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乡村民俗文化景观传承策略研究

2022-03-05 12:56刘珊珊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摘 要:黄河三角洲乡村景观拥有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悠久的历史,其在时代变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地被冲击与异化。当下,塑造地方认同、具有文化记忆的乡村景观是黄河三角洲乡村环境建设发展的方向。基于此,通过调研黄河三角洲乡村文化景观现状,以民俗文化景观为切入点,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的传承现状及困境,并探究其传承的策略。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乡村民俗文化景观;传承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黄河三角洲乡村文旅景观塑造研究”(20CLYJ02)、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黄河三角洲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201706260)研究成果。

乡村民俗是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风俗,民俗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景观的重塑带来了契机,“记得住乡愁”的乡村建设理念为乡村文化的传承、文化精神的续存指明了方向。多样的地域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生活方式造就了诸多特色鲜明的乡村景观。黄河三角洲地处黄河下游,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在历史的演化中形成了融合齐鲁文化、黄河文化和移民文化等的乡村景观。本文以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中的19个县(市、区)范围内的乡村民俗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依托国家对黄河生态区發展的政策引领,着眼于民俗与乡村文化景观的互为依存关系,分析民俗文化传承与再生的动力,探讨新时代乡村文化景观的塑造策略,不仅能够助力黄河三角洲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的建设,更是对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培育。

一、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的内涵

乡村是自然、缓慢形成的人类聚居地,民俗。是在乡村演进过程中由广大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与乡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记录着人类活动的历史,是彰显地域特色与风土人情的活化石。因此,民俗文化景观是以自然为底色,独具人文特色的文化景观,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多样性、关联性、延续性和稳定性等特征。

乡村民俗文化景观可以分为物质景观形态、非物质景观形态和乡村整体意象三个层面,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记录了一方土地的历史变化,成为地域文化记忆的见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是为了全面推动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的振兴,促进对乡村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是蕴含着乡土世界观的重要意识形态,通过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编码、解码与反馈的互动过程研究,以记忆视觉载体化的景观规划、建设、展示等进行“留住乡愁”的乡村民俗景观塑造,对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稳定和可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黄河三角洲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现状

(一)黄河三角洲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的特征

黄河三角洲乡村民俗文化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剪纸、泥塑、编织、传说、民间绘画、秧歌舞蹈、祭祀祈祷、婚丧礼仪等民间艺术形式独特且历史悠久。民俗文化景观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宏观上,黄河三角洲乡村民俗文化景观具有尊儒、开放、务实、灵活的总体特征。中观上,乡村民俗文化景观是乡村民俗要素自身与其所依托的自然环境载体共生所表现出来的景观特征。黄河三角洲区域,以黄河为界,该区域民俗文化大致分为两部分:黄河以南鲁中特色明显,黄河以北则具有典型的鲁北特色。微观上,民俗文化景观的主体可以具体到某个村落的特有文化形态,处在最易于被人感知的尺度中。如婚丧嫁娶等民俗仪式,衣食住行等民俗器物这些“老传统”。黄河三角洲乡村中有丰富多样的黄河三角洲剪纸、憨态可掬的河南张泥娃娃、曲调优美的吕剧、内容丰富的芯子舞蹈等彰显地域特色且极具价值的民俗文化。总体看来,黄河三角洲乡村民俗文化景观具有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古朴自然性、受孔孟思想影响下的秩序性和受移民文化影响下的开放性。

(二)黄河三角洲乡村民俗文化景观传承困境

黄河三角洲乡村民俗文化景观具有丰富的结构层次和多重的价值,淳朴自然且人文气息浓厚,然而也不乏因多种原因而导致的一些疮痍。在调研过程中,笔者深切感受到当下黄河三角洲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的传承面临着诸多困境。

1.乡村民俗文化景观传承动力不足

当下中国乡村文化处在城市与乡村、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诸多矛盾中,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甚至后工业文明空间杂糅中,一切都在变迁与形塑。“一体化”带来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是多数乡村民俗文化景观难以保护和传承的内在原因,并导致了民俗文化生存环境的萎缩、人民群众保护意识薄弱等传承动力不足的问题,社会文化环境的转变使得大量的传统地域民俗文化失去了生长的土壤。诸如赶庙会、说书会等典型的地域民俗文化产物,因其所依存的社会、物质、文化等因素发生变化,在当下以工业化为主的生产模式下逐渐消亡,而这种变化也直接导致了人们对其态度的改变。以惠民县胡集书会为例,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胡集书会从曲艺艺人的竞技活动演变为具有民俗性质的自发性民间曲艺活动,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其原本是当地村民为满足精神寄托而形成的娱乐方式,而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因外出打工,已对其不再熟悉。人力匮乏、规模减少、形式单一、创新不足、影响力逐步减弱等原因,使胡集书会逐渐成为一种遗产和精神上的回忆。除了一些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之外,长期的不重视也是民俗文化景观衰退的重要原因。黄河三角洲的古村落群迄今仍留有大量被忽视的古建筑遗存,如惠民县的民间明清建筑、元代的常家古村落遗址、阳信县村落里的古井和石牌坊,以及黄河下游沿岸民居中现存的木雕、砖雕、石雕等。这些遗迹多数年久失修,又在乡村改造中被盲目改建、销毁,缺乏保护与规划。在调研中谈及这些古迹时,很多村民都态度冷淡,不以为然,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乡村民俗文化景观发展的源泉是活生生的、真实可感的乡村日常,留住乡愁不是描摹旧的文化,传承文化更不是将这些古迹供奉起来,而是将这些传统的民俗与现代乡村生产、生活相对接,寻求乡村记忆与归属感。

2.民俗文化景观的外化形式呈现符号化和碎片化特征

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今天的乡村振兴,都记录着我国近些年对传统农耕文明和乡村价值体系的发展过程。黄河三角洲乡村的建设也是如火如荼,但在资本、权利等多方力量的介入下呈现出诸多弊端:乡村民俗在乡村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展示;乡村景观重塑过程弥漫着浓重的功利气息;基于乡村景观塑造的文旅项目很多都十分雷同,出現多村一面的现象;碎片化的民俗文化景观成为遗产式的符号,黄河三角洲特有的乡村景观整体意象模糊,文化失忆严重。另外,还有一些外来文化和高科技思想包装下的理念不断地渗透和侵蚀,使得黄河三角洲的乡村民俗文化景观丧失自我风格。以近年来沿黄古村落开发为例,为了迎合乡村文旅的开发,黄河下游沿岸的很多村落也跟风参与了民宿的修建,但笔者发现,这些民宿只有刚开始的时候门庭若市,后来就变得无人问津。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村落对于文化空间的塑造太过急功近利,“拿来主义”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民俗传统文化不但没有受到重视,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排挤和边缘化。这表明,各村落对于如何利用乡村民俗文化资源服务于村落的社会经济发展缺乏科学性指导。

三、黄河三角洲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的活化传承策略

民俗文化是在历史沉积中形成的,如何利用这些“古老”的资源增强乡民人际互动,引领乡风文明,重建乡村精神,让传统民俗融入当下的审美语境,助力现代乡村的生产生活,焕发新的活力是当下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古老”是乡村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重新认识其价值是基础;“活化”是乡村民俗文化传承的灵魂所在,民俗文化特征的延续性与现代生产影响下的文化特征的时代性结合是民俗文化真正活起来的出路;确保乡村环境的“和谐”需要科学完善的制度建设做保障。为此,黄河三角洲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的活化传承需要遵循以下策略。

(一)加强基础调研,重新认识民俗文化景观的价值,提倡差异化发展

乡村民俗文化与乡村聚落环境共生,是意识形态融入客观世界的产物,文化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立足于全面深入的基础调研。黄河三角洲地区无论是静态实体的民俗文化景观,还是动态遗存的非物质文化景观都很丰富,但是其经济价值与文化内涵缺乏深度挖掘,这使得其产业价值也十分有限。因此只有做好乡村历史、地域、民俗文化等的特征梳理,找到其与现代乡村空间生产效能的关联,才能找到活化继承的突破口,使民俗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笔者通过实地调研、田野调查、采访交谈、文献参考和网络资源借鉴等方式,对黄河三角洲乡村文化景观资源进行了统计、分类,并总结了其特征(表1)。

(二)适应时代发展,加强乡村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和产业业态的结合,实现民俗文化的活化与发展

民俗文化景观的魅力在于本真性和地域性,尤其是非物质性的民俗文化是在历史沉淀中形成的生活、生产方式的真实体现。社会发展不可逆流,标本化的民俗文化保护只能让其发展停滞不前。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用现代化的方式鼓励人们认同民俗文化并主动进行了解,才能实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活化。因此,传承应以动态活化为主,静态保护为辅,用产业的力量让民俗活起来。黄河三角洲腹地很多沿黄村庄因拥有大量鲁北民居而闻名,其在文旅开发中规划了很多民宿。以将民宿环境的营造与乡村生活结合得较好的西纸坊村为例,其民宿的室内空间摆放了许多传统乡土玩具、布偶、编织等手工艺品。被誉为淘宝村的博兴县湖滨镇将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博兴县湖滨镇不仅有魏晋时期的丈八佛像,还有传说中七夕节董永和七仙女在此相会的百年老槐树,另外马踏湖天然水系使这里的乡村聚落独具鲁北水乡特色。采访中了解到,前些年这里的文物只是用栅栏围起来供人欣赏,后来随着对乡村民俗文化景观认知的深入,以遗迹为中心开发了庙宇等旅游景观,同时当地传统的蒲草编制、粗布纺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重新重视起来。现在当地村民在政府的引导下,除了开展农业生产之外,多数村民从事着编织工艺,这里编制的蒲团、凳子、篓子、手提包等手工艺品不仅畅销国内外,还为世博会、奥运会等大型国际活动提供素材,用现代化的方式活化传统民俗。近期博兴县湖滨镇的湿地生态开发正在实施,乡村整体的生态景观都作为有价值的资源尚待开发,村落民俗文化呈现生机勃勃发展之势。可见,增强对地域民俗文化的认同,提升文化审美,努力营造良好的传统民俗文化氛围,实现文化自觉,才能够激发当地村民对乡土的热爱和文化的尊重。村民参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维护与提升民俗文化载体、延续民俗文化内涵、实现乡村人文生态平衡的关键。

(三)完善制度建设,细化管理,杜绝盲目开发

在国家的支持下,黄河三角洲地区针对乡村文旅所制定的规划不少,但这其中很多是文本性的,可操作性并不强,效果也不明显。民俗文化景观的开发与规划首先要梳理好民俗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和脉络,按照民俗文化的等级高低做好细致分类。对于哪些需要保护、哪些可以适当开发、哪些需要改造等,要做到心中有数,杜绝盲目开发。此外,民俗文化景观开发还需协调好村落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例如黄河三角洲区域内很多沿黄村落都在赶乡村文旅的热潮,没有从村落生态环境和文化的本质入手,做成了低仿版的城市模样,不但破坏了乡村田园风貌,更没有将民俗文化特色体现到位。与之相反,鲁北三河湖片区内的乡村旅游景观开发将乡村景观塑造与地域特点和民俗文化紧密相连,依托湖区自然景观,很好地保留了地域特色的印记,乡土景观自然协调,文化旅游景点设置合理,使民俗文化景观得到了综合保护。

四、结语

发展和传承应是相互促进的,盲目性开发不仅不会赋予民俗文化新的价值,反而会与乡村振兴的初衷背道而驰。传承和表达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乡村景观,为民俗融入当代文化生态、存留地域历史记忆探索可行路径,寻求平衡民俗文化景观保护和开发的活化传承之路,是黄河三角洲乡村景观建设研究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罗瑛.民族艺术的认同空间:文化景观与地方表达[J].民族艺术,2019(1):109-116.

[2]中井治郎,郭海红.“故乡”的文化遗产化与观光资源化:以京都府南丹市美町的“茅葺之乡”为中心[J].民俗研究,2019(2):88-98,159.

作者简介:

刘珊珊,硕士,滨州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地区民间戏曲生态研究
黄河三角洲东路梆子的传承发展与价值探究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利用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WebGIS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策略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协调行为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预测
黄河三角洲海上风机新型吸力锚基础型式分析
黄河三角洲奋力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