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走进《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山水世界

2022-03-06 20:11张婉琳
名家名作 2022年25期
关键词:冯至野狗风物

张婉琳

香港文史学家司马长风称冯至的散文创作站在了“一览众山小”的高峰,并且认为其中的《一棵老树》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最为精纯。这个评价高度肯定了冯至先生的散文创作,但可惜的是,关于《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文本解读却很少。本文试图从古人参悟山水的三重境界走进这个消逝了的山村,走进冯至笔下的山水世界。

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山”与“水”是古诗文中常见的组合,最早可以追溯到《论语》:“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发展到后来,山水成为古典诗歌的固定术语。通过诗文来参悟山水也成了很多知识分子写作中的自觉行为。而关于参悟山水,在文言文《五灯会元·青原惟信禅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吉州青原惟信禅师,上堂(开讲) :“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见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样一段记载变成了参悟山水的三重境界。笔者认为,冯至先生把他的散文命名为《山水》,应该也有这方面的思考吧。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山水”的第一重境界,是直觉所见,是山水风物的本来面貌。而放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文本中,应该是去还原云南当地真实的山水风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当年冯至先生看到的山水究竟是什么模样。文章的最后一段“这些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运命”一般被当作这篇散文的总结句,这句话也就成了我们走进这篇文章的关键。“这些风物”,我们第一步要做的是找出这些风物。快速浏览文章我们可以找到小溪(泉水 )、鼠曲草、彩菌、有加利树、野狗、麂子等。而文中对这些风物的描写有详有略,但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词进行简单概括:小溪是清冽、不分昼夜的;鼠曲草是白色、谦虚、纯洁、坚强的;彩菌是五彩、充满生机的;有加利树是崇高、庄严的;野狗是充满野性,令人恐怖的;而麂子则是温良机警的。但作者说这些风物有它们自己的运命。何谓自己的运命?应该就是作者从这些风物中所产生的带有个人色彩的体悟。所以,我们进入参悟山水的第二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说的是开始接触禅理,凝神静思,此山水已不再是原来之山水,而是带有作者个人审美思考的山水。这篇散文不是昆明的山水游记,我们所要去体会的是作者通过他的文字传达出的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山水观。而纵观作者的一生,诗歌和哲学是他的人生关键词。这篇散文也处处体现了作者的哲学思考。从哲学角度思考,我们就要透过作者的文字去读懂精神上的自由、个体宇宙和人生等带有哲学意味的问题。

为此,笔者翻阅了冯姚平整理发表的《昆明日记》,里面记载的是冯至从1939年1月到1943年8月写下的零星日记。而1942年冯至日记“附四”就是《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最初构思:“虔诚(每一颗草,每一个尘)”“有加利树—鼠曲—菌子”“狗和野狗—鸟—人”“谷—泉—路”“鹿—久已不见—Chartres的窗画”“消失了的村庄。消逝了的传说(犹如一个民族死了,带着他的传说死了)”。作者的构思像是打开这篇散文的密语,随着他的构思去解读文本仿佛一切就豁然开朗了。我们先看第一句话“虔诚(每一棵草,每一个尘)”,虔诚是作者对山水的态度,每一棵草,每一个尘,草和尘都是平凡、渺小、容易被忽略的事物,“一个”“一棵”两个醒目的“一”字和两个“每”字都在强调万物皆有欢喜处,虽平凡但唯一。作者在文中所写的不是世人所谓的名胜,虽不是名胜,但正是这些平凡、渺小的事物作者虔诚相待,细细地听它们的述说。它们述说了什么?这就是作者通过他的构思和文字所要传达给我们的。

二、三、四、五处构思与一开始梳理的文中的风物基本重合,而作者的构思则把这些风物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为我们的解读提供了便利。我们先看第一组组合“有加利树—鼠曲—菌子”,作者在差不多同一时期曾写过《十四行诗》,而《十四行诗》中有加利树和鼠曲草都单独成篇。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两首诗看作是《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链文本。所以,我们可以“借诗解文”,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文字。

作者在《十四行诗》中是这样写有加利树的: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是一片音乐在我耳旁/筑起一座严肃的殿堂,/让我小心翼翼地走入 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 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凋零里只看着你。在冯至1942年5月25日和26日的日记里分别有:“月夜里,我们望着有加利树,越往越高,看着他生长,不由得内心惊恐起来。”“夜里,我们从没有月光的那方面看有加利树,就不会那样悚然了。”月夜里—越往越高—看着他生长—惊恐,而夜里—没有月光—不会悚然。所以,两相联系,最大的疑惑是作者为什么悚然?如何理解悚然?散文中作者把有加利树形容成“严峻的圣者”,诗歌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所以,作者到底在有加利树上领悟到了什么?我们把散文和诗歌联系起来看,发现有很多表示时间的词语“每瞬间”“都在生长”“仿佛生长”“无时不”“凋零”“永生”,再做一下细分,有加利树“每瞬间”“都在生长”“无时不”“凋零”“永生”,而我们只是“仿佛生长”。“仿佛”二字就是对自我生命生长的一种否定,有加利树却是“永生”“无时不”“每”“都”,看似凋零其实是生长,看似死亡其实是更为辉煌的生长,这应该就是作者称有加利树是圣者的原因,它的生命是永恒的。与有加利树永恒的生命相比,我们的人生短短一瞬特别可悲,至此我们就能读懂了作者的悚然,那是在永恒的自然面前感受到的人生短暂,这是对时间的一种无力,对生命的无法掌控。在明朗清澈的月夜我的视线更加清晰,我的感知更加深刻,所以这份悚然在月夜里尤为突出。而一般的夜里,夜色笼罩了一切,也就掩盖了自然的生长。与其被黑色笼罩所有的生长,还不如在清晰的月光下明白地感受这份悚然。理解了悚然也就理解了作者为什么称有加利树是严峻的圣者。

再看鼠曲草,作者在诗歌中是这样来写鼠曲草的: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 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不辜负高贵和洁白,/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 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 这是你伟大的骄傲/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而散文中则把鼠曲草、夕阳里聚精会神的村女、消逝了的山村联系在一起,赞美鼠曲草“孑然一身担当着大宇宙”,并说这就是小草的意义。什么是小草的意义?这时我们再重读作者的诗歌,诗歌中“名称”出现了两次——“躲避一切名称”和“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从“躲避一切”和“不曾辜负”略带矛盾的表达可见作者对名称有着自己的独特看法,回到散文,文中的鼠曲草在阿尔卑斯山上是名贵的,而在云南却是一年两季开遍了山坡,名贵和平凡都是它,但一切的形容在鼠曲草眼中只有静默,鼠曲草是不在乎这些所谓或名贵或平凡的名字的,因为这些都只是外在的形容,外在的形容是来自外部世界的评价,这在鼠曲草看来只是喧嚣,所以它否定喧嚣,所以它选择静默。分析到这儿,我们可以联系作者的名字,原名冯承植。自己改名为至,因为喜欢《逍遥游》里的一句话:“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道德修养极高的人顺应客观,忘掉自己。忘掉自己也就无所谓功绩、无所谓名望。鼠曲,冯至,这哪是在写小草啊,字字句句分明在写作者自己。最后,回到“孑然一身—大宇宙”,小草的意义是什么?“孑然一身—大宇宙”在诗歌中类似的表达可以看作“渺小—伟大”,小和大的矛盾又有何深意?其实,我们在很多文章中早就有过类似的探讨,最经典的是朱良志的《乾坤草亭》,他写到,宇宙、乾坤,说其大;小亭、小舟,言其小。小,是外在的物;大,是内在的心。……八大山人想要告诉人们的是:我山人是天地之中的一个点,虽然只是一点,当我抛弃欲望的追求,唾弃名利的缠绕,获得自身的独立的时候,我就可以齐同世界,拥有世界,我就是大全。借助朱良志先生的思考,我们自然可以明白小草的意义:小草躲避名称、抛却形容、抛弃欲望……但孑然一身,自身独立,那么虽然世俗眼中只是一棵小草,但他就是整个宇宙,就是大全。

有加利树崇高、庄严,鼠曲草渺小、平凡,而诗人的第一组风物链条“有加利树—鼠曲—菌子”只剩下了彩菌,笔者想把彩菌和它们放在一起,应该只是展示生命的不同样态,崇高对应渺小,静默对应热烈,生命本就各有各的精彩。而构思的其他内容,我们可以把“狗和野狗—鸟—人”“鹿—久已不见—Chartres的窗画”放在一起分析。作者在文中重点描绘的是野狗的嗷叫而鸟直接略去,但是作者却对人进行了细分,在野狗的这段文字里作者写到了无眠的老人、夜半惊醒的儿童和抚慰病儿的寡妇,这些人都是生活中的弱势群体,那个夜晚野狗的叫声对他们无疑是一种威胁,所以关于“野狗—人”的组合我们可以理解为自然对人的威胁。最后,“鹿—久已不见—Chartres的窗画”,Chartres的窗画在文中没有涉及,取而代之的是传说中的圣人,但关系不大,都表示的是一种虚幻,不妨碍最初的构思。而文中也很明确地写了鹿久已不见的原因:按照大自然的规律,鹿(麂子)消逝的原因本应该是野狗的威胁,但麂子真正消逝却是因为人的诡计。所以,把作者的三个构思链条放在一起,我们可以读出生命的不同精彩,甚至生命的不同意义,我们也可以看到自然对人的威胁和人对自然的威胁。这也许就是作者所说的这些风物在述说自己的运命。

三、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为什么走过那么多的山山水水,还能只看山水?参悟到这一步,我们要理解的是作者对待山水的态度。同样是写消逝,我们把作者的文字和王开玲的《每一个故乡都在消逝》放在一起观照,就能明白一个感性,一个理性。作者的理性我们在阅读文本的第三段时就能明显察觉。他是这样写一个村落的衰落,“一百四十余万降落到二十万”,巨大的数字落差作者却说“它们没有意义”,再放到整个时代背景之下。1942年,昆明处在战争的炮火中,作者时时刻刻面对的是生命的逝去、战争的杀戮,这是最让人感到诧异的地方,仿佛作者眼中没有战争、没有杀戮、没有兴衰,只有山水,从悚然到平静,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平静的态度?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来看作者构思的最后一个链条“谷—泉—路”。关于路:“我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道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关于泉(小溪):“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不见君却思君因为我们共饮长江水,不见可以是因为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也可以是因为同一空间不同时间,而“共饮长江水”说的是“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这样的表达在最后一段有“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就是这种事物之间的关联使得作者面对历史的兴衰如此冷静,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是渺小的,但每个人都能够拥有自己的宇宙,每个人都有自己关联的事物,看似消逝,但与你关联的历史不会消亡,而是与自然万物结合,化作不同的姿态继续存在。所以,不必伤感。最后,我们再看关于路的表达,作者在文中说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在这里,时间和空间也打通了。

进行到这儿,我们再看文章的题目——“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消逝代表的是时间,山村代表的是空间,题目本身就站在了时空的原点。也许作者在拟题的时候就告诉我们如何看待山水:跳出时间,跳出空间,不要被时空束缚。而在文章一开始作者又借助时空强调了自己的山水观:“我们走入任何一座森林,或是一片草原,总觉得它们在洪荒时代大半就是这样。人类的历史演变了几千年,它们却在人类以外,不起一些变化,千百年如一日,默默地对着永恒。”这就是作者的山水观,简单来说,山水不过是宇宙或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个代名词,它包括山和水,也包括小路和原野,还包括少男少女,它是一元世界中的所有,它还是一种宇宙观,是永不间断的时间,摆脱世俗之累,追求向上、高远,乃至悲伤,乃至真、善、美与自然的融合。

诗人正是以其敏锐而细腻的感觉,从平凡的山水里参悟出生与死、短暂与永恒的关系,体会到死亡是生命的辉煌的完成,体会到自然万物的生生不息,由此获得自我心灵的一种超越、一种升华,表现出豁达、通脱、乐观的人生态度。所以,何谓“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是心性的一种圆通之术,更是人生的一份豁达。

猜你喜欢
冯至野狗风物
国学小笔记:“可盐可甜”的地下第一IP
江南风物
一本书的支持
沉淀岁月的影子——“风物”主题阅读
快! 拦住那只野狗
世间风物——和美术馆启动展
野狗竟是“装死大师”
最美的死亡
澳洲野狗的新年计划
海上惊涛野狗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