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玲 吴 航 陶华景
(1.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2.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AAB)是指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后伴有喘息症状的支气管炎,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反复、预后差等特点,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1-2]。据不完全统计[3],我国AAB发病率约为1%,患儿发病时多表现为长期的、间歇性的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一般在活动时或晨起时喘息症状加重,若不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患儿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由于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对缓解喘息症状具有良好效果[4],但有研究指出[5],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更能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AAB可归属于中医学“哮证”“喘证”等范畴,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多为小儿肾气不足,水液代谢功能失调,上泛于肺而成痰,痰饮伏肺;外因多为外感六淫邪气、饮食不节等,伏痰遇感引触,痰气相搏,导致喘息、气促等,发为此病[6-7]。麻杏甘石汤具有清肺平喘、辛凉宣泄的功效[8]。因此本研究主要观察麻杏甘石汤治疗小儿热哮型AAB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AAB诊断标准[9];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儿科学》中热哮证的辨证标准[10]。2)纳入标准:符合AAB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年龄1~3岁;患儿处于急性发作期,发病至就诊时间在3 d内;患儿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同意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3)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异常者;合并肺发育不良或喉软骨发育不良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对本研究所用中药方剂成分过敏者或严重过敏体质患儿;依从性较差,不能按照规定进行用药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热哮型AAB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1~3岁,平均(2.31±0.34)岁;病程0.5~3 d,平均(1.71±0.32)d。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1~3岁,平均(2.04±0.41)岁;病程1~3 d,平均(1.64±0.28)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措施,包括:1)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167)口服,4 mg/次,每晚睡前1次;2)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GlaxcSmithKline Australia Ptv Lad,批准文号H20110457)2.5 mg加布地奈德混悬液(AstraZeneca Pty Ltd,批准文号H20140475)1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 mL雾化吸入,每日2次。对于合并感染者,根据药敏实验结果予以抗生素;喘憋严重者予以吸痰、给氧等方法;高热者予以退热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麻杏甘石汤:石膏10 g,杏仁6 g,炙麻黄3 g,甘草5 g。痰多者加瓜蒌片、浙贝母;咽干肿痛者加射干,临床根据患儿年龄和体质酌情用量,由我院中药房制备中药免煎颗粒剂,以100 mL温水冲服,每天2次,两组均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1)主要症状评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进行评分,包括咳嗽、喘息、咯痰稠黄、胸膈满闷症状,各症状分值范围为0~6分,得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2)实验室指标:采集两组患儿空腹状态下的外周静脉血2 mL,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计算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采用比色分析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操作严格遵循试剂盒说明书进行。3)安全性评价:记录两组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2]拟定。临床治愈:经过治疗后,患儿的喘息、咯痰、咳嗽等临床症状和肺部体征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95%。显效:经过治疗后,患儿的喘息、咯痰、咳嗽等临床症状和肺部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70%,<95%。有效:治疗后患儿的喘息、咯痰、咳嗽等临床症状和肺部体征部分得到缓解,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30%,<70%。无效:患儿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30%。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或%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经过治疗后,两组咳嗽、喘息、咯痰稠黄、胸膈满闷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喘息、咯痰稠黄、胸膈满闷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P<0.05。下同。
组别观察组(n=43)对照组(n=4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3 d治疗后5 d治疗后7 d治疗前治疗后3 d治疗后5 d治疗后7 d咳嗽4.81±0.87 3.18±0.54*△2.29±0.35*△1.18±0.23*△4.74±0.88 3.99±0.62*2.87±0.42*1.94±0.31*喘息4.65±0.92 3.30±0.52*△2.12±0.37*△1.08±0.25*△4.76±0.91 3.87±0.72*2.93±0.60*1.81±0.42*咯痰稠黄4.33±0.62 2.87±0.52*△1.41±0.33*△0.85±0.21*△4.45±0.64 3.46±0.59*2.51±0.42*1.48±0.35*胸膈满闷3.94±0.68 2.41±0.48*△1.22±0.35*△0.67±0.15*△4.02±0.63 3.36±0.57*2.19±0.45*1.03±0.29*
2.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后EOS、NO、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EOS、NO、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观察组(n=43)对照组(n=4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EOS(×109/L)0.55±0.12 0.18±0.04*△0.57±0.11 0.30±0.09*NO(μmol/mL)111.25±10.67 51.29±8.22*△110.97±10.84 64.87±9.64*IL-6(ng/L)27.81±2.56 15.61±1.84*△27.44±2.71 20.89±2.03*
2.4 安全性评价 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用药期间出现1例腹泻,未予以特殊处理后症状消失,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肝肾功能异常。
中医学中并未有“喘息性支气管炎”这一概念,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将其纳入“哮证”“喘证”等范畴,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喘息、咳嗽及喉间痰鸣音等。《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记载“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而《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哮喘气急,原有寒入肺俞,痰凝胃络而起,久发不已,肺虚必于肾,肾虚必累于脾。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恋不化,气机阻滞,一触风寒,喘即举发”。《保婴撮要》中指出“喘急之症……有因膏粱积热熏蒸窍道者”。可见小儿哮喘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的综合作用,其中内因多以肺脾肾功能不足所致,外因以外感六淫之邪、饮食不节等因素为主,由于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肺脏稚嫩,形气未充,卫阳不足,外邪容易侵入,进而造成肺部宣降功能失调,发为此病。临床多根据患儿感受邪气的不同和体质的差别,将该病急性期分为热哮证和寒哮证,其中热哮证多由痰火内郁、风寒外束所致[13-14],因此治疗宜遵循宣肺平喘、化痰止咳的原则。
本研究中所用的麻杏甘石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主要由麻黄、石膏、杏仁、甘草4味药材组成,方中麻黄宣肺解表,石膏既可宣肺中之肺热,又可清其郁热,杏仁可助麻黄、石膏以宣肺利气,发挥平喘作用,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清热平喘、宣肺止咳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麻黄碱可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进而发挥镇咳作用[15-16]。杏仁苷能够通过抑制咳嗽中枢进而发挥镇咳平喘的作用[17]。相关动物实验研究指出[18],麻杏甘石汤对降低发热大鼠温度、提高病毒感染小鼠的生存率具有显著效果。王平等[19]研究发现,麻杏甘石汤可通过调节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同时影响趋化因子的产生进而保护肠道免疫损伤,降低炎性细胞浸润。本研究将麻杏甘石汤应用于小儿热哮型AAB的治疗中,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且治疗后的主要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麻杏甘石汤治疗小儿热哮型AAB疗效良好,对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20-21],EOS是一种可增加血管通透性、诱导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炎症浸润细胞,其水平高低与AAB的发生和病情严重程度具有密切关联。NO是一种内源性细胞因子,有研究指出[22],超过正常水平的NO对气道炎症反应、气流受限具有重要促进效果,而气道炎症反应、气流受限是AAB发生的重要机制。近年来多数研究发现[23-24],IL-6在AAB患儿血清中呈现高表达水平,对反映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本研究选择以上指标作为验证麻杏甘石汤治疗小儿热哮型AAB效果的观察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EOS、NO、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麻杏甘石汤可明显降低热哮型AAB患儿血清的EOS和NO水平,改善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麻杏甘石汤治疗小儿热哮型AAB疗效良好,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血清中EOS和NO水平,改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由于本次研究条件有限,纳入样本量较小,未能增设动物实验,观察时间较短,有待进一步探讨杏甘石汤可明显降低热哮型AAB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