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晋洁
(1.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江苏 南通 226000; 2.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南通临床医学院胃肠外科,江苏 南通 226000)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主要累及消化道的慢性迁延、进行、致残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IBD已是我国常见病,2001~2010年患病率较前十年增长了248.1%[1],预计至2025年还将继续上升4.29倍[2]。IBD治疗费用高昂[3-4],在美国直接成本超过68亿美元/年,在欧洲高达46~56亿欧元/年,人均2万欧元/年。IBD高发于青壮年人群,显著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降低生活质量[5-6]。残疾是IBD隐匿且难以解决的问题。以炎症性肠病、残疾为主题查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1月的中文文献,仅获得5篇文献。其中仅学者许涵[7-8]对IBD患者残疾情况进行了专项报道,其余3篇文献关注了患者的心理、生活质量及康复管理,提示我国IBD残疾相关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正确评估并认识IBD的残疾情况,可为后期临床干预和长期照护提供依据。鉴于此,本研究对IBD残疾评估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以期帮助护理人员提高认识,通过适当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减少远期残疾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残疾定义为“(因任何损害导致)以正常方式或在正常范围内开展某项活动的能力受到限制或缺乏”。残疾涵盖了损伤、活动限制和参与限制。损伤是身体结构或功能异常;活动限制是个人在执行任务或行动时流利受损;而参与限制则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障碍。
残疾领域的服务内容和需求不尽相同,各国标准不一,同一个国家内亦可能多个标准并行[9]。我国现行的残疾标准中以下几种最为常用:2006 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共同颁布的《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号:GB/T16180—2006)[10];2002年公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号:GB 18667—2002)[11];2011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完善的《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该标准自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标准号GB/T 26341-2010,是我国关于残疾分类及分级的首个国家标准,主要对其术语和定义、残疾分类、分级、代码等内容进行了规定[12]。多个标准并行的现象,使残疾标准的实施、应用和解释存在一系列问题,难以体现一致性。
2001年5月,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颁布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13]。ICF从属于WHO国际分类家族(WHO family of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s,WHO-FIC),从疾病、失能及其他健康状况对人体结构与功能、活动能力、参与能力的影响,构建理论框架和分类体系,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为核心目标,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ICF的核心理念是,健康属于人类体验,个体在特定领域的功能取决于健康状况与环境因素、个人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WHO的ICF研究中心网站(https//www.icf-research-branch.org/icf-core-sets)目前正式公布了与34个疾病相关的ICF核心分类组。在中国专家的参与下,2013年ICF研究中心开发了包括7个类目的ICF通用组合(ICF generic set,ICF GS),是现阶段最简洁的评估患者功能状态的普适性工具,已获国际认可[14]。值得注意的是,ICF本身及核心分类组合等版本均为“类目清单”,在实际操作时,需要对ICF每个类目的评估内容、评估方式、评定标准、功能程度等进行量化描述与解释。与ICF相较,我国现行的3种常用残疾国家标准[10-12]主要分类领域是身体结构,其中部分标准对身体功能进行了分类,对活动和参与有简单的分类描述,但全部没有对环境因素进行分类。鉴于残疾包含功能受损与参与限制等多种因素,与环境因素间关系复杂,国家民政部2020年12月28日公布了对新国家标准《功能、残疾、健康分类的康复组合评定》的征求意见稿,该项目预计周期24个月,完成后将成为我国首个基于ICF分类原则的残疾相关评定国家标准[15],意味着我国残疾管理将实现与国际接轨。
IBD的自然病程会损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各个维度,造成患者能力受限,此外残疾评估还须考虑到环境因素对功能水平的影响。IBD的残疾认知起步晚,2012年前未见报道可用于IBD失能或残疾的评估工具。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国际合作,推出了IBD残疾的专业量化评估工具:炎症性肠病残疾指数,并在其基础上推出残疾视觉评估工具IBD Disk。
3.1炎症性肠病残疾指数 ICF是四级编码系统,包含超过1 400个组合,体量庞大复杂。为方便临床专业人员使用,WHO与德国分类研究中心合作开发了ICF核心分类组合(ICF core sets),建立了针对不同疾病的模板[16-17]。2010年,国际炎症性肠病组织(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克罗恩病组织、国际物理和康复医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WHO的术语和标准团队(Terminology and Standards team at WHO)、国际分类合作组织等机构共同协作,构建基于ICF的炎症性肠病残疾评估工具。该项目共纳入来自37个国家,含胃肠病学家、护士、心理学家、消化系统外科医生、营养师、社会学者等领域的专家125人,在153项队列研究、38项质性研究、法国和美国3个医学中心192例患者的横断面研究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含19个ICF核心集类别的IBD残疾指数(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Disability Index,IBD-DI)。IBD-DI共含7种身体功能指数,2种身体结构指数,5种活动和参与活动能力指数、5种环境因素指数[18],这是第一个基于ICF的IBD残疾指数研究工具,该工具以国际标准语言为基础,确保ICF与IBD专病特征两者并重。
IBD的发病发展与种族、遗传、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新构建的残疾研究工具IBD-DI是否具有普适性还需临床验证。2017年,一项纳入了法国、葡萄牙、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加拿大和新加坡的9项研究共3 167例患者的系统评价及荟萃分析结果显示,IBD-DI的内部一致性好,内部的信度中至优秀,评估者之间的信度得分优秀,结构效度主要是一维的,构造效度从中等强到非常强,IBD-DI具有出色的响应能力,信效度可靠[19]。一项针对西班牙人的IBD-DI的跨文化调适与验证结果显示,IBD-DI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69,与IBD生活质量量表显示出相关性,适用于西班牙[20]。由于IBD在自然病程和严重程度上的地域差异,亚洲和西方IBD相关的残疾可能存在差异。2015年,韩国的1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首次在IBD-DI的研究中纳入东亚样本,结果显示,IBD-DI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作为东亚临床实践中有效、便利的IBD残疾评估工具[21]。2019年,我国学者许涵引进了IBD-DI,并对其进行了跨文化调适,首次针对中国大陆地区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Cronbach'α系数为0.866,组内相关系数为0.810,折半信度系数值为0.786,中文版IBD-DI信效度可靠,适用于中国IBD患者残疾程度的评估[8]。
3.2炎症性肠病残疾的视觉自我管理工具:IBD Disk IBD-DI的问世,使IBD患者的残疾评估成为可能,但IBD-DI的使用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方可进行操作,且耗时较长。2017年,在IBD-DI的基础上,一种用于评估炎症性肠病残疾的视觉自我管理工具IBD Disk被开发及报告。其具体过程是由30名医疗保健专业人士组成IBD联络组,按感知的重要性对IBD-DI项目指标进行排序,选择权重比排前十的项目,以构建IBD Disk。在共识阶段,由14名胃肠病学家组成IBD Disk专家组,使用在线迭代德尔菲共识过程对项目进行了同意及微调投票,小组成员可以建议增加新的指标,或者对原有的指标进行修改。经过4轮投票,IBD Disk项目最终于2016年2月达成一致[22]。完善后的IBD Disk包含以下10个项目:腹痛,身体形象障碍,教育和工作,情绪,营养,人际关系,关节疼痛,调节缺陷,性功能和睡眠。除性功能是新增加的指标外,其余指标都包含在IBD-DI中。IBD Disk的开发,适应了疾病自我管理的需求,促进患者和医生间的有效沟通,可提供由患者报告的残疾评估数据,且可跟踪伴随时间变化的疾病负担。2020年波兰的研究证实,IBD Disk易于直译,专家接受度高,便于使用[23]。为验证IBD-DI与IBD Disk的内部一致性,3家法国大学医院进行了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该项目结果显示,IBD Disk是易于在日常实践中使用的IBD患者残疾情况视觉评估工具[24]。以上研究,为IBD Disk的使用提供了循证依据。经过搜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21年11月前未见IBD Disk在我国使用的报道。
在过去的30年里,残疾是全球常见且持续增加的健康挑战。针对法国1 185例IBD患者的大型队列研究报告,IBD疾病负担非常高,其中重度残疾发生率为12%,中度残疾发生率为22%[25]。在一项纳入518例IBD患者队列研究中,IBD患者发病10年后,总残疾发生率为18.8%,较对照组有更高的残疾养恤金的要求风险,CD患者的残疾风险高于UC患者[26]。Have等[27]对1 108例IBD患者进行了研究,发现轻、中、重和极重度残疾患者分别为901例(81.3%)、129例(11.6%)、70例(6.3%)和8例(0.7%)。我国学者许涵[8]报道IBD患者中,轻、中、重度残疾发生率分别31.18%、15.30%、28.82%。与一般理解上的残疾不同,IBD的残疾分为永久性残疾与临时性残疾两种情况,评估IBD患者的残疾情况,探索残疾原因,分析预测因素,有效干预,对降低远期、永久性残疾的发生率,具有深远意义[28]。
IBD病程中,反复积累的脏器功能损害最终导致患者发生远期残疾。由于病程迁延,患者往往仅在住院期间能获得专业照护,其他时间段则依赖家庭支持;由于家庭照护质量参差不齐,患者将面临更大的困境。完善IBD社会支持体系,构建覆盖患者的长程照护模式,实现专病管理,对降低疾病致残率具有积极意义。
5.1IBD专病护理管理模式 IBD是伴随患者终生的慢性病,2019年英国胃肠病协会(british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BSG)在其在线出版的指南中指出,IBD专科护士在IBD管理中承担照护、护理措施制定、多学科合作联络沟通、健康教育实施、护理研究学者等多元角色,IBD管理应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29]。IBD专科护士的重要性同样得到欧洲炎症肠病护士联盟(nurse european crohn,s and colitis,N-ECCO)的重视与推介[30],为达到效能最大化,建议对其进行分层培训和使用;初级护士定位于专病门诊或病房服务,需要熟悉疾病并发症,并能提供健康教育服务与心理支持;高级IBD专科护士定位于临床实践专家、护理管理专家,可为专病支持体系的构建提供意见与建议。我国专科护士制度起步较晚,对IBD专病护理的认识也尚在逐渐深入,查询中华护理学会网站,2021年度尚未见IBD专病护士的培养计划,但可见消化病学、营养管理、伤口造口等培养方向,均与IBD疾病管理相关。明确专科护士能力框架,设计课程内容,规范培训和考核,可有效提高护士专业能力,提升疾病管理整体质量。
5.2IBD残疾护理管理 IBD的残疾中腹痛、身体形象障碍、教育和工作、情绪、营养、人际关系、关节疼痛、性功能和睡眠等均为重要的子目录。IBD护理是系统、复杂的工作,在疾病管理中找到护理工作的切入点,对实现长程管理,降低疾病损害,防止永久性残疾的发生,意义重大。
5.2.1IBD身体形象障碍管理 IBD身体形象障碍与多种因素相关,对患者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病程中特别是疾病活动期,腹胀、排便次数增加及失禁,皮肤结节、红斑都将对患者造成困扰,类固醇激素的使用导致的肥胖、痤疮进一步加重了形象障碍导致的焦虑。除发病率增加,我国需要外科干预的IBD患者也逐渐增多,手术瘢痕、肠道造口导致的粪便改道、营养治疗需要的长期鼻胃管留置、空肠造口等侵入性治疗手段,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外观改变;与一般人群在形象及生活方式方面的显著差异导致的心理压力增加,甚至造成患者与社会生活自我隔离[31],而社会生活中的参与限制已经被明确是残疾的重要原因。专业护理团队在营养管路管理,造口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明显[32],不仅可提供专业的措施与建议,还可以通过培训、教会患者自我管理的方法,改善患者疾病管理效能。部分能力突出的患者经过专业培训甚至可以成为病人专家。2001年英国政府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的基础上推出病人专家项目(the expert patient programme,EPP)。该项目课程为期6周,内容包括疼痛管理、疲劳、放松技巧、情绪管理、活动、沟通和计划制定等内容,培训过程中注重对患者的积极响应与鼓励。EPP计划超越了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除疾病相关知识外,还开发病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疾病应对能力;因其效果显著,2008年在英国卫生服务体系予以全面推出[33-34]。病人专家在患者群体中有特殊的身份与地位,能与患者清晰沟通并疏解情绪压力,授予其他患者疾病管理经验,促进医护患间有效交流,在控制慢性病进展,促进社会心理调适,提升慢性病管理质量,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方面具有积极意义[35]。我国护理学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EPP干预,证实EPP项目可提升患者造口适应水平及生活质量,有效降低患者的病耻感[36-37]。护理专家可充分借鉴EPP项目的经验,促进医务人员与患者间的有效沟通,从而降低身体形象障碍给患者带来的负性影响,减少致残因素,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5.2.2IBD治疗依从性管理 IBD残疾研究起步较晚,厘清残疾与各因素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疾病长期管理质量;目前该部分的临床研究还相对较少,且集中于欧美国家。2015年,韩国一项纳入322例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首次对东亚样本进行了调查,该研究收集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婚姻、教育、职业、收入、吸烟、饮酒、体质量和身高等人口学信息,以及包括类固醇、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住院、手术、不良事件和药物依从性等IBD治疗相关变量,使用疾病活动指数区分疾病活动期及缓解期,并调查了疾病相关生活质量[21]。该研究揭示,IBD的残疾与病程时长、人口学特征均无明显相关性;疾病活动与IBD导致的残疾指数负相关,两者间斯皮尔曼相关系数(r)为0.307,相关性较弱,弱于其与生活质量的关联;疾病治疗方法中,残疾不受类固醇、免疫调节剂、手术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一个重要内容,生物制剂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IBD残疾指数。生活质量是患者的主观体验的量化表达,疾病活动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患者在疾病活动期更积极地寻求医疗帮助,缓解期患者较好的个人体验可能导致患者难以坚持长期治疗。IBD治疗依从率为7%~72%[38-39],缓解期依从性不足可能是导致远期残疾的重要原因,这种内在、隐匿的关系尤应引起护理人员的的关注;与住院期间的集中管理模式不同,缓解期患者更易失去管理或失访,护理人员可通过多种健康教育方式提高患者的认识,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发展的优势,提高患者特别是缓解期患者的依从性,从而降低患者远期残疾发生率。
综上所述,IBD患者残疾评估管理是新兴的研究热点,其残疾防治护理是长程、复杂,具有挑战性的领域。正确认识疾病,提供专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IBD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远期残疾发生率,减轻社会与家庭负担,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