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红萍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帮助学生发展技能、体验不同的情感。语文学科也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师要通过整合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理解知识、建构认知体系。深度学习聚焦于知识的整合和建构,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知识、迁移学习方法。
教师要重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衔接新旧知识,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实现知识的整合、建构、迁移、运用,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人的思维发展是螺旋上升的。低阶思维是高阶思维发展的基础。当学生在分析、思考一个复杂的问题时,他们必须具备基础知识,能够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要设计高水平的问题,也要设计记忆、理解等低阶思维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比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提出问题:“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为塑造这一形象,作者用了哪些关键词语?”教师可引领学生关注上阕的“立”“看”“问”,让学生明白作者写了眼前之景与心中所思;引领学生关注下阕的“忆”与“记”,使其明白作者写了对往事的追忆,表现了他在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与远大理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追问学生,比如,这首诗描述了几幅画面,在湘江秋景图中作者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来描写眼前之景,作者是如何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等等。
教师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把握学生当前思维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确立思维的生长点,从而提出更为恰当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比如,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品读文本,让他们感受作者描写的月夜剡溪、清晨山中、今晚洞外、夜晚洞中、梦醒枕席等五个场景,并教导学生借助关键词体会诗人的情感变 化,感受作者的自信傲岸和豪迈乐观。
教学重点是学科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直接指向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难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关联。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挖掘导语、习题中的育人价值,确立教学重点。教师也要联系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状况、学习需求等,确立教学难点。同时,教师要深入研读文本,了解文本的思想观点,在矛盾处、细节处、空白处设计问题,以引发学生的深 度思考。
开放问题比传统问题的答案更加多元,解决方法更加多样,能够为学生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领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解读。比如,在学习《短歌行》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忧’在全诗出现了三次,是贯穿全诗的字眼,曹操为何而忧?他是怎样表达‘忧’的?运用了什么手法,达到了什么表达效果?”教师可以运用开放性问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要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主动设计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识记、理解等低认知层次的问题可以聚焦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参与探讨的兴趣。以概括、评价、创造为主的高层次问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的深度表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可主动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是补充他人的观点,这样能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深层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问题,考虑学生回答的方式,运用“谁还需要补充”“谁还有不同的意见”等言语激励学生回答、补充问题,促使他们形成有深度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提出问题:“面对此景,苏轼想到了什么?他专门提到了谁?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他心目中的英雄的?这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对比探究,能感受到周瑜是个年轻有为、温文尔雅、雄才大略、运筹帷幄的将军。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引领学生鉴赏诗词,品析作者的情感,探讨作者的人生态度。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深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原有经验,引导学生主动探讨、大胆分析,使其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教师要在知识点间建立联系,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欲望。教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支架,引导他们表达对复杂问题的看法,鼓励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要设计高水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与思考,让他们相互交换观点,形成有深度的理解。
深度学习不仅有行为、思维的参与,还有情感的体验。在阅读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品析文字,理解文本的情感意蕴,体会作品中的情感。教师可通过生活化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经验,让他们探寻自身情感与作者情感的联系点,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在学习《我与地坛》(节选)时,教师可提出问题:“野草、枯藤、断墙、褪色的门这些景物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觉?如果此时出现一个荒芜的、被废弃的园子,你们会停下来欣赏吗?如果你在遭遇巨大挫折或身受极大痛苦后再看到这个荒芜的园子,你会产生怎样的感受?”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地坛的落寞与伤感,以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引发学生的情思共鸣。
深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反思,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可设计“你为什么这样想”“还有什么疑问”等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果教师不询问学生的困难,无视学生的疑惑,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的思维处于浅层学习的状态。教师要选择积极的理答方式,以足够的耐心、包容的态度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阅读是学生对具体作品“解码”的过程,教师要基于文本特征,选择恰当的方法带领学生解读文本,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鉴赏文学作品,进行创造性解读,使他们对作品的主题、风格、情感等形成深刻的认识,从而感受文本的魅力。
诗歌语言含蓄、韵律优美,能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的情感。教师在诗歌教学时涵泳诗歌的音乐之美,使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比如,在学习《登高》一文时,教师可提出问题:“能否将‘啸’改成‘啼’?‘啸’除了体现‘悲’,还能体现什么?诗人用了六种景物表达孤愤之感,但颔联却只写了两种,是不是在情感表达上略显苍白?”教师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领学生由认知层次向迁移运用层次推进,以促进学生分析、综合、想象以及创造等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散文以人、事、景、物为对象,以记叙、描写、抒情等为表达方式,灵活地抒发作者的情感。教师要深入挖掘散文字里行间的意蕴,带领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独特情感。教师要抓住关键的词句提问,让学生品析散文的语言。比如,在学习《故都的秋》时,教师可提出问题:“本文除了写故都的秋还写了哪个地方的秋天?北国之秋有何特点?文中哪一段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从这些景物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境?作者笔下的秋有什么特殊的意蕴?”教师引导学生感知文本,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之情,能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能获得独特的审美情趣,对作者的创作风格形成整体的感知。
小说作品人物个性鲜明,有着复杂的情节、典型的环境,表现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思想主题。人物是小说的中心,无论是情节的安排还是环境的渲染都要为人物塑造服务。因此,教师要依据人物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解读故事情节、明确小说主题。比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教师可围绕情节提问:“林冲的行动为什么会出现波折?”学生在围绕情节展开分析后,能够明白随着阻碍力量的出现及陆虞候等人的行动,本处于隐忍状态的林冲,由一忍再忍变得忍无可忍。基于此,教师可继续提出问题:“林冲在之前为何会被刺配沧州?对于‘刺配’这件事,他是什么态度?这是从课文中的哪个句子表现出来的呢?其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林冲的隐忍?”教师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使学生 准确把握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教师要贴近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比如,新闻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组成,语言简洁、质朴、明确。教师要紧扣新闻的特点提出问题,引领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等高级的思维活动,满足学生深度学习的要求。再如,科技说明文是由作者向非专业人士普及科学知识、介绍科学原理的文章。教师要运用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明晰作者的思路,感受语言的准确性,从而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杂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写作思维,让学生感受杂文的思想。比如,在学习《拿来主义》一文时,教师可提出问题:“什么是拿来主义?结尾由五句话组成,如果是五个问题的答案,你应该提出哪五个问题?作者认为‘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教师运用问题可引领学生感受杂文的语言特点,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教师还要挖掘文本蕴含的思维方式,让内隐的思维变得直观,发展学生因果、辩证、对比等思维能力。在学习文艺评论时,教师要引领学生探讨文本的语言美,使学生领会作者的意图,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认知体验阐述自身理解。教师要围绕作者表达的观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观点,使学生学会迁移运用写作方法,从而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讨论交流提高认知能力、发展高阶思维、提升对知识迁移的运用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