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乾明
(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108)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在这里,存在着清楚的逻辑关系:围绕教育大方向、大方针、大任务、大目标,只有加快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才能更好地发展素质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而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需要教育的要素优化、结构调整、模式创新、机制改革、方法更新、功能强化,从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并为科技的自立自强、人才的引领驱动,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而在各教育要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
早在1978 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精辟地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为了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除了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机制体制改革外,还必须下大力气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今,在中国大地上,教师培训力度空前,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也冒出了大量的名师。但蓦然回首,才发现要实现教育的目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名师”而是“明师”!新时代在急切地呼唤着“明师”的群起涌现。
从名称上不难看出“名师”与“明师”的区别。“名师”重外在标志,“明师”重内在品质,而外在标志好,内在品质未必高。“名师”未必是“明师”,“明师”也未必是“名师”。在“名师”与“明师”之间,存在着四种情况:一是“明”而不“名”。如今这种情况并不罕见,由于种种原因,深受学生欢迎的“明师”,未必得到应有的名分,尽管这类教师颇感憋屈,但感受更多的是欣慰与光荣。二是“名”而不“明”。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徒有虚名,滥竽充数。不得不说,在教师评价机制不太完善的今天,这类教师还在源源不断地产生!三是不“名”不“明”。这类教师包括了大量能够胜任和不能胜任的普通教师,他们既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缺乏敬业的工作态度,更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依靠他们根本无法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四是既“名”又“明”。这类教师不乏其人,他们有真本事又有好声誉,确实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可以算是实至名归了。在笔者看来,如果做不到“既‘名’又‘明’”,那宁可“退而求其次”,努力当一个“‘明’而不‘名’”的教师!因为,“明师”之“明”,就“明”在方向、“明”在立场、“明”在大义、“明”在责任、“明”在使命、“明”在德性、“明”在灵性、“明”在韧性,这才是教师的灵魂所在、价值所依。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正当基础教育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迈进、从公平诉求向质量追求转换的过程中,迫切要求教师从数量上的满足向质量上的提升转化,呼唤“明师”的涌现,是时代的必然。“明师”最可贵之处在于进入了生命自觉的状态。他们认识到:教育工作不仅对国家的富强繁荣有极大的价值,对个人的生命实现也有巨大的意义。他们在悟透了教育生活与个人生命之间的关系之后终于进入了自我澄明的境界,不再有不得已而为之的烦恼,不再有没完没了为人打工的心态,自然而然地进入自觉主动的状态,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满心欢喜地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充分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由此,产生出了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工作胜任感、生活充实感、学习新鲜感、内在愉悦感、生命价值感。这种状态实在太好了!无论对教师本身还是人民教育都是极为重要的。作为教师,即使牺牲名分也照样要争当“明师”!
“明师”的概念的源起,可追溯到战国末期,《韩非子·五蠹》上写道:“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这算是最早提到了“明师”二字的文本。但“明师”被着重提出并加以阐发的,当属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哲学家董仲舒。他十分重视教育的价值,认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2]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大一统的目标,他在给汉武帝的奏章中写道:“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3]意思是,要兴办太学,设置明师岗位,以培养天下的士人。
在董仲舒看来,“明师”在养士育才方面会起到关键作用。“明师”一方面深得“圣化”之功,即: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能够引导学生通经致用、贵微重始、博节适度、积习渐靡、仁智结合。另一方面,又有很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做到:美道慎行,深明大义、言传身教、专心致志、言行一致、因材施教。用现代的话讲,“通经致用”,就是指既要熟读经书、做到融会贯通,又要活学活用、能够经纶济世,不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博节适度”,就是指既要读得广博,又要懂得节制,把握好一个度,否则过犹不及,甚至适得其反:“太节则知闇,太博则业厌”。“积习渐靡”,就是要从细微处开始,逐渐养成好习惯。“仁智结合”,就是要把仁爱之心与知识智慧相结合,仁而不智、智而不仁都不行。“美道慎行”,就是要忠于教育事业,慎于言行举止。“贵微重始”,就是要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重视起步、开出好头。
董仲舒本人就是一位明师。汉景帝时他曾走出家门,设坛教授,讲课精彩,弟子云集。因为弟子太多,不得不由弟子再教弟子,许多再传弟子甚至只是听说过他的大名,却从未见过他的真容。在长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董仲舒逐渐意识到:教师的作用太大了!但教师的作用严重受制于其综合素质,高素质的教师既要当“经师”,又要当“人师”;既要能教书,又要可育人。他发现,在汉朝令他佩服的高素质的教师实在太少太少!因此,在给汉武帝的奏章中特地强调“明师”二字,以表达对开明之师、贤明之师、高明之师的渴望。
那么,什么叫“明师”呢?董仲舒并没有直接给予界定。我们如果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明师”就是头脑聪明、人格清明、思想开明、举止文明、业务精明、内心澄明、方法高明的活得通透的教师!“明师”这个概念非常准确贴切,很好地表达了德才兼备、造诣深厚、深明大义的教师特征。如今,为了适应这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教师必须有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较高的现代信息素养、有教育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有较强的课程意识和能力、有开展教研的意识和能力、有主动自我更新的意识和能力。这一切新理念、新素养、新意识与新能力,只有“明师”才可能顺利形成。
对于明师而言,出不出名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当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他们做学问力求做得精、深、广、博,满腔热情地带领学生去追求真、善、美、妙的境界!他们上起课来,品质求高、内容求精、底蕴求丰、思维求活、结构求简、方法求新、情感求真、效果求佳,绝不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他们深知:教师本身的品格、智慧、形象、热情、毅力等就是一种无形而强大的教育力量。如今,在我们这个国度,开明、贤明、高明的“明师”不乏其人,但依然太少,远远不能满足实现“中国梦”的要求。为了加快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步伐,各级各类教育系统,都要以培养“明师”为己任,并相信教师只要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就有希望成长为“明师”!
在新时代,我们有必要赋予“明师”以新的意义,进一步深化“明师”概念的内涵,拓展“明师”概念的外延。新时代的“明师”,除了需要有过硬专业功底、强大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力争成为有以下几种特质的教师:[4]
(一)明德之师。这类教师在努力彰显美德。他们“三观”正确,热爱教育事业,有着坚定的教育信仰和旺盛的教育热情,常常进入忘我境界。在他们身上充满着精气神、正能量,体现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们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对各类学生一视同仁。他们深信敬业就是最好的爱国,既然当了教师,就要当个最棒的教师!就要真正成为学生为人处事的榜样与示范。崔卫平教授的话,特别能描绘这类教师的状态:“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中国便不黑暗!”[5]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展现着中国教师崇高的精神气质。尽管他们未必是思政教师,但在适当的时候,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借助生动的实例,告诉学生:中国是如何对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大量“补课”,如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苦苦“追赶”,如何对第三次工业革命进行精彩“逆袭”,如何对第四次工业革命进行伟大“超越”!中国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就实现了欧美国家用了几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明理之师。这类教师通情达理、明辨是非,深谙为人之理、处事之理、治学之理、教育之理和人生之理。因此,他们既懂道理,又讲道理;能够适时适当地让学生懂得如何让人生价值最大化;他们既精明强干,又宽容大度,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与协调能力;他们爱学习、善研究,喜欢弄清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原理,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们会动脑筋、想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而不习惯于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他们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根基,总能做到言之有规、行之有据,令人心服口服。他们把教师工作视作既育人又育己、既开发生命又享受生命的过程。
(三)明智之师。这类教师既有自知之明,又有知人之智。他们深知自己的局限性,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出努力来扬长避短,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形成鲜明的教育风格;他们还乐于接受各种新生事物,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能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读得懂学生的心声,能理解学生的难处,极力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努力放大学生的闪光点;他们总能把握最佳的教育时机,一般不出手,出手不一般,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他们灵活机动、活学活用,不世故、不迂腐、不固执、不狂妄,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姿态;他们富有教育机智,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力、真挚的情感力、顽强的意志力和果断的行动力,能及时并恰当地处理诸如自身失误、教学疑难、学生捣乱等偶发事件,变危机为机遇,使之转化为教育资源;他们善于做自我反思,不断增加个人经验的含金量,能够很好地把握教育教学的分寸,因而思想开明、处事高明,深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四)明晰之师。他们头脑清醒、思路清晰。孟子说:“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意思是说,贤者是自己先明白才使人明白;而今人则是自己都搞不懂还要别人懂!明师必是真正的贤者!在黄宗羲看来:“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不少教师教了几十年的书,照样是概念混乱、思维混乱、逻辑混乱、语言混乱、操作混乱,“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成了典型的“非师”!明晰之师则相反,不仅能努力做到概念明晰,还能做到思维明晰、逻辑明晰、语言明晰、行动明晰,授课如行云流水,做事则有板有眼;他们干脆利索、抓住本质、动如脱兔、静如处子;他们不含糊其词,不拖泥带水,不人云亦云,不推卸责任,凡事都有个交代;他们有做长计划、短安排的习惯,无论是工作、生活、学习,都能做得井然有序、忙而不乱,保持着充沛的精力与体力。
(五)明朗之师。这类教师心地纯洁善良,性格积极开朗,心态阳光灿烂,内心轻松自由。尽管他们承担着沉重的工作压力,也看到许多社会的阴暗面,但他们对社会的进步充满信心,深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道理,因而一心向往光明、向往美好,秉持建设性思维。在他们看来,尽管成长的道路上坎坎坷坷,但酸甜苦辣都是歌!这类教师简直就是光明的使者,走到哪里都能够把光明带到哪里,把欢乐带到哪里。他们不赞同把教师比喻成春蚕、蜡烛、园丁(这些意象带有悲剧的色彩),他们更喜欢把教师比作“人间四月天”。他们幽默风趣、热爱生活、热爱教育,能把枯燥的教学内容讲得生动活泼,在给学生带去活的知识的同时带去活的灵魂!他们在用实际行动去建设美好的社会。
(六)明日之师。这类教师相信每个学生的潜力都是无穷的!因此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他们能怀着极大的耐心,既为学生的当前质量负责,更为学生的长远质量负责。他们能很好地回答“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三个问题,因而绝对不做杀鸡取卵的事情。他们会把教育工作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学生未来联系起来,很好地兼顾当前质量与长远质量,在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与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会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获得许多受用终身的东西,例如,做价值观教育,树立做人的根本。经过这类教师教导过的学生,离开母校越久,就会越想念自己的恩师。可以说,一个学生一生中如果能够遇到这样的明师则三生有幸!
当然,明师还有其他方面的特征,在此不再细说。客观地说,目前同时具备上述各项特质的明师少得可怜!这严重妨碍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落实。
要让明师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常规的路径,当然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通力协作,根据明师的标准进行系统化的培养与培训。但关键的路径,则是教师的自我打造。因为,明师素质主要是靠内部生长的,而不是外部灌输的。而明师的自我打造基本方法有如下五点:
(一)重视研究,坚持探索。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6]“教”需要“研”,“研”需要“教”。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笔者很赞同一个观点:教育研究是教师走向卓越的必由之路(任勇)。因为,研究可以提升精神的高度,保持思维的深度,拓展知识的广度,追求探索的精度,改变观察的角度,提升自我的气度。当然,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而言,研究应该以应用研究为主,而不宜做脱离教育教学实际的纯学术研究,要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要着眼于问题的解决和行为的改善,让研究服务于教育教学。要多在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探索:一要研究自己——研究自己的功底、特长、缺陷和风格,以形成扬长避短的策略。二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征、个性差异、学习方法,甚至是家庭背景,用以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研究教材——研究教材结构、章节内容、衔接关系、德育渗透、思想方法等,从而能把教材用活用好。四要研究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引入、关键的点拨、情绪的调动、思维的启迪、比喻的运用、课末的归纳、作业的布置等,都很值得研究探索。
(二)乐于学习,独立思考。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当今时代,知识在爆炸式地增长,学生运用互联网的能力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不比教师弱,教师如果不乐于学习,不善于思考,就将很快被学生所超越,就难以成为深受学生敬佩的明师。因此,乐于学习应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力争做一个能够适应新时代的“一专多能”的杂家。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要养成“打破砂锅问(纹)到底”的习惯,大到教育理念,小到操作技能,都要问个究竟,弄个明白,这就是日常学习。学习应该是全方位的,读书是学习,借鉴是学习,“百度”是学习,参观是学习,交流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还要强调独立思考,保持主体地位,保持独立判断,保持清醒头脑,既解放思想,又实事求是,谨防人云亦云、生搬硬套、教条主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模糊到清晰,从肤浅到深刻,从懵懂到澄明,从表象到本质,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化,才会顺利地把外在资源转化为内在功底。
(三)勤于反思,善于总结。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经验+反思=成长。粗糙的经验一经反思,就会增添含金量,就意味着一次成长,不断反思就会不断成长。孔子就特别乐于反思,他说:“吾日三省吾身。”可以说,所有教育名家,都是反思的高手。然而,反思并不仅仅是在事后进行被动的自我反省、自我整改,更重要的是带着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价值、教育信念,对自己当下的教育实践进行主动的审视与引领。反思意识与反思行动的相互强化,会使我们保持着对教育实践的高度敏感与自觉,从而推动教师向明师方向成长。教师的反思对象十分广泛,备课上课、个人经验、他人做法、师生关系、时髦理论,都可以成为反思对象。而教育经验总结,则是对自然状态下的教育过程进行分析综合,找到教育行为、现象和结果之间的必然或偶然的联系,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使得今后在类似的过程中,不至于进行低层次的简单重复,变得更有自觉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反思与总结,有助于教师深化认识、更新方法、探索规律,可以让教师在脚踏实地的同时,还能仰望星空,获得质的提升。
(四)培养兴趣,感受幸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都是普遍适用的。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点明了兴趣的特殊价值。梁启超确信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他指出:“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厌倦是人生第一件罪恶,也是人生第一件苦痛”。[7]兴趣不仅强化了行为动力,还带来了快乐体验,使教师得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学科、热爱教学、热爱研究,才是兴趣的源泉。有了“热爱”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因为热爱引发了兴趣,因为兴趣会更加热爱。就在热爱与兴趣的交互作用下,教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成长就具有强大的后劲。许多学生对某学科的兴趣,也是被任课教师的热爱所感染、所熏陶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注意到这一点,因而特别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其实,任何一项工作都存在内在的趣味,只要能专心致志、刻苦钻研、用心品味,工作趣味便会翩然而至。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意义+快乐+沉醉(投入)。简单地说,幸福就是专注地投入有意义的事情上,并从中感受到快乐。或者说,沉醉在有意义的快乐中就是幸福!而如果没有兴趣(趣味)的支撑,就不会产生有“有意义的快乐”。不得不说,培养职业兴趣,感受职业幸福,体现着教师的智慧,对于打造明师极具意义。
(五)勇于实践,守正创新。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创新的空间。比如,人工智能已经如此发达,我们的课堂能否基于人机协同?我们的教研能否基于数据驱动?这些都是值得尝试的好课题。只要有实践创新的勇气,就有可能闯出一片新天地。想成为明师,就得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就要敢为、乐为、有为。就要懂得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夯实做人根基,打好精神底色。失败不要紧,挫折不可怕,新的路总是在荆棘丛生的地方走出来的,重要的是在出错时及时纠错,并依然坚持大胆实践。如何把数学课也上得形象生动?如何借现代技术上好思政课?如何让学生的左右脑同时动起来?如何让作业变得少而精?如何让学生学得自觉主动?如何把课上得富有灵性趣味?许多颇有价值的课题,都值得教师去探索去实践。“守正创新”,就是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大胆尝试、推陈出新。作为一种教育创新的理念,“守正创新”并不主张全面推倒重来,而是主张在继承中发展,在继承好传统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务实的创造更新以谋求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行得稳、做得好。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呼唤“明师”、打造“明师”,才能更快更好地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来。著名教育思想家吕型伟说得好:“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8]正是由于教育是事业、是科学、是艺术,所以特别难做,才特别需要有明师的智慧、品格、能力与专业。明师的产生当然需要外部的条件,包括各方面的关心和培养,但归根到底,是明师自己把自己打造成明师的!每一位想当明师的教师,都要树立坚定的教育信仰,为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与学生发展而奋斗;都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而不满足于现状。要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更新,坚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新理念,从失败挫折中吸取教训,从成功经验中提炼智慧,培养浓厚的职业兴趣,提升创新的勇气和能力。
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确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只要能坚持不懈、用心用力,每一位有志气、有抱负的教师,都有希望成长为可爱、可靠、可信、可敬、可钦、可佩的明师,并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