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第十九中学/ 付 凯
很长时间以来,大多数人只关注作业数量,而不关注作业质量,他们认为只要作业布置得多,学生对于知识就会掌握得更好,甚至有些家长只求孩子能够按教师要求完成作业即可,而不考虑作业是东拼西凑完成的还是抄袭他人完成的。如果学生长期为大量的作业所累,每日只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不仅作业质量无从谈起,而且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自我意识与思维调动得也很有限,这也就失去了教师布置作业的根本意义。“双减”政策主要针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一减是减少校内作业,二减是减少校外补课,让教育重新回归校园,回归课堂。作业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作业环节的设计,才能够让作业“减量不减质”,发挥作业应有的效用,本文从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入手,谈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分层作业设计要点。
1.顺应政策要求
“双减”政策的出台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旨在强化学校教育,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优化作业设计,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教育良好秩序的回归与构建。“双减”政策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接班人与建设者。落实“双减”政策,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向课堂要效率,做到应教尽教,应学尽学,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作业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并称为教学的三大环节,其作用不容忽视。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强化作业设计是顺应时代要求,真正落实教育相关政策的必然要求。
2.作业的实质要求
作业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生对于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是否听懂、理解与掌握,除了通过课堂提问、课堂小测等方式检验以外,还需要课后作业来进一步检验与了解。课堂上因为时间原因,所讲授的知识毕竟有限,这就需要通过作业达到知识点的延伸和深化,从而使得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课堂教学中学生形成的即时记忆较多,而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维与信息,则需要学生建立长期记忆,围绕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强化练习,即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逐步形成长期记忆。我们常说举一反三,课堂教学知识是举一,作业拓展延伸则是反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批判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有利于学生差异化发展。通过分析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教师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或盲点,深入把握学生的学情以及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及时拾遗补缺,科学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策略,实现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相得益彰,落实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因此,作业具有检测、延伸、反馈和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作用,从这一层面来讲,加强作业设计也是作业的根本性要求。
“双减”背景下,基于作业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学校和教师也越来越注重作业的多元化设计,创设了情境作业、阅读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等多种作业模式,较之其他作业设计方式,分层设计作业有哪些优势呢?
1.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激发
受传统教学观念、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束缚,教师讲解基础知识居多,知识拓展幅度较小,而过于单一的作业设计,让学习基础较好、能力强的学生失去探究和挑战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可能逐减。“双减”背景下,教师探索以分层方式布置作业,使得不同学习层面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宜的作业设置,这样既能够使基础薄弱的学生进一步夯实基础,也可让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对于课堂知识有较为深入的延伸与探究,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与自主性。
2.有利于学生差异化发展
原来同质化的作业设计模式,将所有学生局限于同一教学模块下,没有难易之分,千篇一律,基础好的学生能轻易完成作业,剩余的时间无所适从;基础不好的学生较难完成作业,难免出现抄袭的现象,进而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而在“双减”背景下,教师更为关注和尊重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性,在满足教学目标前提下,对于作业设计更趋于科学、合理和有针对性,确保学生有差异化发展的空间。
3.有利于提高作业质量
分层作业设计方式,考虑到不同层面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在作业形式、难易程度以及作业量上都给予了合理的匹配,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够获取适宜的作业设计,在提高作业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获得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1.学生科学合理的分层
学生的学习受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双重影响,因此一个班级内虽然教师教的内容是一样的,但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以及最后所呈现的学习效果会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双减”政策下,教师更要关注并尊重学生存在的差异性,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层,为分层设计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A、B、C 三类,A类学生即为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学习态度端正且学习水平高的学生,C 类学生则为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学习自觉性不足、自我管理能力不佳、学习能力与水平较弱的学生,居于两者之间的则为B 类学生,这是一种从宏观上进行划分的方式。教师还可以从初中生物学科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分层,如A 类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浓厚,擅长生物学习,愿意对生物知识进行研究拓展;C 类学生则对生物学习不感兴趣,对生物知识点的理解与领会不擅长,只是被动地学习;而B 类学生则对生物学习兴趣一般,既谈不上反感也谈不上擅长,但如果教师多加“提点”,他们的生物学习效果会有提升。无论哪一种分层方式,其根本出发点都应以学生为主体,考量学生学习基础、个性特征等多方面因素,合理地划分学生层次,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树立生命观念,进而形成理性思维,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2.作业难度的分层
所谓分层作业,是指通过弹性、多样化的作业设计,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都有所提升,因此分层作业并不是放低了作业标准,而是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实现自我进步、自我发展。世界万物是多样化的,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正是个体的差异性才推动了世界的多样化与多元化发展。因此,在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教程中,要推动每个学生都朝着最好的自己进发,这也是素质教育和“双减”政策的根本体现。在分层作业设计中,分层设计作业是难点也是重中之重。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传染病与预防》内容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怎样预防传染病。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分层作业,C 类学生需要练习上述知识相关的习题,知晓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及传播途径,而B 类学生在C 类学生作业的基础上,可以拓展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对于传染病防控有哪些影响,而A 类学生的作业则难度更大,即需要思考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与人类健康、生存环境的关系。分层作业设计中难度的递增,可以让学习基础好、对生物学科有兴趣的学生跳出课本知识,通过检索、收集、归纳和整理资料,增强分析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拓展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维度与深度,让初中生物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学会用生物学科角度去看待世界。
3.作业量的分层
以往的课后作业布置,以题海战术为主,尤其是应试教育下,初中生面临中考压力,教师只有多布置作业,才能够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掌握知识,这对于教师来说,实属无奈之举,但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敷衍了事的居多,而真正动脑筋、下力气完成作业的较少,因此作业完成的质量无从谈起,也无法发挥作业真正的效用。“双减”政策下,作业提倡量少质高,分层作业设计就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最为显著的体现就是作业量的分层。
仍以《传染病与预防》的课后作业为例,A 类学生的书面作业量较少,这类学生学习能力和自主性较强,因此可以多布置一些探究性、发散性和拓展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能够更多融入自己的思维与意识、观点与看法,这样有利于A 类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生物学科的深入学习,也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所在,为其人生长远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B 类学生的书面作业量适中,要设计适当的深入学习的课后题目,推动这类学生能够对生物学习进行深入思考,了解更多课本之外的生物知识,同时B 类学生属于可上可下的学生群体,合理的作业量与难度设计,让B 类学生够得着、摸得到,无形中就逐步提高了他们生物学习的质量与效果,从而更上一个层次。对于C 类学生,则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而且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记忆,让学生在熟练掌握传染病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拓展,教师对于C 类学生作业量与难度的把控,使得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减少抄袭现象的发生,C类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真正实现自我思维的参与,增强生物学习自信心,从而逐步增加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状态与品质的培养。
4.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不同形式的作业,能够充分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其发光的地方,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其最美的光彩。基于学情和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设计作业可以设置纸笔作业、生物绘图、生物创意画、生物小报、野外观察、实践体验、课外实验等。例如在学习《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可以这样布置作业:(1)走进大自然,选择你喜欢的动物,绘出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并规范标出其结构名称。这样的作业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规范生物绘图。(2)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模拟动物的基本结构图,并写出各结构的功能。这样的作业有利于建模思维的形成,培养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3)选择几种动物类群,用图文并茂的小报或者思维导图形式进行整体呈现,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的思维,将生物学与美术学完美地融合。(4)发挥学生的才能及想象,以诗词、歌曲改编或趣味故事等形式,将所有动物类群的特征加以呈现。这样的作业有利于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思维、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特长等各不相同,多样化的作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空间,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获得感与成就感。
5.与合作学习的结合
分层作业设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与其他作业设计方式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分层作业设计中,可以将合作学习与其融合,以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比如在《输血与血型》作业设计中,教师仍以A、B、C 三个层面的学生要求来布置作业,但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予以完成,小组内成员要具备A、B、C 三类学生,在完成基础性作业的前提下,如人类的血型有哪些,人体的血量与健康的关系,失血后输血原则是怎样的等,对于拓展类的作业,如古代滴血认亲有没有科学依据;如果有人外伤大量失血,现场无同血型血液,可以采取哪种方式进行急救等,可以小组讨论、交流、分析,最后形成小组整体观点或看法,第二天在班级内交流。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各层次学生之间的相互带动与影响,提高作业完成的质量与效率,促进生物学习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学生团结协作、文字归纳与语言表达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分层作业设计,不仅使各层次学生都提高作业完成的质量与效率,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为今后的生物学科学习及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还可为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