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合水县典型滑坡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因素分析

2022-03-05 06:35靳仲娥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坡体前缘斜坡

靳仲娥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甘肃 兰州 730000)

1 序言

甘肃省合水县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境内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新的地质灾害调查表明,全县共发育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62处,滑坡97处,占各类地质灾害一半以上,是合水县境内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类型(图1)。近几年来,合水县在治理滑坡地质灾害等方面采取了有力的措施,灾害防治效果显著,但由于地质灾害形成的复杂性,地质灾害仍在不断发生。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典型的滑坡地质灾害特征和形成条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于区内减灾防灾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2 地质环境概况

合水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子午岭横贯县域中北部,区域地势总体为北部高,南部低,海拔980~1 687 m,地貌类型以侵蚀—堆积河谷地貌、黄土残塬地貌和黄土丘陵地貌为主。

区域上位于天(池)—环(县)向斜的东翼,自中晚元古代以来基本上处于长期稳定状态,表现为整体上升与沉降为主的垂直运动,构造简单。出露地层以白垩系、新近系和第四系为主。

区内河流属黄河水系,境内以北西—南东走向的子午岭为分水岭,子午岭以东汇入葫芦河,子午岭以西注入马莲河。境内河流主要有马莲河、县川河、固城河、葫芦等河四条河流,其中县川河、固城河为马莲河一级支流。

3 滑坡地质灾害特征

3.1 滑坡类型划分

滑坡是调查区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分布于调查区黄土残塬边缘斜坡地带和马莲河、固城河、县川河及葫芦河两侧斜坡带。滑坡类型按照物质组成划分,均为土质黄土;按照滑体厚度划分,浅层滑坡36处,(<10 m)占50.00%,中层滑坡30处,(10~25 m)占41.67%,深层滑坡6处,(25~50 m)占8.33%;以运动形式划分,牵引式滑坡占总数的48.61%,推移式滑坡占总数的51.39%;根据滑体体积划分,特大型滑坡占总数的2.78%,大型滑坡占总数的27.78%,中型滑坡占总数的48.61%,小型滑坡占总数的20.83%[2]。通过统计分析,合水县发育的滑坡类型均为黄土滑坡,中型、推移式、中浅层滑坡居多(图1)。

3.2 滑坡形态特征及规模

以吉岘乡新城子滑坡为例,该滑坡地处黄土残塬边缘冲沟沟岸,为土质、牵引式滑坡,滑坡总体呈NW-ES向展布,平面形态呈“簸箕”形,剖面形态呈“凹”形,主滑方向210°。滑坡体高100~120 m,长260 m,宽120 m。经本次调查,滑体厚度8~12 m,平均厚度10 m,滑坡总方量31.2 × 104m3,属中型滑坡(图1)。

图2 吉岘乡新城子滑坡剖面示意图

3.3 滑坡基本要素

(1)滑坡周界:新城子滑坡滑体轮廓清晰,其后缘为滑坡陡壁,后缘高程1 090 m;滑坡剪出口位于坡体中下部近坡脚一带,前缘高程2 100 m;东西两侧以坡面植被发育处为界。

(2)滑坡后壁:新城子滑坡后壁呈“圈椅”状,壁面倾向约205°,倾角45°~50°,坎高20~35 m,坡面零乱。后壁植被覆盖率低,零星分布杂草等,出露地层为粉土。

(3)滑坡体:新城子滑坡滑体厚度8~12 m,滑体由粉土组成。结构疏松,地层紊乱,下部含大量砖红色古土壤。

(4)滑床:新城子滑坡滑床在离石黄土中,滑带土主要由粉质黏土组成,滑带土厚度约1~2 m。滑床后缘较陡,前缘靠近剪出口的部位则近水平。

3.4 滑坡稳定性定性分析

经现场调查,新城子滑坡前缘破碎凌乱,存在临空面,斜坡坡度40°~50°;滑体平均坡度45°,发育多条断续裂缝,延伸长度一般5~10 m,最长达15 m,缝宽一般0.3~0.5 m,最宽达0.8 m,深度5~8 m。后缘发育落水洞2处,平面形态呈圆形,洞口直径达1~3 m。裂缝与落水洞现已回填,但在强降雨条件下仍有进一步变形趋势。滑坡后壁呈“圈椅”状,壁面坎高20~35 m,局部隐约可见擦痕,后缘发育落水洞。马兰黄土节理裂隙发育,存在溜土现象。综上,认为该滑坡目前处于欠稳定的状态。该滑坡未采取任何治理措施,在地震、降雨、坡体加载、坡体振动和地表水入渗等引发因素作用下,其失稳再次发生整体滑动或局部复活发生新滑坡的可能性大,发展趋势为不稳定[3]。

4 滑坡形成因素分析

4.1 地形地貌因素

滑坡位于冲沟左岸斜坡一带,坡体原始自然坡度40°~50°,上陡下缓。斜坡的这种后缘高陡、前缘开阔的地形特点,为斜坡失稳发生滑坡提供了良好的临空条件。位于斜坡高处的黄土由于势能大,在重力作用下,具备了局部垮塌、下滑的动力条件。

4.2 岩土体结构因素

勘查区内地层岩性主要有马兰黄土、离石黄土及午城黄土。马兰黄土披覆于斜坡上部,具孔隙、湿陷性,在人类工程活动及水的作用下,极易形成垂直裂缝、陷穴、落水洞等,使坡体产生崩滑;滑坡前缘下付午城黄土,为隔水层,水体下渗极易形成软弱带,容易引发式滑坡的发生,成为滑坡形成的内部因素之一。

斜坡的这种岩性组合特征,决定了斜坡本身就不具备良好的稳定条件,尤其是斜坡上部马兰黄土层,其本身的力学性质差,属易滑塌土体,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很容易失稳滑动。

4.3 水的作用因素

降水是滑坡产生的主要引发因素之一。滑体主要由马兰黄土及离石黄土构成,结构疏松,入渗条件较好,雨季时,降水入渗,使滑体局部充水,形成临时性含水层;滑坡前缘下部为午城黄土,为隔水层,在降雨、灌溉等条件下,水体下渗至午城黄土表层时,地下水受到阻隔后,即向水平方向迳流,在岩土体接触面以泉的形式排泄,一方面泉水排泄长期作用,带走滑带土中的细颗粒,使滑带土孔隙率增大,抗剪强度降低。另一方面,滑动带长期干湿交替的环境变化,使午城黄土表层风化,长期的这种作用,降低了抗剪强度,形成了一定厚度的软弱带。滑坡堆积物在自重或其他因素作用下,滑坡前缘堆积体位移变形随时间延续而缓慢增加,滑坡中部、后缘失去支撑而变形,裂缝拉张,拉裂面逐渐向深部扩展,伴随着雨水、灌溉水下渗,在渗透水压力作用下,拉裂面最终与滑坡体内最大剪应力潜在滑移面相连,潜在滑移面贯通成滑动面形成滑坡。

4.4 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

滑坡区人类工程活动主要表现在坡顶耕植对天然植被的破坏,破坏了原有的林草植被。同时,坡面耕地在夏季被耕翻疏松,致使坡面结构发生破坏,加大了降水量的渗入。

5 滑坡治理建议

建议对新城子滑坡采取如下防治措施:(1)对滑体进行削坡减载,填埋滑体上的裂缝并压实,防止滑体再次发生滑坡;(2)对滑坡后壁进行削坡减载,防治其失稳发生崩塌、滑坡灾害;(3)填埋滑坡后缘落水洞,防治地表水直接入渗坡体;(4)在滑坡堆积体周边、中部及滑坡后缘修建截、排水渠,减少坡面地表水入渗;(5)加强滑坡及其后壁的变形监测,制定完善的安全预警机制和紧急情况处置方案。

6 结论

合水县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发,滑坡是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类型,滑坡类型均为黄土滑坡,中型、推移式、中浅层滑坡居多。本文以典型的新城子滑坡为研究对象,认为地形地貌、岩土体结构、水的作用、人类工程活动是诱发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具体条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为同类型的滑坡体治理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坡体前缘斜坡
甘肃和政地区松散层路堑边坡病害防治方案优选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体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Song of the Motherland
强降雨作用下滑坡稳定性分析
信仰的“斜坡”
民用飞机平尾前缘布置设计
梦是长长的斜坡(外一首)
民用飞机翼面前缘的抗鸟撞结构设计思路探讨
干砌石护坡灌注混凝土施工方法在水电站大坝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