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飞 广发银行扬州分行
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一是速度上,经济增长放缓,发展速度逐渐由高速转为中高速,二是结构上,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升级调整,产业链变迁、优化、重组,三是驱动力上,由创新驱动逐步取代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改革开放数十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非常快,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解决就业问题上,我国1.5亿的中小微企业贡献了超过85%的就业岗位。通过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也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手段。近几年,疫情影响下的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也大幅提高,商业银行风险偏好随之趋于收紧。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则必须积极创新和优化现有的融资模式,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障。
融资模式从资金供给来源可分为两种:(1)内源式融资。这种融资模式指的是企业通过历年经营积累创造的利润继续留置在企业中滚动使用。(2)外源融资。这种融资模式指的是企业以特定模式向商业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比如银行贷款、债券或者股票等。
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融资活动都遵循了融资优序理论,内源融资模式是其主要融资方式。采用这种融资模式,企业无需承担过大的融资成本,股东收益及控制权也不会由于融资行为而被稀释。同时,企业也能够拥有相对更高的自由度,避免资金浪费等问题。然而,因抵押担保缺乏、资金积累慢和盈利能力不强等客观要素都会影响企业融资行为,因此这种融资模式无法获取大量、稳定的资金。
而在外源融资模式之下,企业可以进行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资金提供方与资金需求方通过某种金融工具双方直接形成债权与债务关系,如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等;间接融资是指资金提供方与资金需求方通过银行、信托公司、私募等金融(中介)机构对接实现融资。
以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受企业规模、管理能力、技术能力、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限制,中小企业总体抗风险能力较弱,一般只能都通过内源融资模式进行原始资金积累。通过外源融资模式,中小企业则能够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资金来源的稳定性更高,而且也有着相对较小的信贷成本。
首先,外部融资对于企业的质态要求较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及市场竞争力是资金提供方首要考虑的方面;其次,足值的抵押或担保,是外部融资对于自身资金的保障。对于我国一些中小企业而言,缺少优质抵押物,也没有合适的担保人。所以,企业管理人员必须从“经济新常态”角度出发,提高内部管理能力,对企业产品定位与发展方向予以明确,以此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使自身市场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够解决融资的先决门槛条件。现分别从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对左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活动的各项影响要素进行详细阐述。
1.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高
中小企业风险主要特征主要是不确定性与随机性。不确定性方面,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中无法具体的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也难以在经营在做出最正确的判断来应对风险,在面对风险方面没有主导地位。如何提高中小企业风险判断能力,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亟需解决的内功问题。随机性方面,中小企业无法预测风险什么时候会发生,是外部宏观经济风险、政策风险、行业风险,还是内部哪一个部门管理、生产制造工艺、售后服务等具体环节,都具有不可预计的偶然性。
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产品单一,目标市场狭小,技术含量差,是中小企业都存在特点。企业抵御市场危机能力较弱,且被某种危机施虐过后恢复期又很漫长。国家统计局的历年企业景气指数特征显示,外部环境不管如何变化,中小企业景气指数均弱于大型企业。每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后,中小企业的景气指数会迅速发生下降。同样,中小企业在危机后的元气恢复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2.企业融资知识和意识欠缺
中小企业在外部融资上,除了民间借贷,就是通过银行的贷款来取得相关的资金。但是他们一般情况下难以申请到银行贷款,企业也不知道其它的融资渠道,没有相应的融资意识。在国家相关部门进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工作调研时,企业出于种种原因并不能全面、主动地进行配合,如认为政府只是做秀、涂抹政绩,或认为自身条件肯定达不到银行要求,或害怕银行贷前调查会导致税务风险等,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企业融资难问题长期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3.担保条件
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一般需要借款人提供房产抵押,或有足够担保能力的企业担保。而中小企业本身经营规模小,原始积累较慢,可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较少,无法提供足够的房产抵押。机器设备抵押由于设备价值低、技术含量低、监管困难等因素,也存在银行接受度低、融资额度小等难题。供应链融资,也存在着对企业的上下游客户要求较高,审批周期长、手续麻烦、额度少等问题。
信用贷款,一般情况下只有高精尖科技型企业能获得,而且额度有限,只有行业头部企业才能有可能得到信用类贷款,大部分企业无法参与。
1.信用环境
首先,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差主要在于企业的信用观念不强,企业管理中人治大于法治,使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不信任企业。中小企业老板、管理层对企业信用规范理解程度不够,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很大程度上以人情代制度。企业在申请贷款时可能会利用信息不对称甚至虚假资料来获取贷款资金,贷款下来后又投入到非约定用途的其他的项目使用,而该项目一旦出现问题使投入的资金无法及时收回,企业没有其它的资金来源偿还贷款或利息,终将导致银行贷款无法收回,出现坏账损失。如此会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群体的信用度降低,反过来降低了银行对企业放贷的可能性。
其次,在现阶段,我国一些中小企业缺乏标准化的经营模式,而且也不具备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财务风险的发生而倒闭,最后无法清偿融资债务。
2.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
在通常情况下,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都会为大型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在这种背景下,各地方政府则必须积极促进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设工作,以此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活动。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该通过开放客户数据等方法,连通金融机构和用户数据,基于此,帮助金融机构分析和处理用户数据,进而实现更具效益的金融服务。
3.风投机构
考虑到风投的资金规模相对更大,且有着较强的投资专业性,因此我国中小企业也能够通过风投机构进行融资活动。在现阶段,初创中小企业往往是风投的主要投资目标。后者也会给予企业相应的专业扶持,为企业的前期发展奠定基础。在这种背景下,风投主要帮助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促进企业发展和壮大。但是风投机构对企业的创业团队、产品、技术等方面有着非常高的标准,一般企业难以符合条件。
4.债券、私募、信托、证券融资
债券、私募、信托、证券融资对企业的规模、管理、技术、盈利水平综合要求较高,达到相关标准的情况下,才能够使用这些方式融资。因此,这些融资模式不适合普通企业及初创中小企业,而主要由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所应用。在融资模式发展过程中,各政府部门也必须对融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进而实现规范化发展的目标。
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其融资需求有着独特属性,不仅仅表现为高频率和小规模,同时也表现为时间急、短期还款能力差等层面。如果通过商业银行进行借贷,借贷的审批流程相对复杂,担保条件要求高,周期较长,难以匹配中小企业融资的使用需要。同时,考虑到大部分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完善的财务机制,而且也不具备良好的信用意识,因此商业银行在贷款审批时存在较大顾虑。对于能够通过非银行机构完成借贷的中小企业而言,在偿付利息的同时,也要承担较高的其它相关费用,甚至可能承担的综合融资成本超过10%。由此可见,在创新和优化融资模式时,必须对如何控制融资成本给予高度重视。
如今,得益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具备抵押物的中小企业也能够通过传统金融机构完成融资行为。也就是说,凭借交易记录或者信用等级,中小企业即可以得到银行融资。
1.网上银行融资模式
在网上银行融资模式之下,中小企业则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融资活动,从而通过商业银行进行一定规模内(根据金融机构的政策不同,一般不超过500万元或300万元)的借贷服务。
中小企业通过银行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申请,并在线提供以下资料及数据查询授权:(1)企业基本资料,如营业执照、公司章程、法人代表身份证、财务报表、采购及销售合同等。(2)企业、法人代表或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征信查询授权。(3)电商平台数据、贷款申请数据和外部数据接口授权。其中,电商平台数据不仅仅包括经营数据或者上下游交易数据,同时也包括了投诉纠纷与物流数据等。(4)政府部门申报数据查询授权,主要是指海关、税收数据等。
对于商业银行方面而言,则结合上述各项数据完成风险模型的构建工作,以此对企业融资可行性进行准确评估。通过上述借贷流程,各项数据则能够作为融资信用主要参考依据。这种融资模式打破了传统融资模式的时空约束。
2.银行融资信用贷款产品
借助于互联网平台数据查询及公示功能,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推出了供应链融资、科技企业信用贷款、政府采购项目贷款等信用类融资产品,以此为不具备抵押物的中小企业提供500—1 000万元以内的贷款。商业银行通过分析和评估中小企业的各项经营数据,并基于此评估企业经营和清偿能力。在这种融资模式之下,达到一定评级标准,即可进行信用方式的授信贷款。
信用贷款融资方式对企业各方面综合实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目前,中小企业板块早已在深圳证券交易启动,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出于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发展,企业股权融资依然受到相应对约束,企业融资的前提是达到信息披露以及主板上市的标准。在现阶段,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无法满足上述限制条件,因此无法进行融资。
我国于2015年颁布了针对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改革措施。IPO注册制于2016年3月起实施。在IPO注册制之下,监管机构只需要审查企业申报文件是否具备准确性与真实性。企业上市审批流程得到了进一步简化,整体审批时间大大缩短。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则能够改变传统的商业银行借贷模式,不断提升直接融资的占比,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丰富企业融资渠道,助力企业发展。
风险控制,是任何融资创新的前提条件。
首先,每一个中小企业,各种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面临各种各种经营风险的发生,如何对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是融资创新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此外,预警和防控,如何将企业经营风险及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是融资创新必须设计的重要环节。
其次,在风险容忍度平衡方面。合适的风险容忍度是融资创新的推动力。通过完善企业评价模型,组建高水平的评审委员会,并能够对企业风险控制提出切实合理的建议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应充分给予企业融资支持。
最后,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综合应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AR、VR、元宇宙技术等。互联网数据平台实现对企业关键特征精准识别,大数据互通,可以最大化消除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工业互联网对生产现场实时监控;基于云技术的财务系统,可实时掌握企业经营数据,这些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动态风险监测难题。
以上问题如能得到解决,传统的基于抵押担保的风险控制手段可大大地弱化,融资产品及方式的扩展空间将到到极大的开放。
综上所述,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行了现状分析。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要提升自身的实力;政府要起引导和支持作用,政策优惠的同时应也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金融企业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利用数据技术提高风险把控能力,大胆创新。
我们相信,在国家、银行、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终将会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