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唱中培育美的情愫
——谈民族声乐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

2022-03-05 00:37何丁瑞
榆林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歌唱声乐思政

何丁瑞

(亳州学院 音乐系,安徽 亳州 236800)

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政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大思政”格局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除了依托思想政治课程外,更要挖掘其他学科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之与思政教育协同起来,相互补充、发挥合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歌唱实践,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到民族声乐专业知识学习中,探究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意蕴,培植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发挥民族声乐课程的美育功能,让学生在歌唱过程中,雕琢自我灵魂,完善自我人格。

一、民族声乐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理念,着重围绕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挖掘德育与思政资源,促进思政教育与学科育人有机渗透,最终实现“立德树人”育人宗旨[2]。在民族声乐课程中,歌唱能力的培养是重要任务,在歌唱实践中,学生只有深刻领会声乐作品的艺术内涵,才能更好的表现作品的审美意蕴。

(一)从民族声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在民族声乐课程中,对声乐作品的学习,要挖掘其“中国审美”的艺术初心,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3]。比如,解读民族声乐的艺术内涵,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神韵,要让学生去把握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特色。民族声乐领域,说唱艺术、民族歌剧、曲艺等艺术形态多样,通过学习民族声乐理论知识,了解不同曲目、体裁、唱奏技能,增强学生对优秀民族声乐作品民族精神的感悟。在传统民歌中,“仁、义、礼、智、信”等文化精髓的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民歌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伦理观和价值观。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丰富、多样,其文化审美价值,成为“课程思政”教学切入点。如湖南山歌中的高腔唱法、蒙古族歌曲中的呼麦唱法,极富特色的民歌发声方式,让学生领悟到民族声乐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

(二)从民族声乐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

在民族声乐教学在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既要会唱歌,更要懂得声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不同的声乐作品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与道德修养,从作品的创作者、创作背景、所表达的历史意义中,让学生从中懂得做人的道理[4]。比如,在学唱《我爱你,中国》这首声乐作品时,歌唱方法和技巧的学习是必要的,教师更要通过挖掘作品的创作背景及思想,让学生从中体会崇高的爱国精神。《我爱你,中国》的创作,以“赋比兴”手法,对字、对句进行凝炼表达,一咏三叹,歌颂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以及真挚的爱国情愫。第一部分,一只百灵鸟,在起伏的旋律下,展现引吭高歌的艺术高度;第二部分,委婉、平缓而深沉的旋律,展现祖国锦绣壮丽山河;第三部分,以“啊”来抒情,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炽烈而崇高的爱。作品的旋律美、形象美、意境美,让学生在聆听与歌唱中获得精神的净化。

(三)从民族声乐教学中端正学生的人格品行

民族声乐课程,在学习声乐专业知识、掌握歌唱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强调学生人格、品行、意志、道德等思政素养的获得。“先做人,后做事。”优秀的人格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成就。声乐与思政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提高做人的思想觉悟,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职业风范,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5]。当下,互联网所带来的虚拟性,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可能会受到不良思想、不当价值观念的影响,导致思想上出现滑坡、价值观念出现偏差等问题。从民族声乐艺术实践中,体会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受为国为民的家国精神。比如,通过开展“红色旋律”歌唱活动,带领学生演唱《红梅赞》,采用单声部视唱方式,体会“红梅”不折不挠的精神。歌曲《嘉陵江上》,先从单声部视唱过渡到二声部视唱,通过不同演唱方式的运用,让学生从中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悲壮气概,对故乡的怀念,对侵略者的愤懑,感受誓将收复祖国河山的决心。从民族声乐作品中,提炼优秀的道德品格,让学生从中获得高尚的精神熏陶,从而树立远大理想,明确人生方向,勇敢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

二、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族声乐课程教学,在坚持“立德树人”育人目标中,要发挥声乐作品“润物细无声”的美育功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和精神境界,用正能量、高尚的艺术追求丰盈学生的人格操守。但现阶段,声乐课程与思政育人融合还不深,问题集中如下。

(一)偏重于歌唱方法讲解,忽视师生情感互动

民族声乐课上,对声乐作品的解读,往往集中于歌唱方式、视唱技巧的学习,教师忽视声乐作品文化内涵的提炼,未能增进师生情感的交流。单纯性讲解声乐知识,学生对声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思想情感认识不到位,在演唱过程中,情感把握不准,导致歌唱流于形式。师生情感互动,教师要重视民族声乐艺术情感的表达,特别是在歌唱时,要琢磨作品的情感变化。比如,在学唱《祖国,慈祥的母亲》时,歌曲朴实的语言却注满真挚的情感,叙述式的口吻,在激情与想象的抒发中打动人心。如果学生无法体会流淌其间澎湃的爱国热情,则很难唱出中华儿女对祖国、对慈母的依恋之情。

(二)偏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积极性的启发

民族声乐课堂上,主动性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学科教学质量。一些教师,关注声乐理论、声乐知识的教学,忽视对学生思想、情感、态度的培养。重工具性、轻人文性的教法,导致教书与育人脱节[6]。学生对声乐作品的思想内涵缺乏深刻体会,加上一些不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侵扰,学生对歌唱缺乏兴趣。事实上,民族声乐作品承载了更多真挚的情感和充沛的精神力量,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优秀的思想,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人文素养。比如,在对《黄水谣》的歌唱教学中,通过讲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历史,以歌谣式三段体结构,来表达对敌寇的仇恨与怒火。“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中的“乡”字,在歌唱时要发音刚硬,要加重头字,唱出悲愤与控诉。只有了解歌曲的意义,才能从滚滚地黄河奔流中,唱出中华民族的生命脉搏。

(三)偏重于学生自悟,忽视学生声乐鉴赏能力

民族声乐教学中,对声乐作品的鉴赏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重视声乐鉴赏,从专业视角、文化层面,全面解析声乐作品的艺术意蕴,给予学生积极的、向上的人生启迪。但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声乐鉴赏能力的指导,未能展开作品的剖析与交流、展示,导致学生对声乐作品的解读陷入浅层化,也降低了学生的声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比如,在教唱《红旗颂》时,该作品的最显著特点是颂歌主题,由开国大典上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展开音乐,点燃人们心中的那份热忱与期待,豪迈的旋律、跌宕起伏的气概,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从中感受到雄浑、嘹亮、催人奋进的时代号召。教师如果没有解构作品背后的创作初衷,完全由学生自己去聆听、去思考、去感悟,很难把握音乐旋律所表达的崇高理想。民族声乐教学,教师要重视音乐作品思想的提炼,帮助学生积淀音乐鉴赏能力,抓住民族声乐作品所传递的德育审美价值,才能唱准作品的文化意蕴。

三、民族声乐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7]民族声乐教育,尽管专业性很强,但同时又赋予了独特的精神文化属性。从歌唱中渗透美育,增强学生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生活的美好情愫,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

(一)明确“中国底色”核心任务,教师要担起课程思政育人职责

课程思政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民族声乐课程,要将“立德树人”贯穿其中,保持“中国底色”。何为“中国底色”,即一个人要展现其应有的人格、特质、文化、观念等综合要素。孔子提出的“乐教”思想,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民族声乐课程,不止于歌唱本身,更要关注学生美好情感和审美素养的获得。建构学生美好的心灵,熏陶学生高尚的情操,激发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自尊、自信、自强意识。声乐教育,要明确“中国底色”的培养地位,让学生体会声乐作品中的使命与担当。课程思政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关键问题,教师要担起育人的重任。教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课程思政育人的必要性、迫切性,一方面,加强声乐理论、声乐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加强教师人格品行、精神情操的塑造,教师要为人师表,要诲人不倦,要身体力行,爱国敬业,才能为学生做好表率。教师要主动学习思政教育知识,要积极参加院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活动,聆听思政讲座,加强思政育人方法的交流与分享,端正思政育人态度。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来化育学生,让学生从声乐实践中获得美育熏陶。

(二)做好声乐课程资源整合,挖掘学科人文价值

民族声乐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要从学科教材及课程资源整合入手,提高声乐教学的人文性、艺术性、思想性。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课程思政,要从民族声乐教材改革中,通过选择艺术价值高、人文意义强,思想道德水准高的声乐作品,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来培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优秀传统声乐文化的学习,可以增加更多优秀的地方传统歌曲、民族优秀歌曲资源,让学生从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如增加民族声乐课程内容,从合唱、独唱、重唱中挖掘民族声乐审美价值,将民族声乐与民族舞蹈、民族服饰、传统乐器等整合起来,多维度诠释民族声乐的艺术魅力。在民族声乐作品选取上,除了保留艺术性强的作品外,还要加大思想性高的声乐作品比重。与“五一”“七一”“八一”“国庆”等特殊政治意义相关的蕴涵优秀思政元素典型红歌作品。比如,《大刀进行曲》《歌唱祖国》《义勇军进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声乐作品,从红歌传唱中体会党的艰难历程,不忘初心,勇担使命。迎接新时代,永远跟党走,增加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优秀党史类声乐作品,如《中国人民有信仰》《共筑中国梦》《向往》《走向复兴》等等。从豪迈的歌唱中,见证新中国的伟大建设,感受歌词的时代意义,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在民族声乐课程教学目标上,也要做出适当调整。改变过去侧重于声乐演唱技巧、方法的教学观念,将声乐技能学习、声乐作品思想价值挖掘衔接起来,实现声乐知识教学与声乐育人并重。

(三)提炼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价值,重塑学生文化自信

民族声乐课程中,涵盖的知识点多。有声乐基础理论、中外声乐史、声乐作品歌唱知识、歌唱方法的学习,个人声乐特色的展现以及声乐人文价值的提炼等。在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讲解声乐歌唱方法、技巧固然重要,但更要挖掘和提炼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性,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情感、人文价值,让学生从声乐作品解读中,提高敏锐的洞察力、思辨力和创造力。比如,在学习《曙光》时,对该作品的解析一方面从声乐技巧上,教师要抓住速度、节奏、力度、层次、表现等要素的把握,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发声方法,提升歌唱的专业水准。另一方面,要重视作品情感的演绎,特别是联系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从其思想性、艺术性层面,帮助学生理解声乐作品的历史意蕴,让爱国情怀自然流淌,提升作品演唱的思想境界。民族声乐教学,切忌生搬硬套,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围绕声乐作品,拓展与之相关的史料内容。现代慕课、微课技术实现了民族声乐课程的翻转教学。教师通过思政示范课、主旋律歌曲教学等多种思政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声乐作品所积淀的丰富人文内涵。高校民族声乐课程教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精神价值的引导。在扎实学生唱功、唱法基础上,教师要拓展更多蕴含思想价值的优秀歌曲,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在《红色中国梦》演唱教学中,先解读歌词的现实意义。“五千年复兴梦,华夏儿女心心相拥,耀眼东方太阳正红。”从歌词解读中,展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在歌唱时,要将内心的爱国情怀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增强民族声乐作品的感染力。

(四)把脉声乐作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价值认同

民族声乐教学与思政融合,要抓住声乐作品的情感主线,重视学生对情感的体验与表达。每一首声乐作品,创作者都赋予了其情感价值。在歌唱时,教师要通过范唱、播放名家的演唱视频,指导学生去感悟、去欣赏,从聆听中激活内心的情感。同时,要想唱好民族声乐作品,教师还要围绕作品展开情感交流。从歌唱中,做好气息的调整,吐字、咬字要清晰,情感投入要真诚,特别是对作品情感的演绎,要抓住作品的思想情感。比如,在唱《我的祖国》时,该作品对演唱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需要深刻领会作品的历史价值、人文思想、情感情绪。第一段的演唱,从力度与情绪调整上,突出“景”的诠释,情感要轻缓,歌声要柔美,景与声的融合,唱出壮丽河山的气魄。第二段,要突出“人”的诠释,特别是“如花的姑娘,心胸宽广的小伙”,在力度与情感处理上,要彰显歌唱的张力。第三段,要突出“情”,尤其是在唱“这是强大的祖国”时,将内心饱满的、深深的爱国之情唱出来,体会到有种奋不顾身的坚定意志在集聚。民族声乐与思政的互融,更要关注声乐作品内涵、语境、内在情感的表达。优秀的歌唱家,往往能够将自我置身于声乐作品中,去表达作品的喜怒哀乐,并诉诸于自我的情感与理想追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演唱声乐作品中,要指导学生去体会歌词的深意,去把握旋律与作品情感的内在统一,以歌唱的方式,促进学生良好价值观念的内化。

四、结语

民族声乐教学是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课程。将课程思政与民族声乐教学相结合,从歌唱中让学生体会美的思想、美的情感、美的精神,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声乐课程,将德与艺统合起来,从歌唱实践中,为思政教育搭建了良好载体,也让学生从思想上、精神上获得“春风化雨”般的人文滋养。

猜你喜欢
歌唱声乐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