目)数
广东省中外办学项目获批的24所高职院校全部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方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白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10个较发达国家和中国香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办学的招生数量占总数的95 %以上,合作项目的招生数量名列前茅的是与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的合作(如图2所示)。
图2 广东省与不同国家或地区合作办学的招生数量
广东省中外合作办学的24所高职院校包括23所公立高校和1所民办高校(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这24所高职院校占广东省94所高职院校(包括民办高职院校)总数的25.5 %,它们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广州市(16所)、深圳市(2所)、中山市(3所)、珠海市(1所)、东莞市(1所)、以及粤北地区的清远市(1所)。数据显示,粤西、粤东地区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数量为零。从获批项目数的地区分布来看,广州市高职院校合作办学项目有32个,占广东省项目总数的71.1 %,其次为深圳市(5项)和中山市(4项)。
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布局存在以下特点:(1)热点专业合作项目比较多。热点专业大类是财经商贸(8项)、电子信息(6项)、旅游餐饮(4项)。(2)专业分布呈现区域性特征。合作项目的专业布局充分体现地区经济需要和人才需求,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财经、电子、旅游等相关专业的项目数较多(合计18项),这些高校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东莞等经济发达地区。项目数较少的合作专业大类有土木建筑、教育体育、交通运输、食品制造、医药卫生、水利水电、文化艺术和公安司法。尚未合作的专业项目是农林牧渔、资源环境、能源材料、生物化工、轻工纺织和食品药品等专业大类。
图3 广东省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分布
根据合作办学主体的不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校—校”模式、“校—企”模式和多元共建模式。广东省高职4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要采用“校—校”模式,办学模式比较单一化,办学主体一般是中外两所高校。例如,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霍姆斯格兰政府理工学院合作举办三个专业项目。合作办学模式的多样性主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合作渠道实现合作对象的多元化和合作形式的多样化。广东省只有少数高职院校的地市级和校级中外合作项目的办学模式实现了多元化和多样化。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实现合作对象的多元化,与71个国外的大学、协会或机构有合作办学项目,其中,61个合作对象是大学,10个合作对象是企业、机构或协会等。再比如,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成立国际教育学院,与欧洲、美洲、澳洲和亚洲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都大班”“海外长期留学”“国际创新班”“海外短期游学”“雅思英语强化班”“海外带薪实习”等形式多样的合作项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省GDP总量是124369.67亿元,全国排名第一。目前教育部备案的广东省高职院校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只有45项,远低于江苏省220项和山东省113项,所以,广东省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对高质量国际化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021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显示,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 4.0:40.4:55.6,制造业和服务业占主要部分。广东省有6个重要产业的专业大类尚未在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中进行专业布局,特别是紧跟高端制造业和优势产业方面,目前的合作专业布局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比如,2021年广东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 %,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0.1 %,医药制造业增长18.7 %。然而目前相关合作项目只有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合作举办的健康管理专业和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而食品药品大类中的药品相关专业合作仍然是空白。
2004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4]提出,鼓励在中国西部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但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广东省中外办学的高职院校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2021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显示,广东省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存在显著差异,珠三角核心区占全省的80.9 %,东翼、西翼、北部生态发展区分别占 6.2 %、7.0 %、5.9 %。由于教育资源、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粤西、粤东和粤北地区的高职院校无论在办学规模还是在办学质量方面和珠三角地区的高职院校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影响高职院校中外办学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
一方面广东省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重复率较高,不能突出专业特色。例如,会计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各有3个中外合作项目,计算机应用技术、国际商务、旅游管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各有2个中外合作项目。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有利条件和办学定位,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重点打造几个特色专业,树立专业品牌,努力营造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因为缺乏国际视野和全球发展理念的中外合作办学不利于职业教育品牌打造,所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必须紧跟时代经济发展潮流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并为培养国际化技能型人才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
数据显示,在“引进来”的合作办学中,大部分是“校—校”模式。通过查询高职院校质量年报数据,只有少数高职院校实现国内高职院校和国外企业、机构或协会等合作的“校—企”模式和多元共建模式。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拓宽办学渠道、创新办学模式和实现多元办学,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很少甚至是空白。这些高职院校有必要在办学理念、渠道获取和办学模式上进行大胆创新和突破。
政府部门和高职院校需要充分考虑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紧跟国际和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及时分析新经济、新业态、新工艺等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协调发展合作办学规模、质量与效益,做出准确预判和长远谋划。首先,要保证中外合作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率,提升办学质量。其次,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实行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规范办学流程,为推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实施合作办学提质赋能。再次,要通过革新教育理念、统筹教育资源和实行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促进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发展。最后,高职院校要把工作重心从规模发展转到内涵建设,从特殊化转向常态化。[5]概而言之,中外合作办学规划要有系统性、整体性和科学性,即要系统制定高职国际化办学的法规政策体系、整体性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科学化构建办学的质量评价体系等,[6]努力实现健康、高效和可持续地国际化办学。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学科专业设置的匹配度,聚焦一流学科建设重点”。[7]专业设置要适应和符合地区产品发展的需要和人才需求,提高专业与产业的适切性。一方面,地方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主体性,围绕地方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有方向性地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另一方面,省级相关部门要整体布局、系统规划、统筹安排和机制激励,让地方高职院校“能办学”和“办好学”。
从历年政府对高校的经费投入来看,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经费投入远低于普通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投入。要提高广东省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就必须统筹教育资源,整合高职教育整体布局和专业布局,帮扶欠发达地区高职办学,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首先,地方政府要把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和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列入地方规划指标,积极鼓励和推进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其次,高职院校要完善多元融资机制和拓宽融资渠道。比如,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再次,要发挥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可以举办多形式的地区或国际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积极性,提高合作办学水平。
国内职业教育国际化能否成功关键在于高职院校是否实现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首先,高职院校要建设特色专业,打造专业品牌,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要努力实现中外办学项目的新突破。其次,在经济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要革新国际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思路,进而形成国际化办学的新视野。再次,高职院校要以中外合作办学为载体,通过人才流动和标准输出,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品牌,努力达成国际化办学的新格局。
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探索适当放宽合作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的限制,给予相应的鼓励引导政策或实行准入特别管理措施”。[8]随着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在“一带一路”和“走出去”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探索出多领域、多渠道、切实可行的国际合作办理模式,比如,“借船出海式”或“搭桥通路式”等合作办学方式。可以通过总结高职院校现有的国际合作办学经验,分析国际合作办学的瓶颈,寻求国际合作办学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也可以通过纵向比较各国国际合作办学的先进经验,横向借鉴本科院校国际合作的成功模式,结合广东省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和发展定位,充分利用和发挥政府机构、国际教育组织、涉外企业和境外办学单位的力量和资源,努力构建政校企“三位一体”模式,探索政府引导、机构搭桥、高校实施的国际合作办学新路径。从现实经验来看,举办国际技能大赛、成立职教联盟、建立国际产业学院和举办产教融合博览会等都是有成效的尝试。
随着广东省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愿意参与到中外合作办学中来。但总体看来,目前广东省高职院校存在中外合作办学规模较小、地区分布不平衡、专业布局有偏差、办学模式比较单一等问题,需要进行系统、整体、科学地规划布局并展开“点—线—面”协同推进,依托国家之间的战略合作,加强“校—校”“校—企”之间的全面合作,努力构建政、校、企“三位一体”和多元共建的办学模式,形成共研、共享、共用的合作经验和成果。[9]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下,要积极革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思路,扩大办学渠道,拓展办学模式,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规模,提高合作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