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 安佳芳
优势街道文化离不开创意,在谈街道文化之前,我们先厘清两个概念,即何为创新、何为革新。在没有认真思考这个概念之前,大众对创新的惯性理解是打破旧习惯,打破传统,创造一个全新的产品,这种认识让产品很难诞生,创新并非是天马行空、惊世骇俗的发明或颠覆性的变革,并不意味着惊天动地的改造,而是在现有框架内进行微小改进,对细微之处优化形成的质变,结果是非同凡响、创意无限,守住传统、适度创新,是创意不是创造。革新,意指革除旧的、创造新的,更多指向体制规则的改变,旧思想、旧传统、旧技术、旧律法等,而创新更多体现为视觉上、外形上、功能性的变化,同时赋予其文化底蕴。
创新的内核是创意,文化业态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优势街道文化亦如此。
所谓街道,是指城市范围内,全路或大部分地段两侧有各式房屋等楼体建筑物,设有人行道和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道路。街道在城市中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社区则是一个生活圈,对社区而言,街道的设计、街道文化是社区最重要的构成。而城市则由无数的街道组成,大量的社区生活构成了城市生活的基础。街道活动是体现城市活力的窗口,街道文化影响着社区生活的质量,更体现着城市文化发展的进程。
1.文化元素
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更是当地精神风貌的体现,如何让居民看见文化,是和景观设计紧密相连的,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让更多的人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多一份文化景观、多一份文化品牌、多一份书香气息、多一份人文情怀,这一切都是文化元素的承载。文明社区、和谐社区离不开文化之美,新社区和老社区所要表达的情怀是不同的,居民的特征也有很大差异,目前,很多社区为响应国家政策政党争当文明社区、幸福家园,文明和幸福在哪里,家园感和归属感是基础,文化元素如何发挥作用,需要一种创新精神。
2.艺术元素
艺术是一种生命力,是空间之美。街道文化既要服务于中老年,也要服务青少年。不同对象的诉求不同,既要让中老年陶冶情操,也要为青少年提供成长的空间。尤其是青少年要健康成长,如何将艺术元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增强生动性,增加趣味性,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现代化的智慧社区,艺术不能缺席,它可以是一块承载艺术插图的落地广告牌、一堵艺术的围墙,也可以是一次书法活动、一次诗词鉴赏活动。街道活动可以和学校活动结合,才能有效激活艺术的流动,让其鲜活发展,不断产生新的姿态。这些都是好的文明实践,和教育事业结合是可行的路径,如果无法形成闭环,很容易因为活动的质量或方向问题被中断,因此,艺术元素本身的品质及与教育事业的有效结合缺一不可,对中老年是情操,对青年是生活品质,对少年是成长的色彩。艺术的元素是重唤城市活力的重要因子,不断提升城市主体的审美趣味、文化品位,需要决策者、管理者、参与者共同努力。
3.景观
不同的城市,其历史背景不同、发展路径不同,街道的历史性和个性如何和谐呈现,需要结合当地的风俗和习惯进行统筹规划,秉承历史、生态、人文三要素结合的理念建设风貌街区、文化小巷、历史院落、人文景观,以激活独特的文化元素,既满足居民的活动需求,又合理布置,标识、道路、人行道、街灯、公交候车站、植物覆盖等要体现一定的精神性和文化底蕴。
4.活力
经济活力离不开文化活力,活力是内在的能量,居民的内在能量一旦充盈,就会转化为各类文体活动,最终转化为消费力。活力体现社区的生命力,社区的责任更是对社区文化资源的充分整合和利用,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落脚点都是社区文明。结合现在的智慧社区建设,可规划图书流通站、书屋、运动站等,让数字化体验产品融入居民日常,打造惠民文化。
1.从市民需求出发考虑
街道文化通俗地讲是围绕吃穿住行展开的,包括美食文化、穿衣搭配、日用品采购、日常活动空间,四个维度对比,多样式呈递减式,需求量呈递减式,但需求的属性却呈由低到高的阶梯递增,也就是基本需求和高级需求,或者说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受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人们的需求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管是吃穿还是住行,口味都变得更挑剔,审美上更是试图打破国的边界,在国际市场类别范围内进行选择、消费和活动。因此,如何在保证片区独特性的前提下提供多样性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
2.从街道店面角度考虑
街道店面的更新换代每日都在发生,传统店铺的盈利和客流量的不足已经不能支撑支付租金、人工费、材料成本等费用,新的店铺模式正在滋长,它的优势包括时代性、店铺空间设计优势、产品陈列优势、产品多样性、产品价格等。更重要的是这些店铺组成市民的活动空间,活动空间的美学性影响着个体,个体的审美性又决定着日常消费,个体和环境互相影响。其最本质的是多样性,是考察城市文化必不可少的要素。
3.从国家经济角度考虑
产品的多样性决定着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的消费力影响着国民的生产力。马克思说过“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生产过程,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人类社会就是在生产—消费—再生产—再消费这一螺旋式的发展进程中,由愚昧到开化,由野蛮到文明,由落后到进步,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创造着历史,开拓着未来。
以上从三个方面表述了街道文化创新的必要性,从整个生态供应链来看,其又形成闭环的关系(如图1),文化创新与生产决定着文化产品的多样性,多样性又刺激日常消费。用户消费影响国民经济,国家为了保持经济的不对增长,势必要制定相关政策,大力提倡和鼓励文化创意项目,以此形成闭环,更凸显了文化创意的重要性。而街道活力又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二者的关系不言而喻。
图1 文化生产、文化生活和国家经济三者关系示意图
笔者对住过的区域进行观察,从二环内到三环内再到现在的三四环之间,街道对笔者的影响不仅仅体现为感官上的美与不美、精致或混乱,也体现在消费频次和消费金额上,体现在业余时间出行的频次上,体现在参加文化活动和艺术活动的频次上,体现在个人的精神面貌上,这不仅仅是物理距离导致的,更是心理距离的影响。街道如果脱离了文化的属性,对市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一种双重的抑制。目前,优势街道文化的普及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优势街道文化离不开文创空间,文创空间又包括非正式文化空间和正式文化空间,非正式文化空间包括酒吧、菜市场、咖啡馆、茶馆、餐厅、超市、户外活动,或者统称为街道文化,这种空间才是市民文化滋生的土壤。正式文化空间包括剧院、音乐厅、美术馆、图书馆等。
以下以角门西嘉和路、方庄蒲芳路两个街道上的餐厅、超市、商场、咖啡厅、电影院、美术馆、书店、市民广场数量与北京核心区(三里屯)进行对比(粗略统计如图2)。
图2 2021年北京市三环街道(角门、方庄)与核心区域三里屯对比示意图(单位:个)
(1)街道发展不均衡,三环内并未彻底完成“块到点渗透式”改造,文创业态仍处在初始阶段。
(2)商场或商业圈规模有限,内容缺乏多样性。
(3)创意项目太注重形式,缺乏文化根基。
(4)统计数据断层,数据来源和数据统计存在很大缺失,数据统计口径的不准确,数据来源不完整,重要指标的难以获取导致数据的有效性和可对比性缺乏价值。
(5)艺术场所空间的距离离住所太远,物理距离拉大了与市民的心理距离。
人们总是喜欢把学校比作社会,其实社会也是一所大学校,街道社区亦是如此,除了基本需求,也需要有满足市民活动的需要。综观北京的市区街道文化,除了着力打造的文化街区外,其他普遍高低对比明显,没有进行“扫雷式”发展。城市街道文化建设就像扫雷,一片区域一片区域的覆盖,是块到点的蔓延,每个点之间不应该是分离的、割裂的。由此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街道设计达标准则(街道配置组成、数量要求等)。
(2)明确指标(比如3公里内有绿化带、每个地铁站周边2公里内有一个市民活动空间,可以是小型图书馆或者街头公园)。
(3)街道设计与自然和历史相联系,挖掘片区历史,建立地标性符号,比如长椿街、角门、大红门均有自己的历史典故。
(4)利用地理优势,以角门为例,其距离北京南站很近,考虑发展有影响力的非正式文化创意空间,在分散北京经典景点的客流压力的同时,丰富人们文化生活,带动了片区经济发展。从心理角度分析,物理距离的缩短会拉近文化艺术和人们的心理距离。
(5)建剧场、图书馆等正式文化空间,带动周边店铺更新,使其更具特色和丰富性。
(6)定期举办街头文化节,比如街角集市,增强流动性,流动人群是流动文化的承载者,流动性越强,越生机勃勃。
(7)打造片区文化品牌,建立片区间的竞争奖励机制。
(8)完善统计指标,完善数据库质量。
在这个互联网、数字化、物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尼采认为,“知识里面最高的形态是艺术,艺术又是生活的最高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空间不仅支撑着城市气质的形成,也将是城市想象力、创新精神的发源地。以大红门为例,虽然被称为低端人口集聚区,如果一旦有贴近生活的创意、艺术装置在地铁中或公共空间出现,必然会缓解人们内心的焦灼情绪,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影响市民的行为。人们在塑造街道的同时,也在无意中重塑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